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元好问

元好问(1190~1257),金代作家、史学家。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系出北朝魏代鲜卑族贵族拓跋氏,为唐诗人元结后裔。生父元德明累举不第,放浪山水间,喜爱杜诗,推崇苏、黄。继父元格官掖县、冀州、陵川、略阳等地,常携好问赴任。其师郝天挺引导他潜心经传,留心百家,刻苦学诗。郝天挺主张“读书不为艺文,选官不为利养”(《郝先生墓铭》),对元好问的成长起了良好作用。

生平

从22岁起,元好问开始经历家国的忧患。卫绍王大安三年(1211),蒙古成吉思汗率军攻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蒙古军陷秀容城,元好问之兄被杀,他避兵邻县阳曲北山得免。贞祐四年夏,他见金已无守御能力,便携家仓皇渡河,寓居福昌三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三乡镇)。蒙古兵退,家居读书,辑前人诗文评论为一编,名《锦机》(已佚)。不久,移家登村。兴定五年(1221)进士及第,不就选。哀宗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材郎、充国史院编修。翌年夏,还居嵩山,撰《杜诗学》1卷(已佚)。后数年,历官镇平、内乡、南阳县令,这一时期诗中反映现实之作日多。又研究苏轼诗,撰成《东坡诗雅》3卷(已佚)。正大八年秋,蒙古军包围汴京前夕受诏入都。天兴元年(1232),困居围城,任尚书省掾、左司都事。二年正月,京城降。夏五月,元好问在乱离中携友人幼子白朴,随被俘官民北渡黄河,被羁管于聊城(今属山东)。天兴三年,金亡。此后20余年,他除编成《东坡乐府集选》(已佚)和《唐诗鼓吹》(今存)外,主要致力于保存金代文化,纂成金诗总集《中州集》10卷、金词总集《中州乐府》(附《中州集》之后)、《壬辰杂编》(已佚)、《金源君臣言行录》百余万言(已佚),还有《诗文自警》10卷(已佚,明瞿佑《归田诗话》有征引)。又有《续夷坚志》4卷,今传。元宪宗七年(1257)九月,卒于获鹿(在今河北省)寓舍,归葬故乡系舟山下山村(今忻县韩岩村)。

元好问幼年适值金代盛世,他称道“大定明昌五十年”,对金的中兴抱有幻想。他早年有志于经世治国,壮年时曾自负“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新斋赋》)。长期怀才不遇和面对黑暗的现实,使他逐渐清醒,仕和隐的内心矛盾加剧。晚年,他回顾自己的前半生说:“勤如韩子初无补,晚似冯公岂见招。五十三年等闲里,一窗风叶雨潇潇。”(《感兴》)从《中州集》小传和他所撰的某些墓志铭中可以看出他憎恨酷吏,鄙视权豪,同情人民,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他的文学创作。

文艺评论与文学创作

元好问的文艺评论涉及诗、词、古文等文体,具见于《锦机引》、《论诗绝句三十首》、《杜诗学引》、《东坡诗雅引》、《杨叔能小亨集引》、《新轩乐府引》等。其中以《论诗绝句三十首》最有代表性。这组论诗绝句上承杜甫《戏为六绝句》和稍前王若虚《论诗诗》的形式,在对建安以来的诗派、诗人作品品评臧否的同时,阐明了自己对诗歌的正面看法。第一首开宗明义,即以“诗中疏凿手”自任,要使泾渭清浑分明,辨明诗中的正体和伪体。他标举建安的优良传统(“曹刘坐啸虎生风”),认为好诗应当真淳自然(“一语天然万古新”),推崇雄健豪迈的风格(“慷慨歌谣绝不传”),反对模拟因袭(“窘步相仍死不前”),批评绮靡纤丽的诗风(“鬥靡夸多费览观”)。元好问论诗强调内容,同时也重视艺术成就和作家的品德,能从大处着眼而不流于褊急。他肯定曹植、刘桢、陶渊明、谢灵运、杜甫、韩愈,于李商隐、苏轼、黄庭坚则有比较公允的褒贬。但是他又反对俳谐怒骂的怨刺之诗(“曲学虚荒小说欺”、“乱后玄都失故基”),重视“温柔敦厚,蔼然仁义之言”(《杨叔能小亨集引》),则说明了他仍然未能摆脱传统诗教的影响。

元好问涉足于诗、词、文、散曲和笔记小说各个领域,而以诗的成就最高。他的诗歌创作可分为前、中、后三期:

前期(1197~1217),为其创作准备期。作者7岁能诗,人称“神童”。南渡前后,元好问写了《避兵阳曲北山之羊谷题石龛》、《阳兴砦》、《虞坂行》、《箕山》、《梁园春》、《八月并州雁》、《并州少年行》等,虽不及下一时期的优秀作品,但却已透露出诗人关心现实的强烈倾向。《金史·元好问传》说他“下太行,渡大河,为《箕山》、《琴台》等诗,礼部赵秉文见之,以为近代无此作也,于是名震京师”。这些诗和论诗绝句的产生,标志着元好问完成创作准备,正式登上金代诗坛。

中期(1218~1234),由元好问移家登封起,至金朝灭亡止,共17年,是作者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本期开始阶段,由于成吉思汗率蒙古军主力经营西域,金王朝得到暂时的安宁,宋金战争中金又多次得胜,于是给人造成金尚不致覆亡的假象。元好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举出仕的。而事实上金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元好问从民间逐步进入统治阶级上层,对上述现实了解很深,凡所感受,一寓于诗。他写下了《郁郁》、《家山归梦图》、《虎害》、《乙酉六月十一日雨》、《颍亭留别》、《宿菊潭》、《宛丘叹》、《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癸巳五月三日北渡》、《南冠行》、《甲午除夜》等诗,标志了金、元诗坛的最高成就。

后期(1235~1257),包括元好问入元后的整个23年。元太宗窝阔台七年(1235),他摆脱羁管,由聊城移居冠氏(今山东冠县),开始过遗民生活。在访诗和收集史料的过程中,作者往来于晋、豫、鲁、冀等地,有机会探幽访胜。生活变化引起了诗作的变化。他虽然在《学东坡移居八首》、《卫州感事》、《雁门道中书所见》等少数诗中抒发亡国哀痛,但大多数作品已转向描绘山水和唱和应酬。其中《涌金亭示同游诸君》、《游黄华山》、《泛舟大明湖》等,开辟了元好问诗歌的新境界。

元好问诗今存1360余首,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其反映金元之际人民所受天灾人祸之苦,真实具体,富有感染力。其写景诗生活气息浓郁,能表现祖国山川之美,名句如“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颍亭留别》),境界优美,脍炙人口。然而奠定元好问在文学史上地位的,则是前者。它们有的写汴京沦陷前蒙古对金战争的残酷:“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歧阳》)“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有的写亡国的惨状:“道傍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癸已五月三日北渡》)这些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国破家亡的现实,具有史诗的意义。清代赵翼《题遗山诗》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元好问工于七古,七律和绝句,兴象深邃,风格遒上,无江湖诸人轻易油滑之习,亦无江西派生拗粗犷之失。

元好问词为金朝一代之冠,足与两宋词家并比。其词今存377首,反映了多方面的社会生活。〔木兰花慢〕“拥都门冠盖”、〔临江仙〕“世事悠悠天不管”、〔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等堪称“丧乱词”。清代况周颐评论此类作品说,元氏以“丝竹中年,遭遇国变,……卒以抗节不仕,顦顇南冠,二十余稔,神州陆沉之痛,铜驼荆棘之伤,往往寄托于词”(《蕙风词话》)。元好问词中也有写景如画的,如〔水调歌头〕《赋三门津》“黄河九天上”等,可与《游黄华山》诸诗比美。元好问词中还有一些写爱情的名篇,如〔水调歌头〕、〔江梅引〕“墙头红杏粉光匀”、〔小重山〕“酒冷灯青夜不眠”等,它们或歌颂忠贞的爱情,或写殉情的悲剧,或写夫妇离别之苦,都是难得的好词。此外,作者还有咏怀、吊古、送别、咏物、射猎、边塞词,其题材之广泛,为古代许多词人所不及。在艺术上,元好问以苏、辛为典范,并吸取各家之长,因而兼有婉约、豪放诸种风格。所以元代郝经《祭遗山先生文》中说,元好问“乐章之雅丽,情致之幽婉,足以追稼轩”(《陵川集》);张炎又说,遗山词“深于用事,精于炼句;风流蕴藉处,不减周秦”(《词源》)。二说可以互相补充。

元好问的散曲今存 9首,其〔骤雨打新荷〕一首曾流行于当时。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说:“〔小圣乐〕乃〔小石调〕曲,元遗山先生好问所制,而名姬多歌之,俗以为〔骤雨打新荷〕者是也。”足见其社会影响。

元好问的文有26卷,众体悉备,继承韩、欧传统,风格清新雄健,语言平易自然。名篇如《杜诗学引》、《杨叔能小亨集引》、《送秦中诸人引》、《两山行记》、《希颜墓铭》、《答聪上人书》、《张萱四景宫女》、《题闲闲书赤壁赋后》等,论文、记游、叙事、评论书画、长短随意,各有特点。惟碑铭表志之作,占去16卷,笔墨之间,“往往自蹈窠臼”(《鲁岩所学集》卷十二《书遗山集碑铭表志后》),是其小疵。

元好问的《续夷坚志》为笔记小说集,所记皆金泰和、贞祐间神怪故事。其《狐锯树》、《包女得嫁》和《戴十妻》等,为金代现存的优秀短篇小说。

作品集及其版本

元好问集有多种刊本。《元遗山先生全集》有清光绪读书山房重刊本,包括诗文40卷,年谱3种,词和小说各4卷。《四部丛刊》影明弘治本《遗山先生文集》为诗文集。诗集单行的有明汲古阁本、潘是仁辑校本、清康熙华氏刊本等。词集《遗山乐府》有明吴讷《百家词》本、双照楼《景刊宋金元明本词四十种》据明弘治高丽晋州刊本影印(即彊村丛书所据底本),《全金元词》中所收最为齐备。清施国祁《元遗山诗集笺注》有人民文学出版社麦朝枢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