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高粱

禾本科(Gramineae)高粱属一年生草本。又名蜀黍、秫秫、茭草、茭子、芦穄、芦粟等。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热带和温带的许多国家都有栽培,在世界谷物生产特别是饲料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起源和分布

高粱是中国的古老作物之一。但高粱的野生种多数分布在非洲。世界上许多国家栽培的多数粒用高粱也都来源于非洲。中国已发现拟高粱(S. propinquum)和光高粱(S.nitidum)两种野生高粱。据辽宁、河北、陕西、江苏出土的炭化高粱子粒和茎秆推断,西周至西汉期间高粱已在许多地方种植并有相当产量。而公元 3世纪时的《博物志》中已载有高粱的古名“蜀黍”,可见其在中国的栽培当可上溯到更早的年代。中国的琥珀甜高粱于1853年传入美国,曾对那里的糖高粱生产起过重要作用。现在世界主要的高粱生产国有美国、印度、阿根廷、中国、墨西哥、尼日利亚、苏丹、 澳大利亚等。1985年全世界高粱收获面积为5019.1万公顷,产量为7745.2万吨。1986年中国的播种面积为187.55万公顷,产量为 538.4万吨。中国的高粱产区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可分为:

(1)春播早熟高粱区。主要包括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全部,辽宁、甘肃部分地区,新疆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及伊犁河谷,播种期5月上旬至中旬。

(2)春播晚熟高粱区。主要包括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大部及宁夏黄灌区,新疆东南部和塔里木盆地的绿洲,播种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

(3)春夏兼播高粱区。包括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四川全部及河北部分地区。春播在 3月下旬至4月中旬,夏播6月上旬至6月下旬。

(4)南方高粱区。包括长江以南各省,都为零星种植和再生栽培。播种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

类型

高粱由无根状茎一年生栽培类型及其亲缘野生类型组成,染色体数 2n=20。种内可分栽培、裂秆和类芦苇 3个亚种。这一分类体系主要由J.戴韦特提出。

高粱还可按用途分为粒用、糖用、饲用和工艺用高粱。子粒主要供食用或饲用的高粱,属粒用高粱,由都拉、卡佛尔、迈罗、菲特瑞塔、赫格瑞、印度及中国食用高粱 7个类群组成。茎秆多汁、含糖丰富的类型属糖用高粱,用于制糖浆和糖。饲用高粱是指专用作饲草的高粱,如中国的茭草。也有将苏丹草(S.sudanense)、高粱的近缘种约翰逊草 (S.halepense)以及它们与粒用高粱的杂种都归属饲用高粱的。工艺用高粱多系茎秆柔韧、色泽鲜艳和穗分枝很长的类型,用于编织和扎制扫帚或炊帚。

形态和特性

高粱植株高大坚实,茎秆直立,高约0.5~5.0米。分蘖节常生有分蘖,其上各节均可生分枝。叶片狭长,一般有10~20片。须根系庞大,多集中在耕层。圆锥花序着生于茎顶,穗紧密或松散。由于主轴和穗分枝的长短以及穗柄(花序梗)的直立或弯曲不同而有多种穗形(见图)。穗长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一般都具无柄和有柄两种小穗,无柄小穗为两性花,结实。大多数品种无柄小穗内的两朵小花中,下位花退化,也有一些品种两朵花均发育,形成双粒。有柄小穗为单性(雄性)、三出花药。高粱为常异花授粉作物,天然杂交率一般在0~25%。子粒椭圆形,倒卵形或圆形,大小不一,呈红、褐、黄、白等色,一般随种皮中单宁含量的增加,粒色由浅变深。胚乳按结构分为粉质、角质、蜡质、爆粒等类型,按颜色又有白胚乳和黄胚乳之别。

图

高粱是喜温的C4作物。生长最适温度为20~34℃。不同发育时期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如发芽时温度偏低(10℃以下)易造成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低于13℃,会导致花粉败育;整个生育期间低于20℃时生长速度变慢。高粱较耐旱,根系能穿过较深的土层吸收水分。叶片和茎秆角质化程度高,并覆盖有蜡质层。水分亏缺时,叶片可纵向向内卷缩,以减少暴露面积。蒸腾系数一般为227~437,低于玉米、小麦、大麦等作物。气孔对缺水反应敏感,调节功能灵活;严重干旱时呈休眠状态,一旦遇水则能迅速恢复生长发育。成熟期间的高粱,因有完整的通气组织,抗涝能力很强。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在pH值为5~8.5的土壤上均能良好生长。当土壤含盐量在 0.3%以下时,发芽、出苗不受影响;孕穗后土壤含盐量在 0.5%左右时,仍可正常生长。在瘠薄地或沙岗地种植,产量可高于其他禾谷类作物。由于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受雹灾后加强管理,腋芽可发育成分蘖或分枝并结实。这些较强的抗逆性能,使高粱在热量充足的干旱、半干旱以及瘠薄、盐碱地区均能保持稳定的产量。

栽培和育种

高粱不宜连作,常与玉米、大豆、粟、小麦轮作,也宜与豆类间、混作。土壤 5厘米处温度稳定在12℃以上时,是适宜播种期。在春播区,播种期随纬度的北移或海拔的增高而推迟,但大多在4~5月间。中国长城以北多垄作,长城以南多平作。播种深度以2~3厘米为宜。种植密度一般品种每公顷6~9万株,中矮秆杂交种每公顷 9~12万株。应用矮秆品种进行机械化栽培时,每公顷可达15~18万株。高粱对施肥、灌水反应敏感。每公顷生产7500千克子粒时,耗水量在4200立方米以上。追肥的增产效果,一般以氮肥最显著,磷肥次之,钾肥不稳定。拔节至孕穗期间是吸收氮和钾的高峰期。子粒形成时期是吸收磷素的高峰期。收获期常晚于玉米。农业机械化发达的国家普遍种植适合康拜因收割的矮秆杂交种,从种到收以至产品处理,全部使用机械。糖高粱可用收割榨糖联合机边收割边榨糖。主要病害有丝黑穗病、炭疽病、大斑病等,可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及种子消毒等综合措施防治。主要虫害有高粱蚜、粘虫和玉米螟等,可用农药及生物防治。

50~60年代中国主要栽培品种大多是利用地方品种群体中的优良自然变异选育而成,少量由品种间杂交育成。自发现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后,利用杂种优势的杂交种选育已成为主要方法。各国应用的主要高粱雄性不育系,其细胞质都来源于迈罗高粱。近年来,许多国家应用核不育系或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经济性状优异的品系,经自由异花传粉组成基础群体,通过轮回选择(见杂种优势利用(植物))进行高粱育种。中国利用不育系和恢复系已配制出一批杂交种。推广的主要有晋杂 5号、晋杂1号、原杂10号、同杂2号、吉杂26号、冀杂 1号、辽杂 1号等。美国得克萨斯州农业试验站和设在印度的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 (ICRISAT)这两个世界上主要的高粱研究中心,近年用渐渗杂交法将高大、晚熟、不适应温带的热带种质转变成矮秆、早熟、有栽培价值、适应温带的类型,扩大了种质利用范围。

用途

中国长城以北多以子粒作米食,碾磨成米后煮饭或煮粥;长城以南多作面食,将子粒磨成面粉后制糕、饼或面条。子粒一般含蛋白质10%左右,淀粉70~80%,脂肪3~4%,单宁0.1~1.5%,所提供的热量与玉米相近。但因缺乏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再加单宁对蛋白质稍有破坏作用,食用价值和消化率较差。近年正通过育种和改进加工方法来改善品质。在欧洲和美洲,子粒多作饲用,其价值与玉米相似。高粱还是酿酒和制醋、饴糖、淀粉的主要原料之一。中国的茅台酒、汾酒、山西陈醋、山东高粱饴等均以高粱为原料。茎叶可青贮、青饲或作干草,嫩茎叶含蜀黍苷,牲畜食后在胃内形成有毒的氢氰酸,故蜀黍苷含量高的品种不宜青饲。茎秆历来是农村建造房屋、隔壁、篱笆、棚架及编席的重要材料,也是工业上造纸和制隔音板、纤维板的原料。工艺用高粱的穗子可制扫帚。糖高粱的茎秆可制糖。中国糖高粱一般含糖量为10~19%,味甜似甘蔗,除制糖外亦可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