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aosheng
中国东晋末宋初僧人,佛教涅槃学者。本姓魏,因依竺法汰弃俗出家,随师姓竺,又称竺道生。钜鹿(今河北省平乡县)人,寓居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出身士族,父为县令。据史载,道生颖悟聪敏,15岁便登讲座,20岁成为佛教界的知名人士。晋安帝隆安年间(397~401),上庐山向慧远问学,见僧伽提婆,又学习佛教说一切有部的教义。后闻鸠摩罗什在长安译经讲学,于是又和慧睿、慧观、慧严等同往受业,学习大乘般若中观理论,成为鸠摩罗什门下的主要弟子。道生深得中观学说的玄奥,以为语言文字只是诠表佛教义理的工具,不可执着。他说:“夫象以尽意,得意则象忘;言以诠理,入理则言息。自经典东流,译人重阻,多守滞文,鲜见圆义,若忘筌取鱼,始问与言道矣。”强调“入道之要,慧解为本”。他十分重视把握经典的精神实质。
东晋义熙三年(407)道生南返, 经庐山把僧肇的《般若无知论》带给刘遗民和慧远。后返建康(今南京),住青园寺(后改名龙光寺)。当时昙无谶译大本《涅槃经》还没有传到南方,只有 6卷《泥洹经》于义熙十四年(418)在建康译出, 其中说除所谓不具信心、断了善根、不能成佛的“一阐提”外,皆有佛性。道生研讨佛教空有的论旨,体会到万物虽异,真性是同,由此提出佛性是人的“本性”、“善性”,包括人在内的众生都有成佛的根据、原因,只要去掉世间欲望感情就能成佛。他还首唱“一阐提”皆得成佛的主张,认为一阐提也是众生,也有佛性。僧众以为违背经说,给予佛教戒律的开除处分。道生被开除后,初至苏州虎丘山,元嘉七年(430)再入庐山。不久,凉译大本《涅槃经》译出传至京师,果称“一阐提”也有佛性,也能成佛,和道生的主张相合,僧众都钦佩他的佛学卓识。道生晚年更是大力开讲《大般涅槃经》,直至逝世。
道生由于受到《大般涅槃经》关于佛性问题论述的启发,又提出他的主要学说“顿悟成佛说”。
晋以来佛教般若学者由于对体用关系学说理解不一,对所谓菩萨修行的十个次第(“十地”)的作用看法不同,而在成佛的步骤、方法上分成两派。
支道林、道安、慧远、僧肇等人认为,在“七地”以前都是渐悟过程,到了“七地”,对于无生无灭之理坚信不动摇,成就悟解,进入了小飞跃,然后再继续开修而进入大飞跃,即成为佛。这种主张称为“小顿悟”。
道生认为在 “七地” 内没有悟道的可能,必须到“十地”的最后一念“金刚道心”,有了如金刚般坚固、锋利的能力,一下子把一切妄惑断尽,才得到正觉。道生曾作长文论述顿悟,文已佚失。《大般涅槃经集解》卷一引竺道生的序文说:“夫真理自然,悟亦冥符,真则无差,悟岂容易?不易之体,为湛然常照,但从迷乖之,事未在我耳。苛能涉及,便返迷归极,归极得本。”这是说,佛教真理玄妙体一,不可分割,证悟则与理完全相契无间,不分阶段,一悟顿了,必是顿悟。同时众生本有佛性,最高智慧,事本在我,只是由于迷惑而起乖异。真理既不可分,证悟真理的智慧也不许分割,众生若能返迷归极,以不二的智慧照不分的真理,豁然贯通,涣然冰释,谓之顿悟。后世称道生的此种顿悟义为“大顿悟”。
道生早年精于般若。后来盛唱涅槃,融会般若空观和涅槃佛性说而成一家言,对于涅槃学尤有所得,被后世称为“涅槃圣”。道生还唱说法自无色、佛无净土和善不受报等说。
道生的著作宏富,然散失很多。遗失的有《泥洹经义疏》、《小品经义疏》、《二谛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应有缘论》、《顿悟成佛义》、《佛性当有论》和一部关于善不受报义的著作《篇名不详》等。现存的有《妙法莲华经疏》(《法华经疏》),另在僧肇《注维摩诘经》、宝亮等集《大般涅槃经集解》中保留若干片断,此外还有一篇短文《答王卫军书》。
道生在佛教学者执著佛经文字、固守宗祖言词的情况下,采用被后人称为《象外之谈》的思辨方法构筑佛学体系,这对于肃清佛教学者依语滞文的学风起了巨大的作用。道生在谈玄讲空蔚然成风、般若学盛行的时候,转而宣传涅槃佛性说,是在中国佛学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变。在道生的推动下,涅槃学开始盛行流传,涅槃师相继出现,属于道生系的,宋有宝林、法宝、道猷、道慈、僧瑾,齐有僧宗,梁有法朗等。道生唱导的顿悟说,在宋代风行一时,宋文帝和宋孝武帝都赞赏道生的学说。尤其是唐代慧能禅宗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宗旨,即渊源于竺道生的思想,因而它伴随禅宗的流行又间接影响中国古代思想界、学术界达30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