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您整理了逆坂走丸、诛凶讨逆、忠言逆耳等含“逆”的成语88个,其中“逆”开头的31个,“逆”结尾的8个,“逆”在中间的49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逆”开头的成语1、逆坂走丸[nì bǎn zǒu wán]
【解释】逆着斜坡滚丸。比喻事情难于办到。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甫嵩传》:“若欲辅难佐之朝,雕朽败之木,是犹逆坂走丸,迎风纵槕,岂云易哉!”
【示例】饥寒切体,而欲使民兴礼让者,此犹逆坂走丸,势不可得也。 ——《周书·苏绰传》
2、逆子贼臣[nì zǐ zéi chén]
【解释】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出处】《敦煌变文·降魔变文》:“唯有逆臣贼子,欲谋王之国政,怀邪抱佞,不谨风谣。”
3、逆天犯顺[nì tiān fàn shùn]
【解释】背逆天意正道。
【出处】《周书·齐炀王宪传》:“直若逆天犯顺,此则自取灭亡。”
【示例】且夏贼逆天犯顺,本因轻实朝廷,以为必不能讨己。 ——宋·苏轼《乞约鬼章讨阿里骨札子》
4、逆流而上[nì liú ér shàng]
【解释】逆:倒。逆水前进。比喻迎着困难而上。
【出处】《诗经·秦风·蒹葭》:“溯洄从之。”毛亨传:“逆流而上曰溯洄。”
【示例】目前,正有一股寒流向我们压过来,我们要逆流而上,打上去! ——张天民《创业》第13章
5、逆臣贼子[nì chén zéi zǐ]
【解释】逆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出处】《孟子·藤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示例】逆臣贼子,何世无之,岂意今者近出臣族!(《晋书·王导传》)
6、逆耳忠言[nì ěr zhōng yán]
【解释】逆耳:不顺耳。听起来感到刺耳的话是有益的好话。
【出处】明·无名氏《四马投唐》楔子:“我忠心主意要兴兵,逆耳忠言不肯听。”
【示例】罕见的是能够像大帅这样喜欢逆耳忠言,不喜欢听奉承的话。 ——姚雪垠《李自成》第23章
7、逆理违天[nì lǐ wéi tiān]
【解释】逆:违反;悖:违背。违背天道常理。
【出处】汉·荀悦《汉纪·孝武帝纪》:“身灭祀绝,为天下笑,天以吴众不能成功者何?诚逆天违理而不见时也。”
【示例】我荐仁义,肯从他逆理违天。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宝剑记·避难遇义》
8、逆知所始[nì zhī suǒ shǐ]
【解释】逆:预先猜度。指事先掌握情况,判断对方的企图。
【出处】清·黄邦宁《秦乞夏襄阳札子》:“善观敌者,当逆知其所始;善制敌者,当先去其所恃。”
9、逆天大罪[nì tiān dà zuì]
【解释】逆:违背。形容极大的罪恶。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1回:“二则惟愿朝廷早降恩光,赦免逆天大罪,众当竭力捐躯,尽忠报国,死而后已。”
【示例】就是逆天大罪,我们也可以原谅他。
10、逆水行舟,不进则退[nì shuǐ xíng zhōu,bù jìn zé tuì]
【解释】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如不努力推进,则会随水流后退。比喻学习或做事须克服困难,奋勉向前。
【出处】清·梁启超《莅山西票商欢迎会学说词》:“夫旧而能守,斯亦已矣!然鄙人以为人之处于世也,如逆水许舟,不进则退。”
11、逆天暴物[nì tiān bào wù]
【解释】违逆天理,残害生灵。
【出处】《文子·精诚》:“故精诚内形,气动于天,景星见,黄龙下,凤皇至,醴泉出,嘉谷生,河不满溢,海不波涌;逆天暴物,即日月薄蚀,五星失行,四时相乘,昼明宵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
【示例】有陈窃据江表,逆天暴物,朕初受命,陈顼尚存,厚纳叛亡,侵犯城戍。 ——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八十四回
12、逆风撑船[nì fēng chēng chuán]
【解释】逆风:顶风。比喻身处逆境。
【出处】宋·陆游《与何蜀州启》:“老骥伏枥,虽未歇于壮心;逆风撑船,终不离于旧处。”
13、逆天而行[nì tiān ér xíng]
【解释】逆:违背。违背天意做事。比喻违背客观形势或规律。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2回:“今孔明自负才智,逆天而行,乃自取败亡也。”
【示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据仙姑说得其难其慎,断不可逆天而行。”
14、逆水行舟[nì shuǐ xíng zhōu]
【解释】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出处】清·梁启超《莅山西票商欢迎会学说词》:“夫旧而能守,斯亦已矣!然鄙人以为人之处于世也,如逆水许舟,不进则退。”
【示例】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纤。 ——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15、逆耳良言[nì ěr liáng yán]
【解释】虽然使人听起来感到刺耳,但却是有益的好话。逆:抵触,不顺从。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示例】你不妨耐心地听一听逆耳良言,也许这对于你是有好处的。
16、逆天无道[nì tiān wú dào]
【解释】逆:违反;道:道义。违反天理,毫无道义。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破虏讨逆传》:“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
【示例】董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谢天下,安肯与逆贼结亲耶!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
17、逆道乱常[nì dào luàn cháng]
【解释】指违背道德纲常。
【出处】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乱常之心,足以观天下贞夫孝妇之节也。”
【示例】你不能干逆道乱常的事。
18、逆行倒施[nì xíng dǎo shī]
【解释】犹言倒行逆施。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出处】南朝·宋·无名氏《移答魏安南平南府》:“强者为雄,斯则弃德任力,逆行倒施,有一于此。”
【示例】吾既以孝廉举也,逆行倒施,吾不能学众之伪。 ——清·周亮工《张林宗先生传》
19、逆子贰臣[nì zǐ èr chén]
【解释】贰臣:由旧朝投降后在新朝又担任官职的人。忤逆不孝的儿子,不忠的大臣。
【出处】瞿秋白《鲁迅的精神》:“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战士。”
20、逆来顺受[nì lái shùn shòu]
【解释】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若是一个略略知趣的,见家主来光顾,也便逆来顺受。”
【示例】从前受了主人的骂,无非逆来顺受。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三回
21、逆耳利行[nì ěr lì xíng]
【解释】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益于行为。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示例】臣蒙天泽,叨居重镇,逆耳利行,敢不尽言。 ——《旧唐书·王睃传》
22、逆天背理[nì tiān bèi lǐ]
【解释】逆:违背。违背天道常理。
【出处】元·无名氏《陈仓路》头折:“则他那逆天背理可钐杀,我则待要剿除乱掠扶家国。”
23、逆天悖理[nì tiān bèi lǐ]
【解释】指违背天道常理。
【出处】汉·荀悦《汉纪·孝武帝纪》:“身灭祀绝,为天下笑,天以吴众不能成功者何?诚逆天违理而不见时也。”
【示例】自甘一死,九泉可见太祖列宗之灵,不似你这逆天悖理,碎尸万段!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五回
24、逆天行事[nì tiān xíng shì]
【解释】逆:违背。违背天意做事。比喻违背客观形势或规律。
【出处】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逆天行事的无徒子,怎与皇家做柱石。”
【示例】我如这样做就是逆天行事。
25、逆取顺守[nì qǔ shùn shǒu]
【解释】逆:背叛;顺:合理。背叛国君夺取天下,遵循常理治理国家。
【出处】《汉书·陆贾传》:“且汤武逆而以取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示例】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道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26、逆天违众[nì tiān wéi zhòng]
【解释】指违背天理人情。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伍被传》:“夫以吴众不能成功者,何也?诚逆天违众而不见时也。”
27、逆风恶浪[nì fēng è làng]
【解释】比喻险恶的形势。
【出处】《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即使尹老师满腹牢骚及烦躁,也还是听到铃声,奔赴教室,顶着‘四人帮’掀起的逆风恶浪,为学生们上课。”
28、逆阪走丸[nì bǎn zǒu wán]
【解释】比喻事情难于办到。同“逆坂走丸”。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甫嵩传》:“若欲辅难佐之朝,雕朽败之木,是犹逆阪走丸,迎风纵槕,岂云易哉!”
【示例】决水于高原之上,以注川谷,无不行者,如逆阪走丸,虽竭力以进之,其复走而下,可必也。 ——宋·司马光《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
29、逆施倒行[nì shī dǎo xíng]
【解释】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同“逆行倒施”。
【出处】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告各友邦书》:“逆施倒行,以迄于今。”
30、逆耳之言[nì ěr zhī yán]
【解释】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张纮传》:“而忠臣挟难进之术,吐逆耳之言,其不合也,不亦宜乎。”
【示例】你不要讨厌我的逆耳之言。
31、逆天违理[nì tiān wéi lǐ]
【解释】指违背天道常理。
【出处】汉·荀悦《汉纪·孝武帝纪》:“身灭祀绝,为天下笑,天以吴众不能成功者何?诚逆天违理而不见时也。”
“逆”结尾的成语1、诛凶讨逆[zhū xiōng tǎo nì]
【解释】诛:杀死;逆:叛逆。讨伐消灭作恶叛乱的人。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军》:“治军之政,谓治边境之事,匡教大乱之道,以威武为政,诛暴讨逆,所以存国家安社稷之计。”
【示例】身为上将,统领大军,奋武扬威,诛凶讨逆。(明·姚茂良《精忠记》第八出)
2、十恶五逆[shí è wǔ nì]
【解释】指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
【出处】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嫂嫂也,我不曾犯十恶五逆,这一个家缘儿都被你收拾。”
【示例】乃至见他十恶五逆,亦将我心置他胸魁祸首。 ——清·龚自珍《发大心文》
3、相视莫逆[xiāng shì mò nì]
【解释】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示例】公卿大夫相视莫逆,如出一辙。 ——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五》
4、去顺效逆[qù shùn xiào nì]
【解释】顺、逆:指对君主、国家的叛逆和忠顺。比喻背离道,仿效坏人干坏事。
【出处】《左传·隐公三年》:“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
【示例】试想用弱敌强,怎得为明?去顺效逆,怎得为智?去顺效逆,怎得为忠? ——蔡东藩《后汉演义》第四十六回
5、诛暴讨逆[zhū bào tǎo nì]
【解释】诛:讨伐。讨伐凶暴、叛逆之人。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军》:“治军之政,谓治边境之事,匡救大乱道,以威武为政,诛暴讨逆,所以存国家安社稷之计。”
6、诛凶殄逆[zhū xiōng tiǎn nì]
【解释】诛:杀死;殄:灭绝;逆:叛逆。讨伐消灭作恶叛乱的人。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军》:“治军之政,谓治边境之事,匡教大乱之道,以威武为政,诛暴讨逆,所以存国家安社稷之计。”
【示例】圣人诛凶殄逆,济人宁乱,必资刑杀,以清天下。(唐·陈子昂《请措刑科》)
7、穷凶极逆[qióng xiōng jí nì]
【解释】逆:违背。做事凶残不合礼法。
【出处】《陈书·始兴王叔陵传》:“皇太后奉临,又加锋刃,穷凶极逆,旷古未闻。”
8、以顺诛逆[yǐ shùn zhū nì]
【解释】顺:顺应;逆:违反发展趋势。顺应趋势,征伐逆历史趋势的势力。
【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
【示例】但未尝孤军决胜,戎事殆非所长,臣服晦智,晦知臣勇。今奉命往讨,以顺诛逆,定可为陛下擒晦呢! ——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九回
“逆”在中间的成语1、忠言逆耳[zhōng yán nì ěr]
【解释】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示例】烟馆里的人,都看这人来历不明,劝他不要与那人要好,却是忠言逆耳,哪里听得。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十三回
2、顺德者昌,逆德者亡[shùn dé zhě chāng,nì dé zhě wáng]
【解释】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
【出处】《汉书·高帝纪》:“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示例】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欲一天下,当顺民心。 ——明·朱鼎《玉镜台记·石勒称王》
3、志枭逆虏[zhì xiāo nì lǔ]
【解释】枭:枭首,引申为消灭;逆:叛逆;虏:外族。立下志向,消灭敌人。
【出处】晋·刘琨《与亲故书》:“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4、学如逆水行舟[xué rú nì shuǐ xíng zhōu]
【解释】学习就像在逆水中行船一样,不前进就势必后退。
【出处】古谚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5、目逆而送[mù nì ér sòng]
【解释】逆:迎。目逆:眼睛迎着当面走过来的人。眼睛注视着迎来,注视着送走。形容对所见的人十分关注或敬佩。
【出处】《左传·恒公元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示例】五日,学生五千余人身背包袱出发,沿途市民泪眼模糊地目逆而送。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四十三章
6、顺人者昌,逆人者亡[shùn rén zhě chāng,nì rén zhě wáng]
【解释】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顺应民众的就能兴旺,违逆民众的定要衰亡。
【出处】《后汉书·申屠刚传》:“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顺人者昌,逆人者亡,此古今之所共也。”
7、顺我者昌,逆我者亡[shùn wǒ zhě chāng,nì wǒ zhě wáng]
【解释】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顺从我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违抗我的就叫你灭亡。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
【出处】《庄子·盗跖》:“顺吾意则生,逆吾心则死。”
【示例】在她控制的文艺阵地,疯狂地实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法西斯统治。 ——周立波《一个伟大文献的诞生》
8、去逆效顺[qù nì xiào shùn]
【解释】逆:违背。脱离叛逆者,效法忠于国家的人。
【出处】唐·陆贽《诏谕淮西将吏诏》:“如能去逆效顺,因事建功,明设科条,以示褒劝。”
【示例】当由四川省臣据实奏闻,文宗以他去逆效顺,厚加慰谕。 ——蔡东藩《元史演义》第四十五回
9、横行逆施[héng xíng nì shī]
【解释】指做事违反常道,行为不轨。
【出处】述之《怎样才能解决江浙目前的危急问题》:“我们知道北伐军为了援救江浙的民众起见,为了铲除帝国主义的工具起见,绝对不能容忍这班强盗军阀在江浙横行逆施。”
10、顺德者吉,逆天者凶[shùn dé zhě jí,nì tiān zhě xiōng]
【解释】顺:依顺;吉:吉利;逆:违逆;凶:凶祸。依顺符合道德的就可以得到吉利,违背天意就必然遭到凶祸。
【出处】元·杨梓《豫让吞炭》第四折:“你道顺德者吉,逆天者凶,我怎肯二意三心,背义忘恩,有始无终。”
11、悖逆不轨[bèi nì bù guǐ]
【解释】悖逆:违反正道,犯法作乱;不轨:不合法规。指违背正道,不守法规。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本史》:“甚悖逆不轨,宜诛讨之日久矣。”
12、倒行逆施[dào xíng nì shī]
【解释】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示例】在压迫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疏解和抗议都无用,压迫者是可以任所欲为,倒行逆施的。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离渝前的政治形势》
13、桀逆放恣[jié nì fàng zì]
【解释】桀:凶暴;放恣:放纵,任性。形容凶暴任性。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列传》:“窃闻领荆州牧刘表桀逆放恣,所为不轨。”
【示例】他桀逆放恣的个性是积习难改。
14、重逆无道[zhòng nì wú dào]
【解释】大逆不道,行事不循理。
【出处】《汉书·吴王刘濞传》:“而卬(楚王刘卬)等又重逆无道,烧宗庙,卤御物,朕甚痛之。”
15、顺之者昌,逆之者亡[shùn zhī zhě chāng,nì zhī zhě wáng]
【解释】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顺从他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违抗他的就叫你灭亡。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
【示例】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我深深地感到群众力量的伟大,真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16、讨逆除暴[tǎo nì chú bào]
【解释】征伐和消除背叛的残暴势力。
【出处】《晋书·张轨传》:“立秋,万物将成,杀气之始,其于王事,杖麾誓众,衅鼓礼神,所以讨逆除暴,成功济务,宁宗庙社稷,致天下之福,不可废也。”
17、顺之者兴,逆之者亡[shùn zhī zhě xīng,nì zhī zhě wáng]
【解释】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违背天道的则灭亡。同“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出处】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以万丈之气焰,磅礴冲击于全世界人人之脑中,顺之者兴,逆之者亡。”
18、莫逆之契[mò nì zhī qì]
【解释】莫逆:没有抵触;契:相合。指朋友之间情投意切,心心相印的深厚友情。
【出处】晋·范弘之《与王珣书》:“与先帝隆布衣之好,著莫逆之契。”
【示例】莫逆之契,义等于天伦;不腆之辞,意勤于地主。 ——宋·苏轼《寒食宴提刑致语口号》
19、顺天者逸,逆天者劳[shùn tiān zhě yì,nì tiān zhě láo]
【解释】顺:顺从;天:天意;逸:安乐;劳:劳苦。指顺应天理的就能得到安乐,违背天理的就要受到苦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20、顺道者昌,逆德者亡[shùn dào zhě chāng,nì dé zhě wáng]
【解释】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同“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出处】晋·司马彪《战略》:“古人有言‘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21、江海不逆小流[jiāng hǎi bù nì xiǎo liú]
【解释】江海的浩瀚,是能容纳细流的缘故。比喻人气度大才能担当大事。
【出处】汉·刘向《说苑·尊贤》:“太山不辞壤石,江海不逆小流。”
22、弃逆归顺[qì nì guī shùn]
【解释】指脱离叛军而归顺朝廷。
【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自然相率弃逆归顺。”
【示例】《旧唐书·仆固怀恩传》:“臣男玢尝被同罗虏将,盖亦制不由己,旋即弃逆归顺。”
23、忤逆不孝[wǔ nì bù xiào]
【解释】忤逆:不顺从。不服从和孝敬父母。
【出处】老舍《二马》第四段:“谁叫上鬼子国来呢!在鬼子国没地方去告忤逆不孝!忍着吧!”
【示例】他生了一个忤逆不孝的儿子。
24、莫逆交[mò nì jiāo]
【解释】莫:没有;逆:抵触;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出处】《洪秀全评传》第11回:“原来胡元炜,本与钱江是个同学中人,少年各抱大志,为莫逆交。”
25、顺之者成,逆之者败[shùn zhī zhě chéng,nì zhī zhě bài]
【解释】顺:顺从;成:成功;逆:违逆;败:失败。顺从他的就能成功,违逆他的必会失败。
【出处】宋·朱熹《寄陈同甫书》:“然区区鄙意,常窃以为画古今只是一体,顺之者成,逆之者败,固非古之圣贤所能独然。”
26、横发逆起[hèng fā nì qǐ]
【解释】横:不测,意外。指出乎所料,突然兴起。
【出处】宋·岳珂《桯史·丹棱巽岩》:“吉凶祸福,横发逆起,有不可知,将合于道,其惟权乎。”
27、批逆鳞[pī nì lín]
【解释】批:触;逆鳞:倒生的鳞。触犯了龙喉下的逆鳞。比喻臣下直言劝谏,触犯君主。也比喻弱国侵犯强国。
【出处】《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示例】献纳亲会批逆鳞,忽以谗言弃于野。 ——明·唐寅《浔阳送别图》诗
28、莫逆于心[mò nì yú xīn]
【解释】心中没有抵触。指情感一致,心意相投。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示例】此王与导之得意忘言而莫逆于心者也。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晋惠帝》
29、罪逆深重[zuì nì shēn zhòng]
【解释】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同“罪孽深重”。
【出处】宋·欧阳修《与十四弟书》:“某罪逆深重,不自死灭。”
30、批其逆鳞[pī qí nì lín]
【解释】批:触;逆鳞:倒生的鳞。触犯了龙喉下的逆鳞。比喻臣下直言劝谏,触犯君主。也比喻弱国侵犯强国。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31、苦口逆耳[kǔ kǒu nì ěr]
【解释】苦口:药吃起来特别苦;逆耳: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诚的规劝。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示例】妄有讥刺,虽苦口逆耳,不得事实,且优游宽容。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宠传》
32、大逆不道[dà nì bù dào]
【解释】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汉书·杨恽传》:“为妖恶言,大逆不道,请逮捕治。”
【示例】汝赖吾玉玺,僭称帝号,背反汉室,大逆不道!吾方欲加兵问罪,岂肯反助贼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33、莫逆之交[mò nì zhī jiāo]
【解释】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出处】《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示例】少与崔浩为莫逆之交。 ——《北史·眭夸传》
34、违天逆理[wéi tiān nì lǐ]
【解释】做事残忍,违背天道伦理。
【出处】《周书·文帝纪上》:“侯莫陈悦违天逆理,酷害良臣,自以专戮罪重,不恭诏命,阻兵水洛,强梁秦陇。”
35、难以逆料[nán yǐ nì liào]
【解释】逆:预先;料:料想。很难事先料到。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是,难以逆料。”
36、顺天者昌,逆天者亡[shùn tiān zhě chāng,nì tiān zhě wáng]
【解释】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违背天道的则灭亡。同“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出处】元·杨梓《豫让吞炭》第四折:“岂不闻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赵氏既昌,合当顺人应天,不宜苦苦直要报仇。”
【示例】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6回:“我思:‘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不若归周,共享安康,以伐无道。”
37、危言逆耳[wēi yán nì ěr]
【解释】正直的规劝听起来不顺耳。
【出处】明·李东阳《太白行》:“龙攀凤附不自由,何乃弃君来事仇。危言逆耳谁为谋?”
38、以意逆志[yǐ yì nì zhì]
【解释】意:意图;逆:猜度;志:心思。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
【出处】《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示例】以意逆志,是以己之意迎受诗人之志而加以钩考。 ——朱自清《诗言志辨·比兴》
39、乱臣逆子[luàn chén nì zǐ]
【解释】乱臣:叛乱之臣;逆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近汉氏淮南、阜陵,皆为乱臣逆子,而犹或及身而复国,或至子而锡土。”
【示例】载垣、端华、肃顺等乱臣逆子,伤乎理,违乎易,所拟年号‘祺祥’二字,不吉不利,群议之,则废。 ——赵辉《同治皇帝》第五章
40、贼臣逆子[zéi chén nì zǐ]
【解释】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同“贼臣乱子”。
【出处】《敦煌变文·降魔变文》:“贼臣逆子设阴谋,虑恐国破人消灭。”
【示例】且闻之,自古代有屯剥,贼臣逆子,无世无之。 ——唐·魏徵寿《隋书·炀三子传》
41、顺我者吉,逆我者衰[shùn wǒ zhě jí,nì wǒ zhě shuāi]
【解释】顺:顺从;吉:吉利;逆:违逆;衰:衰败。顺从我的就会吉利,违背我的就会衰亡。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20卷:“承玄步虚,上蹑玉机,衣斗履斗,流铃焕威,顺我者吉,逆我者衰,我行天真,万里廓开。”
42、顺天者存,逆天者亡[shùn tiān zhě cún,nì tiān zhě wáng]
【解释】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违背天道的则灭亡。
【出处】《孟子·离娄上》:“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示例】顺天者存,逆天者亡。今吾周凤鸣岐山,英雄间出,豪杰归心,道兄何得逆天而行,任一己私意哉。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八回
43、批逆龙鳞[pī nì lóng lín]
【解释】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有触之必怒而杀人。常以喻弱者触怒强者或臣下触犯君主等。
【出处】宋·陈亮《谢张侍御启》:“优念亮脱身虎口,久矣讳穷;批逆龙鳞,期于合理,庶几一割之有用,安能百炼而愈刚!”
44、走丸逆坂[zǒu wán nì bǎn]
【解释】走丸:滚弹丸;坂:同“阪”,山坡。逆着山坡滚弹丸。比喻所求与所行相背离,难偿所愿
【出处】《旧唐书·李密传》:“芳饵之下,必有悬鱼,惜其重赏,求人死力,走丸逆坂,匹此非难。凡百骁雄,谁不雠怨。”
45、大逆无道[dà nì wú dào]
【解释】封建时代称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示例】昔以革命为大逆无道,去之若浼者,至是也稍知动念矣。 ——孙中山《自传》
46、相视而笑,莫逆于心[xiāng shì ér xiào,mò nì yú xīn]
【解释】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出处】《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示例】只要摊出我的杂感来,便可以做他们的“蓝谱”,“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了。 ——鲁迅《而已集·“意表之外”》
47、莫逆之友[mò nì zhī yǒu]
【解释】莫:没有;逆:抵触。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出处】《周书·张轨传》:“与乐安孙树仁为莫逆之友,每易衣而出。”
48、顺我者生,逆我者死[shùn wǒ zhě shēng,nì wǒ zhě sǐ]
【解释】顺从我的心意才能生存,违抗我的心意就要灭亡。
【出处】语出《庄子·盗跖》:“顺吾意则生,逆吾意则死。”
【示例】聂绀弩《兔先生的发言》:“这些头等角色,摆着顺我者生,逆我者死的狰狞面目。”
49、谋逆不轨[móu nì bù guǐ]
【解释】谋:图谋;逆:违背;不轨:不合法。图谋进行违法叛逆活动。
【出处】《杨家将演义》第二回:“汝窃据太原,称孤道寡,偷生一隅,亦已足矣,奈何谋逆不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