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西伯利亚

苏联亚洲地区的主要部分。东西介于乌拉尔山脉和太平洋岸之间,北临北冰洋,西南抵哈萨克中北部山地,南与中国、蒙古和朝鲜为邻, 面积 1276万余平方公里。除西南端外, 全属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按苏联行政区划所指的西伯利亚,不包括乌拉尔山东侧、太平洋沿岸地带和哈萨克境内地区,面积约1000万平方公里。

西伯利亚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西部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介于乌拉尔山脉和叶尼塞河之间,地势低平,沼泽广布,平均海拔120米。中部为中西伯利亚高原,介于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之间,海拔300~500米,高原面破碎。南部和东北部是山地,包括切尔斯基山、上扬斯克山、贝加尔诸山、东萨彦岭和西萨彦岭、阿尔泰山(西北段)等。高原和山地约占全区面积 的2/3以上。地处中高纬度,自北而南分属寒带、亚寒带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自西向东逐渐增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年平均气温几乎各地均低于0℃。1月平均气温南部-16℃,东北部雅库特地区达-48℃,绝对最低气温达-70℃;7月平均气温,北部5℃,南部23℃。降水地域差异明显,北冰洋沿岸年降水量100~250毫米,针叶林地带500~600毫米,阿尔泰山地达1000~2000毫米。75~80%的降水集中于夏季。由于气候寒冷,全区有600万平方公里的永久冻土层,一般深达200~500米,东北部有的地区达1500米。河流大部分属北冰洋水系,大河有鄂毕河、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年径流总量达2500立方公里,80~90%的径流量来自降雨与降雪。河流结冰期南部5个月,北部达8个月。全区水能资源约占苏联62%。贝加尔湖为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蓄水量达 2.3万立方公里。在平原地区自北而南依次明显地分布着苔原、森林苔原、森林和草原带。山地呈现垂直自然带。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各类资源的探明储量在苏联的比重为:煤炭72.5%、石油52%、天然气75.5%、木材蓄积量75%。此外,铜、镍、锡、金、铂、金刚石、云母等的储量均居全国首位。而且各类资源分布较集中,大型矿床较多,凡此均为西伯利亚的开发和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西伯利亚原为游牧民族生息地。16世纪下半叶以后,沙俄不断扩张,往东越过乌拉尔山向西伯利亚扩展,并割去了原属中国的大片领土。19世纪60年代后,西伯利亚大铁路修筑和通车(1895~1905),以俄罗斯民族为主的人口大量东移。十月革命胜利后,对东部地区的开发,加速了人口的增长。1982年人口3985.7万(不包括哈萨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其中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经济区为2192.2万,远东区877.1万,乌拉尔(3州)916.4万。俄罗斯人占80%以上,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约占5%,余为科米人、雅库特人、图瓦人等。人口分布,除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平均每平方公里有 10~30 人以外,绝大部分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 1人。城市人口约占70%,高于苏联全国平均水平。

西伯利亚经济长期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通车促进了西伯利亚南部农牧业的发展。铁路沿线煤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开采以及木材加工等也有所发展。20世纪30年代后建立乌拉尔-库兹巴斯煤炭、冶金基地,又带动了区内煤炭、钢铁和机械工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开发步伐的加快,50年代已着手实施安加拉-叶尼塞河的水力资源开发计划。60年代中期起开发西西伯利亚大型油气田,加快了对西伯利亚能源资源的开发。西伯利亚已成为苏联最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和原材料基地。1983年西伯利亚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产量分别占苏联的60%、50%以上和38%。煤炭主要产自库兹巴斯和坎斯克-阿钦斯克煤田。电力工业发展迅速,80年代初装机容量5000万千瓦,西西伯利亚以火电为主,东西伯利亚水电占重要地位。区内有 200万千瓦以上的苏尔古特热电站,大型水电站有克拉斯诺亚尔斯克(609.6万千瓦)、布拉茨克(450万千瓦)、乌斯季伊利姆斯克( 432万千瓦)、萨彦舒申斯克耶(设计能力640万千瓦)等。在丰富的能源和原材料基础上,石油化工、煤化工以及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工业也获得发展。钢铁工业已初具规模,生铁、钢及钢材产量均占苏联10%左右。机械工业有发展,但不配套,故仍较薄弱。农业以西西伯利亚南部较发达,小麦和乳、肉用畜牧业为主要部门。通过50年代的大规模垦荒,农牧业和交通运输业有较快发展。70年代中期,开始修建长3145公里的第二条西伯利亚铁路──贝阿铁路,已于1984年11月通车。80年代初,西伯利亚铁路营运里程占苏联的14%,海运货运量占15%。

西伯利亚主要经济中心有新西伯利亚 ( 动力机械、机床、精密仪表、飞机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为主要工业部门,农机、矿山设备、钢铁和建筑机械制造也较发达)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钢铁、有色冶金、林产化工、重机、农机和森林工业机械制造为主要部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