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了商彝夏鼎、作贾行商、白商素节等含“商”的成语28个,其中“商”开头的成语5个,“商”结尾的成语6个,“商”在中间的成语17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商”开头的成语1、商彝夏鼎[shāng yí xià dǐng]
【解释】夏商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出处】清·沈起凤《谐铎·吕仙宝筏》:“君文气息逼似《两京》,次者亦韩潮苏海,若以此猎取功名,譬犹执商彝夏鼎鬻诸五都之肆,非弗宝贵,而无如识者希也。”
【示例】其为害也,惊心振耳,污商彝夏鼎之光。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七回
2、商山四皓[shāng shān sì hào]
【解释】旧时泛指有名望的隐士。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的汉初商山的四个隐士。
【示例】一叫做东园公,一叫做夏黄公,一叫做绮里季,一叫做甪里先生。向来蛰居商山,号为商山四皓。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三十九回
3、商羊鼓舞[shāng yáng gǔ wǔ]
【解释】商羊:传说鸟名。商羊飞舞定有大雨。比喻重大变故发生之前的预兆。
【出处】《孔子家语·辨政》:“且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
【示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40卷:“石燕飞翔,商羊鼓舞。滂沱的云中泻下,就似倾盆。”
4、商彝周鼎[shāng yí zhōu dǐng]
【解释】彝、鼎: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礼器。商周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出处】明·沈榜《宛署杂记·古墨斋》:“得其片言只字,自令旷心怡神,非必商彝周鼎之为宝也。”
【示例】满架图书,却堆得七横八竖,桌上列着无数的商彝周鼎,古色斑斓。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一回
5、商鉴不远[shāng jiàn bù yuǎn]
【解释】鉴:镜子;商鉴:可以作为商朝的借鉴。前朝覆灭时间不长,应从中吸取教训。后泛指前人失败的教训就在眼前,应引以为鉴。
【出处】宋·辛弃疾《美芹十论·察情》:“空国之师,商鉴不远,彼必不肯再用危道,万一猖獗,特不过调沿边戍卒而已,戍卒岂能必其胜,此一不敢必战也。”
【示例】商鉴不远,而伦又欲陛下效之。 ——蔡东藩《宋史演义》第七十三回
“商”结尾的成语1、作贾行商[zuò gǔ xíng shāng]
【解释】贾:有固定店面的商人。指有固定店面的商人和转运贩卖的行商
【示例】作贾行商都是商人
2、坐贾行商[zuò gǔ xíng shāng]
【解释】贾:有固定店面的商人。指有固定店面的商人和转运贩卖的行商
【出处】宋·范成大《题南塘客舍》:“君看坐贾行商辈,谁复从容唱渭城。”
3、兄弟参商[xiōng dì shēn shāng]
【解释】参、商:星宿名,二星此出则彼没,永不相见。比喻兄弟之间不和睦。
【出处】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示例】他父母非良,兄弟参商,告废了人伦大纲,因此上自上张。 ——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五本第十八折
4、动如参商[dòng rú shēn shāng]
【解释】参、商:均是二十八宿之一,二星此出彼没,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比喻人分离后不能再见面。
【出处】唐·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5、士农工商[shì nóng gōng shāng]
【解释】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出处】《管子·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淮南子·齐俗训》:“是以人不兼官, 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 商与商言数。”
【示例】下面密密层层,有亿万人来来往往,都想争夺此物。细细看去,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一不有。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
6、一片宫商[yī piàn gōng shāng]
【解释】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韦八座岫谓朝贤曰:‘此赋乃一片宫商也。’”
“商”在中间的成语1、白商素节[bái shāng sù jié]
【解释】白商:按五色分秋属白,按五音分秋属商,故称秋天为白商;素节:节气。指秋天的季节。
【出处】晋·张协《七命》:“若乃白商素节,月既授衣,天凝地闭,风厉霜飞,柔条夕劲,密叶晨稀,将固气以效杀,临金郊而讲师。”
2、共商国是[gòng shāng guó shì]
【解释】国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二》:“愿相国与诸侯士大夫共商国是。”
3、从长商议[cóng cháng shāng yì]
【解释】犹言从长计议。
【出处】《水浒传》第六八回:“[苏定]也道:‘梁山泊吴用那厮,诡计多谋,不可轻敌,只宜退守;待救兵到来,从长商议。’”
【示例】须与郎从长商议一个计策便好。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
4、夏鼎商彝[xià dǐng shāng yí]
【解释】夏代的鼎,商代的彝器。泛指古董。
【出处】元汤式《一枝花·赠王马杓》套曲:“纵然道夏鼎商彝休将做宝贝啶,也不似他情忺。”
【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5回:“入到内进,只见一律都是红木家伙,摆设的都是夏鼎商彝。”
5、富商蓄贾[fù shāng xù jiǎ]
【解释】指拥有大量钱财的商人。同“富商大贾”。
【出处】《管子·轻重甲》:“故迁封食邑、富商蓄贾、积余藏羡跱蓄之家,此吾国之豪也。”
【示例】但《侈靡篇》所不同……的是:《侈靡篇》的作者还没有采取商业国营政策,不限富商蓄贾,这是一个重大的区别。 ——郭沫若《集外·〈侈靡篇〉的研究》
6、移商换羽[yí shāng huàn yǔ]
【解释】本指乐曲换调。“宫”、“商”、“羽”均为古代乐曲五音中之音调名。①比喻事情起了变化。②比喻随声附和。
【出处】宋·袁去华《清平乐(移商换羽)》词:“移商换羽。花底流莺语。唱彻秦娥君且住。肠断能消几许。”
【示例】替那女子送暖偎寒,移商换羽,都是你这老贱人了。 ——明·叶宪祖《团花凤》第二折
7、引商刻羽[yǐn shāng kè yǔ]
【解释】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示例】一个小小子走到鲍廷玺身边站着,拍着手,唱李太白《清平调》。真乃穿云裂石之声,引商刻羽之奏。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
8、引商刻角[yǐn shāng kè jiǎo]
【解释】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同“引商刻羽”。
【出处】西汉·刘向《新序·杂事一》:“引商刻角,杂以流徵。”
【示例】唐·阎伯嬩《歌赋》:“或引商刻角,或溃渭通泾。”
9、富商大贾[fù shāng dà jiǎ]
【解释】指拥有大量钱财的商人。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徒豪杰诸侯于京师。”
【示例】历史上有名的富商大贾,像陶朱、猗顿、计然、白圭,络绎出现了。 ——郭沫若《奴隶制的下限在春秋与战国之交》
10、含商咀徵[hán shāng jǔ zhēng]
【解释】“宫”、“商”、“徵”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宫咀徵”。
【出处】南朝·宋·鲍照《代白紵舞歌辞》之一:“含商咀徵歌露晞,珠履飒沓纨袖飞。”
【示例】含商咀徵双幽咽,软豰疏罗共萧屑。 ——唐·温庭筠《觱篥歌》
11、参商之虞[shēn shāng zhī yú]
【解释】参、商:星宿名。参在西、商在东,此出彼没,永不相见。虞:忧虑。比喻人分离不得见面的忧虑。也比喻有不和睦的可能。
12、富商巨贾[fù shāng jù jiǎ]
【解释】指拥有大量钱财的商人。同“富商大贾”。
【出处】清·薛福成《请豁除旧禁招徕万民疏》:“闽人多富商巨贾……往往拥有百万,羁栖海外,十无一还。”
13、通商惠工[tōng shāng huì gōng]
【解释】通商:便利各地货物交流;惠:给人以好处。使贸易畅通,给工商业者带来好处。
【出处】《左传·闵公二年》:“务材训农,通商惠工。”
【示例】日后战乱停止,我将使国家轻摇薄赋,吏治清明,兴学校,奖农桑,通商惠工。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
14、豪商巨贾[háo shāng jù jiǎ]
【解释】指大商人。
【出处】《宋史·食货志下五》:“由是虚估之利皆入豪商巨贾。”
【示例】而当时通商之业亦渐盛,豪商巨贾往往与士大夫酬酢。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
15、鸿商富贾[hóng shāng fù gǔ]
【解释】鸿:大;商、贾:商人。十分富有,资财雄厚的大商人。
【出处】清·梁章钜《称谓录·商贾·鸿商富贾》:“鸿商富贾,舞女成群。”
16、叩角商歌[kòu jiǎo shāng gē]
【解释】角:牛角;商歌:悲伤的歌。敲着牛角,唱着低沉悲凉的歌。形容用言语和歌声自荐求官。
【出处】汉·蔡邕《琴操》:“甯戚饭牛车下,叩角而商歌。”
17、含商咀征[hán shāng jǔ zhēng]
【解释】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宫”、“商”、“征”均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亦作“含宫咀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