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威尔斯,H.G.

图

英国作家。1866年9月21日生于布朗利一个贫苦的小店主家庭。父亲是季节性的职业棒球队员,母亲是女仆,后为管家。威尔斯没有读完中学,当过药店和布店的学徒。后考入伦敦大学攻读生物学。1890年毕业,担任中学教员。1893年因病去职,从此以全部时间从事写作。1946年8月13日于伦敦去世。

威尔斯从学生时代起就关心社会改革问题,曾一度参加费边社。他主张通过教育和技术来改造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社会改革思想也渗透在他的文学创作中。

威尔斯的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时间机器》(1895)描写某科学家发明能飞向过去及未来世界的机器。他乘坐这部机器进入80万年后的世界,发现地球上的人类已经变成两类:不劳而食的“哀尔”和终日劳动、养活“哀尔”的“莫洛克”。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表明现代社会劳动者和剥削者的矛盾激化后将要出现的可怕后果。另一部小说《莫洛博士岛》(1896)描写某生物学家在一座荒岛上对野兽进行器官移植试验,使它们变成类似人的动物,并强迫它们遵守人类社会的习俗,结果遭到失败。小说《隐身人》(1897)写某发明家发现一种能使身体隐没的元素而变成了隐身人,引起群众的恐慌和骚乱,以致被群众追逐、欧打,终于死去。这两部小说指出,科学技术的发明如果应用不当,会给社会造成危害。1898年,著名的小说《星际战争》出版,它描写火星人入侵地球的恐怖景象。威尔斯再次强调,先进的科学技术如果掌握在毫无人性的人手中是危险的。小说《月球上的第一批人》(1901)以月球居民因从事不同的劳动而使身体畸形发展的情节,影射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的劳动分工造成人类的堕落。小说《获得自由的世界》(1914)则描写世界大战和原子武器将对人类形成威胁。

《隐身人》封面

从1900年开始,威尔斯的小说创作转而反映城市中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幽默的笔调描写了一些可怜又可笑的“小人物”形象。《爱情和鲁维轩先生》(1900)中的年轻教师鲁维轩梦想在科学事业和社会改革上有所作为,最后仍然沉湎于平庸的家庭生活。《基普斯》(1905)写一个布店的小伙计突然获得一笔遗产致富,进入上层社会,却感到手足无措。后来他失去财产,地位下降,开了一家小店,反而觉得心满意足。《波里先生的历史》(1910)写一个店主为世事的纠纷所苦,后隐姓埋名,自得其乐。作者对这些人物既有嘲讽,也有怜悯,他所着力抨击的是造成这些小人物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托诺-邦盖》(1909)是这类小说中最出色的一部,描写叔侄二人推销假药“托诺-邦盖”,成为巨富,后来却在竞争中遭到失败。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的变革史。

《星际战争》封面

威尔斯在创作的后期,愈益强调小说的社会宣传作用。在《论当代小说》(1911)一文中,他认为小说应当成为宣传和讨论当代社会政治问题的讲坛,而不应强调其娱乐作用。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他写作了一些被称为“政论性小说”的作品,如《像神一样的人们》(1923)、《梦》(1924)、《帕勒姆先生的独裁统治》(1930)、《未来事物的面貌》(1933)、《你决不会太谨慎》(1941)等。他仍然采用科学幻想形式来宣传改革社会的主张和建立世界性的合理的社会组织的改良主义理想。但它们与前期作品相比则大为逊色,它们显得比较枯燥乏味,人物缺乏个性,成了作者的传声筒。其中只有《勃列特林先生看穿了它》(1916)是一部优秀的反战小说,受到高尔基的赞扬。

威尔斯在前期所写的科学幻想小说充满引人入胜的科学预言和幻想,同时对现代社会制度中的不合理现象进行了讽刺,他所写的内容“不是实现科学假设的可能性”,而是以科学幻想形式来揭露现代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告诫人们,在剥削社会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发明创造并不都能造福人类。他认为这是他与法国作家于勒·凡尔纳的不同之处。

威尔斯还著有《世界史纲》(1920)和苏联访问记《黑暗中的俄罗斯》(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