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angmeixi
戏曲剧种。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是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其中一支东移到以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用当地语音歌唱,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黄梅戏的发展大致经过了3个阶段。第1阶段,约从清代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初从歌舞发展成“两小戏”和“三小戏”,后又吸收当地流行的一种叫“罗汉桩”的说唱艺术,并受青阳腔和弹腔(指徽调)的影响,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这一阶段,积累的剧目,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如《乌金记》(又名《桐城奇案》)、《七仙女下凡》;小戏多表现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断,如《打猪草》、《卖斗箩》等。曲调有各种民歌体的“花腔”和板式变化体的“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仙腔”等,还有介乎二者之间的“彩腔”。演唱时,只用打击乐器伴奏,人声帮腔,以载歌载舞为特点,表演着重对自然生活的细致模拟,而无固定程式。演员绝大部分是农民和农村手工业劳动者,如被传颂的前辈艺人蔡仲贤就是制砻(碾米工具)工人,人称蔡砻匠。演出以业余为主,后来出现了利用农闲活动的半职业班。演唱场所或在平地,或用牛车拼成简易舞台。服装道具,甚至锣鼓,往往向当地观众借用。每个班社的成员很少,一般是“三打七唱”(三人操打击乐器,七个演员)。这个时期的黄梅戏,基本上还是农村劳动者一种自唱自乐的文艺形式。
第2阶段,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黄梅戏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辛亥革命后,安庆周围出现了比较固定的班社,如怀宁县的白云芳班、望江县的合意堂,一批演唱黄梅戏的农民和手工业劳动者也逐渐成了职业戏曲艺人。1926年,著名演员丁永泉(旦)和曹增祥(生)、丁和寿(丑)等进入安庆市区,先是分散清唱,影响日渐扩大,后进入固定场所,作营业性演出。到1931年,安庆市区已有两家演出黄梅戏的剧场,即新舞台和爱仁戏院。1931和 1934 年,分别由查振卿、丁永泉等带黄梅戏班到上海,在九亩地一带演出,直至抗日战争开始,才返回安徽。黄梅戏进城后,受到京剧和其他剧种影响,编排、移植了一批新剧目,其中有连台本戏《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音乐方面,个别演员对传统唱腔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丁永泉对《游春》中唱腔的发展)并取消帮腔,试用京胡伴奏;表演方面亦因与京剧同台而有所丰富和提高。
第3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戏迅速发展,从流行安庆一隅的民间小戏,一跃而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1953年成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后,在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的合作下,先后整理、改编了《打猪草》、《夫妻观灯》、《推车赶会》、《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三搜国舅府》等传统剧目。编演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和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等。其中《天仙配》、《女附马》、《牛郎织女》、《小店春早》已摄制成影片。音乐方面增强了“平词”类唱腔的表现力,突破了某些“花腔”专戏专用的限制,吸收民歌和其他音乐成分,创造了与传统唱腔相协调的新腔。伴奏上,不再是“三打七唱”,而是建立了以中国乐器为主的中、西混合乐队。在表演上,保持了载歌载舞的特点,继承了富有生活气息的传统表演,同时通过排演新戏和拍摄影片,吸收了其他表演艺术之长,提高了表现力。这一时期,出现了对黄梅戏表演艺术做出较大贡献的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等有成就的演员。现在黄梅戏专业剧团共有50个,业余演出也十分活跃。湖北、江西、江苏、福建、台湾等省以及港、澳地区也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演出团体。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表演细腻动人,现已成为颇受全国广大观众欢迎的剧种之一。(见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