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uju
戏曲剧种。原为湖北省黄陂、孝感地区的花鼓戏(简称黄孝花鼓),是流行于鄂东地区的“哦呵腔”结合黄陂孝感乡音土语而形成的地方剧种,1926年在汉口定名为楚剧。
黄陂孝感花鼓于清道光年间即已盛行,道光三十年(1850)叶调元《汉皋竹枝词》中说:“土荡(或作土垱,街名)约看花鼓戏,开场总在两三更”,即指黄孝花鼓曾在汉口街头演唱。由于清朝官府的查禁,直至1912年才有黄孝花鼓戏班进入汉口外国租界地演出,始立足于城市而得以发展。早期剧目有《喻老四》、《张德和》、《逃水荒》等,演唱形式为锣鼓伴奏,一唱众和。进入城市后,受汉剧、京剧、文明戏的影响,剧目、表演都有所丰富发展,并采用胡琴伴奏代替人声接腔。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黄孝花鼓进入中国共产党人李之龙主持的汉口“血花世界”游艺场(即今民众乐园)演出,始名楚剧。在革命思潮影响下,整理、改编并演出了《思凡》、《汲水》、《费公智》、《父之回家》等剧目。当时楚剧界代表陶古鹏、王若愚、段殿坤等在团结艺人,发展楚剧事业方面做出了贡献。1927年国共分裂后,楚剧发展一度陷入逆境,艺人被迫依靠演出幕表连台戏维持生计。后来,戏剧界刘艺舟、朱双云帮助李百川、龚啸岚等致力编排新戏,对提高楚剧思想水平,改变舞台面貌,起了促进作用。抗日战争时期,楚剧艺人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主持人郭沫若的领导下,参加抗日宣传活动,演出了田汉的《杀宫》,洪深、朱双云的《岳飞的母亲》,龚啸岚的《血战宝山城》等剧,并在武汉沦陷前参加留汉歌剧演员战时讲习班,组成6个楚剧宣传队,辗转撤退到重庆、桂林等地。楚剧“问艺”二队在四川演出了《岳飞》、《新雁门关》等剧,坚持宣传抗战。郭沫若曾写诗称赞名演员沈云陔:“一夕三军尽楚歌,霸王垓下叹奈何;从兹艺事浑无敌,铜琶铁板胜干戈。”同时,驰骋于鄂豫皖边区的新四军第五师楚剧队,编演了《赶杀记》、《反共害民记》等新戏,对瓦解敌人、团结人民起了积极作用。
楚剧传统剧目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如《葛麻》(见彩图)、《翠花女检过》、《告堤霸》、《赶会》、《送友》、《访友》、《百日缘》等剧,从生活的不同角度歌颂了劳动人民的美德和智慧,以及对封建压迫的抗争。《葛麻》及创作的现代戏《刘介梅》、《双教子》、《追报表》等,都已摄制成影片。
楚剧原为“三小”戏,后虽仍分为生、旦、丑,但兼演其他行当脚色。旦脚著名演员沈云陔刻画人物细致,动作准确优美。代表剧目有《断桥》、《杀狗惊妻》、《二堂审子》、《吕蒙正泼粥》、《夜梦冠带》等。此外,名演员有旦行江秋屏、李百川、关啸彬;生行陶古鹏、高月楼、黄汉翔、章炳炎、黄楚材、李雅樵、袁璧玉、钟惠然、高少楼;丑行朱福全、罗小全、徐小哈、鲁小山、熊剑啸、杨少华等。
楚剧腔调包括板腔、小调、高腔三部分。板腔部分的“迓腔”(来自“哦呵腔”)是楚剧的主腔,分男迓腔、女迓腔、悲迓腔等,还有仙腔、应山腔、四平、十枝梅等;小调有〔十绣调〕、〔麻城调〕、〔讨学钱〕、〔卖棉纱〕、〔纽丝调〕等曲牌;高腔是1949年后挖掘、采用的,常用曲牌有〔红衲袄〕、〔锁南枝〕、〔宜春令〕、〔梧桐雨〕、〔泣颜回〕、〔山坡羊〕等。楚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为京胡、二胡、三弦;打击乐器有板鼓、钹、小锣、大锣、马锣等。近年来,楚剧发展迅速,湖北省戏曲学校、武汉市戏曲学校及各地专业楚剧团培训了一批学员,专业剧团增加到24个,民间业余演出也十分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