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闲情偶寄

中国清代一部关于艺术生活和审美现象的内容驳杂的著作。刊行于康熙十年(1671)。作者李渔(1611~约1679),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因中年家道败落,靠卖诗文和演戏维持生计。常年带领一个家庭剧团到各地演出,取得了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闲情偶寄》一书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 8部,其中相当大篇的幅论述了戏曲、歌舞、园林、建筑、花卉、器玩等艺术和生活中的各种审美现象。书中有关戏剧美学的部分,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是中国戏剧美学史上的重要著作。

该书对于戏曲作为舞台艺术的审美特性有细致的把握。李渔批评他的前代和同代人把戏曲视同诗、词,作为“文人把玩”的对象,只重其“文字之三昧”的倾向。他认为“填词之设,专为登场”,要把握戏曲艺术的特性,最要紧的是必须深知“优人搬弄之三昧”。他系统地论述了从剧作到演出的一系列特殊规律。在《词曲部》中,他一反“填词”首重音律的传统观点,“而予独先结构”,提出“结构第一”的主张。在论结构时,李渔提出“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等要求,以使戏曲能够在舞台演出的有限空间和时间内获得有效的艺术效果。李渔在论“词采”、“音律”、“宾白”时,提出戏曲语言须“贵显浅”、“重机趣”、“贵洁净”,使识字与不识字的观众都能听懂,同时还要求戏曲语言须“调声叶律”,具有韵律美,使人获得美的享受。从而,在中国戏剧美学史上第一次把剧本写作与舞台演出紧密地结合起来。李渔注意到戏曲作为综合艺术应该使戏曲作家、导演、演员、音乐伴奏、服装、道具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创造出有机整体的戏剧美。

中国戏曲重“意”,重表现,熔诗、乐、舞于一炉,而且形成自己一套独特的表现形式。李渔戏剧美学的特点就是由此而来。但《闲情偶寄》许多地方也表现了封建阶级消极落后的思想意识和庸俗低级的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