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巴拉圭

拉丁美洲国家。位于南美洲中部。东界巴西,北界玻利维亚,南部和西部与阿根廷相邻。巴拉圭河、阿帕河、巴拉那河和皮科马约河等构成全部国界的 4/5。面积406752平方公里。人口 327.8万(1984)。全国分为19个省。首都亚松森。

自然条件

地处拉普拉塔平原的北部,南回归线横贯国土中部,属热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夏半年(10月至翌年3年)气温26~33℃,冬半年(4~9月)15~26℃。巴拉圭河从北向南穿越境内,把国土分成东、西两个截然不同的地理区域。

河东地区又称巴拉圭本部,面积约占全国的1/3,是巴西高原往西南的延伸,地形从高原山地向波状起伏的丘陵和平原过渡,并在沿河形成低地和沼泽,海拔一般为300~600米。许多河流循地势注入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谷深流急,富水力资源,年降水量1300毫米,全年有雨,夏雨稍多。高原上覆盖着半落叶林,潮湿的河谷地区生长着高大的阔叶林,其中有些是常绿林。高原和巴拉圭河之间大部分地区是稀树草原,生长着茂盛的粗草,间或分布着热带棕榈,高草原下覆盖着肥沃的冲积土。巴拉那河流域多亚热带原始森林。

河西地区是大查科平原的一部分,海拔100~400米,地势自西向东缓斜,逐渐过渡到巴拉圭河沿岸的沼泽地带。这里是南美洲最热的地区之一,地处内陆,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干湿季分明,西部干旱地区仅400毫米左右。沿巴拉圭河低地分布有热带森林,出产世界著名的破斧木,质地坚硬,遇水下沉,是提取鞣酸的原料。往西过渡为稀树草原。

居民和发展简史

总人口中 95%为印欧混血种人,5% 为印第安人部族瓜拉尼人和白人。198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26‰。人口密度较低,平均每平方公里仅 8.1人,人口主要集中在首都亚松森及其附近地区。1982年城镇人口约占总人口40%。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瓜拉尼语为民族语言。

1537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1年独立。1864年同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3国联盟发生战争。 1870年战败,领土面积缩小了一半,人口减少了2/3,经济也遭严重损伤。1932年为了北部大查科地区的归属问题,又和玻利维亚爆发了“查科之战”。1935年战争结束,巴拉圭取得该地区3/4的土地。现全称巴拉圭共和国。

经济地理

经济素以农牧业和林业为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济发展较快。1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在7%以上。198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6.24亿美元,人均1859美元。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和出口的增长;伊泰普水电站(与巴西合建,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和亚西雷塔-阿皮佩水电站(与阿根廷合建,装机容量330万千瓦)的兴建,促进了建筑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

1981年全国44%以上就业人口从事农业,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27.8%,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95%以上。耕地约占国土面积4.8%,主要分布在巴拉圭河东岸,尤其是亚松森至恩卡纳西翁铁路线西侧地区,种植玉米、木薯、大豆、棉花、烟草、甘蔗、稻米、香蕉、菠萝等;在与巴西相邻的东北部,种植咖啡和马黛茶。70年代以来,棉花和大豆发展较快,成为最重要的出口作物,1981年两者合计约占出口总值的2/3。粮食作物除小麦外,基本自给。畜牧业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草场约占国土面积39.3%,主要分布在巴拉圭河以东地区。以养牛业为主,拥有530万头牛(1981),牛肉和牛皮为重要出口商品;近年来,养猪业和家禽饲养业发展较快。林业较发达。全国森林覆盖率51.8%,木材等林产品的出口值仅次于棉花和大豆。

1981年制造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16.7%。以农林产品加工工业为主,有肉类加工、木材加工、纺织、制革、制糖、烟草、榨油、酿酒等。70年代以来,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水泥生产迅增。钢铁等重工业还处于初建阶段。以水电为主的电力工业发展很快,1980年发电量相当于1960年的10倍,电力已基本自给。伊泰普、亚西雷塔阿皮佩等水电站建成后,巴拉圭将成为拉丁美洲最大的电力输出国。亚松森及其附近地区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工厂企业。

交通运输业薄弱。全国铁路总长仅1110公里,主要干线为中央铁路(441公里,从亚松森至恩卡纳西翁),通过轮渡与阿根廷境内铁路相接。公路15500公里,其中沥青路面1456公里,主要干线有亚松森—斯特罗纳斯港(泛美公路之一段)、亚松森—恩卡纳西翁,以及穿越大查科地区通往玻利维亚的公路。进、出口货运主要通过巴拉圭河和巴拉那河,经阿根廷、乌拉圭的海港,或经公路通过巴西的海港转运。亚松森为水陆交通枢纽,有国际机场。

河东地区(包括14个省)水热条件优越,适于农牧,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是全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以农业、养畜业和林业为主,生产棉花、大豆、甘蔗、稻米、玉米、蔬菜、烟草、马黛茶、水果、木材和饲养家畜等。河西地区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尚待开发。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