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ian shu
[外文]:Gossypium
锦葵科(Malvaceae)的1属,一年生或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有时为小乔木。叶互生,掌状分裂。花大,单生于叶腋,白至黄色或基部紫色;总苞有3~7枚大型叶状副萼,分离或连合,分裂或呈流苏状,有腺点;花萼杯形,近截平状或微5裂;花瓣大,5枚,芽时旋转排列;雄蕊多数,连合成一管称雄蕊柱,有多数具花药的花丝,端截平;子房3~5室,每室有胚珠2至多颗。蒴果圆形或椭圆形,室背开裂;种子球形,密被白色长棉毛或混生有紧着种皮而不易剥离的短纤毛,或有时无纤毛。有30余种,分布于南、北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均产。
墨西哥的印第安人早在公元前5800年已懂得利用并栽培棉花;而旧大陆利用棉花的历史要晚得多,约在公元前2600年印巴次大陆在“印度河谷文化”时期才有棉花的生产。在中国较久远的古籍中缺少有关棉及植棉的记载,直到11~13世纪(宋代),棉才在长江流域种植,逐渐成为人们衣着的主要原料,但中国南方和西北的边远地区,早在公元前 1世纪(汉代),在珠崖(今海南岛)、哀牢国(今云南澜沧江流域)、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等各少数民族已开始栽培棉和掌握了织布技术。根据新疆出土文物考证,新疆是中国植棉最早的地区。在东汉墓中出土的蜡质棉花,证明1700多年前就已利用棉花了。
中国栽培的棉有4种和2变种:
(1)树棉和变种钝叶树棉(鸡脚棉);
(2)草棉;
(3)陆地棉;
(4)海岛棉和变种巴西海岛棉。中国长期栽培都是树棉和草棉。树棉可能由印度、缅甸或越南等地引入中国,草棉可能由阿拉伯或巴基斯坦引入新疆。陆地棉原产墨西哥,19世纪末叶始传入中国。由于产量较高,棉纤维长,品质好,又能适应气候,因此已取代树棉和草棉,成为中国各产棉区的主要棉种。海岛棉原产南美热带和西印度群岛,系长绒棉之一,中国仅云南、台湾、广东、广西等地有少量种植;其变种巴西海岛棉,原产美洲热带,也是长绒棉,中国仅云南、广东等地有栽培;而世界各热带地区则广泛栽培。
棉花为全世界纺织工业最主要的原料,也可用来制造炸药和赛璐珞;棉花脱脂后称为脱脂棉,用于医药工业。种子可榨油,经精炼后供食用或作润滑油、制造肥皂等,其残渣俗称棉子饼,供牲畜饲料或作肥料。种子含棉酚,有避孕功能。茎干含纤维,可作造纸原料或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