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秦腔

戏曲剧种。即乱弹。其起源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出自陕西、甘肃及山西的民歌小曲,由民间流行的弦索调演变而成。因采用梆子击节,作“桄、桄”声,又名梆子腔或“桄桄子”。陕西、甘肃一带古为秦地,故称秦腔或西秦腔。主要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西北地区。

明万历抄本《钵中莲》传奇中已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曲调。清初刘献廷(1648~1695)在《广阳杂记》中说:“秦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甚散而哀。”广阳即今北京,可知当时乱弹已流传至北京。康熙末至乾隆、嘉庆年间,秦腔盛行,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在陕、甘一带,并逐渐形成同州腔、醴泉腔、渭南腔、盩厔腔、陇州腔、陇西梆子腔等。后来,在陕西省内秦腔又发展成为东、西、中、南 4路。东路秦腔,又称东府(同州府)秦腔、东路戏、同州梆子,流行于华县、华阴、潼关、郃阳、大荔(同州)等地,唱腔音调与山西蒲州梆子近似;西路秦腔,又称西府(凤翔府)秦腔、西路戏,流行于凤翔、宝鸡、岐山、眉县、陇县一带;中路秦腔,又称西安乱弹、西安梆子。此外,流入陕南,衍变为汉调桄桄,流行于汉中、安康地区,也叫南路秦腔。现东西两路戏,基本上已被西安乱弹所代替。在甘肃省发展起来的秦腔,除有陇西梆子腔的传统外,与西路秦腔也有着相互影响。

秦腔的唱腔分为欢音 苦音两类,各自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欢音长于表现喜悦、爽快的情绪;苦音长于表现悲愤、凄凉的情感,可依据戏剧情节和人物的需要加以运用。唱腔为板式变化体,板式有:

(1)慢板,一板三眼,不用锣鼓只用鼓板起唱的叫“安板”,用锣鼓开起的叫“塌板”;

(2)二六板,一板一眼,用指板(牙子)起唱的叫“摇板”,用锣鼓起唱的叫“带板”;

(3)代板,有板无眼,有紧打慢唱与垛板之分;

(4)起板、尖板(箭板,或称垫板);

(5)滚板,即滚白。另有花腔(或称彩腔),用一种假声的“二音”演唱,“衣”字拖腔,在苦音唱腔中用的有“软连三环”、“苦中乐”、“哭腔子”;在欢音唱腔中用的有“硬连三环”、“麻鞋底”、“十三腔”(或称十三梆子)等。伴奏乐队分文、武场。文场,早年以二股弦为主,又称二弦,琴杆较短,弦用牛筋,用弓拉奏,定弦 la-mi(五仜),发音尖细清脆。后弃二弦,以呼胡(或称板胡)为主奏乐器。其他有笛、三弦、月琴(四弦)、京胡、唢呐、呧呐、大号等。武场为打击乐,有指板、干鼓、暴鼓、战鼓、钩锣(大锣)、手锣(小锣)、马锣、大扇子(大钹)、小扇子(小钹)、水水等。

秦腔的脚色,分四生、六旦、二净、一丑,计13门,又称“十三头网子”。各门都曾有许多出色的演员,王喜儿的《放饭》(《牧羊圈》),陈雨农的《皇姑打朝》、《曹玉莲走雪》,麻子红(李云亭)的《拆书》和《杀驿》等都称誉一时。秦腔演员不只重唱,也重工架、特技,如趟马、拉架子、担柴、担水、喷火、梢子功、扑跌等表演都十分考究。脸谱也自有特色,如秦始皇为金色正三块瓦花脸,带一字须。

《赵氏孤儿》剧照

秦腔的传统剧目,大多出自民间文人之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周、秦至清的各代历史故事戏、神话戏、民间传说戏以及社会风情戏等。整本戏多,折子戏少。陕西省剧目工作室已抄存的传统剧目就有2748本。经常演出的目有《春秋笔》、《八义图》、《紫霞宫》、《和氏璧》、《惠风扇》、《玉虎坠》、《麟骨床》、《鸳鸯被》等。各行当擅长的戏有:小生戏《渔家乐》、《长坂坡》、《抱妆盒》;须生戏《临潼山》、《卖华山》、《斩韩信》、《斩经堂》;净脚戏《斩单通》、《打銮骂驾》、《抱琵琶》;毛净戏《访白袍》、《取洛阳》;正旦戏《三娘教子》、《跑坡》、《拣柴》;小旦戏《洞房》、《柜中缘》;武旦戏《破洪州》、《反延安》;老旦戏《双罗衫》的《汲水》、《火焰驹》的《打路》;丑脚戏《三搜府》、《三上殿》、《献西川》等。

1912年,热心用秦腔移风易俗的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高培支等人受辛亥革命的影响,聘请艺人陈雨农等,创办西安易俗社。相继又有三意、正俗等社成立。他们演出《还我河山》、《三滴血》、《卧薪尝胆》、《鸦片战纪》、《颐和园》、《金莲痛史》、《大烟魔》等宣扬爱国主义精神、针砭时弊的剧目。在艺术上,兼蓄东、西两路秦腔的长处,又汲取京剧等外来剧种的营养,唱腔从高亢激越而趋于柔和清丽,身段表情由粗犷豪放而趋于精致细腻,既保持原有的风格,又融入了新的格调。这时的王天民、李正敏、苏育民、刘毓中等著名演员,都为中路秦腔的改进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指导下,涌现出不少秦腔剧作者和演出团体。他们明确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结合抗日战争及发展生产的现实需要,创作、改编和演出了大量现代戏和历史剧。其中主要有赵伯平的《大上当》、《抓壮丁》、《新教子》、《新考试》、《抓汉奸》,马健翎的《中国魂》、《一家人》、《三岔口》、《血泪仇》、《穷人恨》、《鱼腹山》,黄俊耀的《官逼民反》、《阎王寨》,墨遗萍的《正气图》、《河伯娶妇》、《洪承畴》,田益荣的《有田敏子》、《两个世界》、《皖南事变》、《回头是岸》、《文天祥》、《苏武》、《坚持到解放》,张棣赓的《赤胆忠心》、《同胞仇》、《烈火扬州》、《兄弟会》,袁光改编的《白毛女》、《屈原》等。这些剧目,分别由七月剧团、民众剧团、西北文工团、八一剧团、边保剧团、陇东剧团、延大文工团、三八五旅宣传队、七团宣传队、影剧团、延属文工团等单位演出。安波、王依群等记谱整理了秦腔音乐,为丰富和发展秦腔表现现实生活的能力,进行了有益的革新尝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秦腔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引下,在剧作、舞台艺术以及培养人材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主要有《游龟山》、《游西湖》、《赵氏孤儿》、《三滴血》、《火焰驹》、《忠义侠》(即《周仁献嫂》)、《打柴劝弟》、《卖画劈门》等;创作的现代戏有《西安事变》等。《三滴血》、《火焰驹》已摄制成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