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廷巴克图

廷巴克图(Timbuktu),现名通布图(Tombouctou),或称通布图古城,是西非马里共和国的一个城市,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尼日尔河北岸,历史上曾是伊斯兰文化中心之一,现在的居民主要为桑海族、此外还有图阿雷格族和阿拉伯人。2009年人口超过5万人。1988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因这个城市面临严重的沙尘威胁,在1990年12月12日的世界遗产大会第14次会议上被纳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这里是声名显赫的科兰尼克•桑科雷大学的所在地。廷巴克图在公元15世纪至16世纪成为了宗教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伊斯兰文化向非洲传播的中心。津加里贝尔、桑科尔和西迪•牙希亚这三座雄伟的清真寺反映了廷巴克图的黄金年代。尽管这些建筑不断地被修复,但是今天它们仍然受到风沙侵蚀的威胁。

延巴克图是西非马里共和国的一个城市廷巴克图名称的由来

廷巴克图,又译为“丁布各都”,现名通布图(Tombouctou),位于沙漠中心一个叫做“尼日尔河之岸”(“Boucle du Niger”)的地方,距尼日尔河7公里,坐落在尼日尔河河道和萨赫勒地区陆地通道的交汇处,为1087年(另一资料:1100年)图阿雷格人所建。图阿雷格人是非洲著名的游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为了寻找水源,他们赶着牛羊、带着骆驼,驮着帐篷和其他生活用品,常年往返于阿鲁万纳和尼日尔河沿岸之间。据传说,当年图阿雷格人每逢旱季,他们南下来到廷巴克图所在地的一口水井旁,围着水井安营扎寨,雨季时便留下多余物品返回北方。这口水井由一名叫布克图的老妇人看守,他们每次南下都说去“廷—布克图”,意为“布克图之地”,后来建立的城镇也称之为“廷—布克图”,廷巴克图便是从“廷—布克图”演化而来的。图阿雷格人的这口水井迄今依然保留着,供游人观赏,成为这座城市的历史见证。

廷巴克图的发展历史

廷巴克图历史上是贸易和文化中心,是古代西非和北非骆驼商队的必经之地,也是伊斯兰文化向非洲传播的中心。它享有“苏丹的珍珠”、“神秘的通布图”、“荒漠中的女王”之美称,是马里历史上最悠久的一个古城。此外,它还以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寺而闻名于世。

廷巴克图历史上是贸易和文化中心

公元13世纪,随着以尼日尔河为经济中心的马里帝国的崛起,廷巴克图日渐重要。由于它与杰内之间发展的食盐、谷粮和黄金贸易,其商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军事作用。它不仅接纳了许多从撒哈拉沙漠边界城镇逃出来的外国商人,而且吸引了众多伊斯兰学者。所有这些人为廷巴克图的发展及其包括贡达姆等邻近地区的确立作出了贡献。

历史名城廷巴克图从公元14世纪中叶起,相继成为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重要都市,修建了防卫城墙和清真寺。此时的廷巴克图在曼丁哥帝国的统治下已成为重要的文化中心。城市结构的基本布局就在那个时候确定下来。在阿斯基亚王朝(1493年至1591年)时期,是西非的文化和宗教中心,城市建设密集发展。世界各地的伊斯兰学者纷纷到这里讲学布道,那些能工巧匠更是在这里大显身手,使这座城市声威远震,与开罗、巴格达和大马士革齐名,是当时著名的伊斯兰学术研究地之一。

这里的建筑是伊斯兰建筑风格和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完美统一,其中最著名的建筑当属穆萨清真寺了。这个出名的伊斯兰建筑群在1325年创建,经过了几次扩建才形成现在的规模。这座清真寺由2座宣礼塔和3座内院共同组成,2座宣礼塔中较高的那座是市内最高的建筑。市区的另一座著名建筑是创建于14世纪的斯科尔清真寺。在寺中耸立着一座装饰精巧的宣礼塔。16世纪,伊斯兰教学者都在寺中那方形的祈祷大厅里深造、论道。

这里的建筑是伊斯兰建筑风格和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完美统一

公元16世纪末期,摩洛哥人侵占,城市遭到破坏,开始衰落。法国殖民者于1893年占领此地后,廷巴克图更加衰落破败,而且从此一蹶不振。今天的廷巴克图,是在马里独立后得到建设和发展的,是马里最北部的一座重要城市,也是通布图区(全国八大行政区之一)首府。

廷巴克图的清真寺以及圣地在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对伊斯兰教在非洲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6世纪由班迪亚拉基拉修复的廷巴克图三大清真寺是阿斯基亚王朝末期廷巴克图作为首府达到黄金时代的见证。廷巴克图清真寺向世人解说了传统的建筑艺术。

廷巴克图的人文价值

这里是声名显赫的科兰尼克•桑科雷大学的所在地。廷巴克图在公元15世纪至16世纪成为了宗教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伊斯兰文化向非洲传播的中心。津加里贝尔、桑科尔和西迪•牙希亚这三座雄伟的清真寺反映了廷巴克图的黄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