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uqin
[外文]:harp
拨奏弦鸣乐器。现代交响乐队中的大型拨弦乐器。落地琴架呈三角框形弓状,琴弦与斜向的共鸣板表面约成35度角。奏时将共鸣箱背面斜倚于右肩。琴弦47根,将所有踏板放到最上一格时,按戇C大调自然七声音阶调音,音域有 6个八度加五度,最低音为戇C1,最高音为戇g4,所有C弦染红色,F弦染蓝色,其余 5弦为白色,以便于识别。有7个踏板,左脚3个控制B、C、D弦,右脚4个控制E、F、G、A弦。踩下踏板一半,则使所有同一音名各弦缩短到提高半音;全部踩下,则提高全音。利用踏板,可使竖琴变换为任何调的自然七声音阶;结合“等音”原理,又可将竖琴的自然音阶7弦变成各种由4个音结合的七和弦,其中最常用的为属七和弦与减七和弦。此时,以“滑奏”可发挥竖琴最独特的和声效果。
演奏时用双手拨弹,不用小指,故每手只能同时弹拨 4条弦。一般为左手弹低音,右手弹高音,两手亦可交叉弹奏。竖琴音色甚似钢琴,唯较轻柔飘逸;其最佳音质在中音区,其音响如行云流水,华丽而富于幻想,奏旋律及和声均佳。
竖琴由最古老的狩猎工具“弓”演变而成。流传地区甚广,外形有弓形、框形等。近代竖琴的前身,有“威尔士竖琴”,3排琴弦,外两排为同度或八度自然音阶,内排为变化半音。17世纪末出现过用左手转动弦钩装置的竖琴,能奏半音及转调。1720年德国人J.霍赫布鲁克尔改进了这一装置,以踏板控制弦钩;1811年钢琴改革家法国人S.埃拉尔又改进了这一装置,发明双档踏板,使竖琴更加完善,故埃拉尔被公认为近代竖琴的创制人。
19世纪以后,竖琴被用于交响乐队,著名作曲家G.比才、П.И.柴科夫斯基,R.瓦格纳都为其写过乐曲。大型作品有W.A.莫扎特的《长笛竖琴协奏曲》,Р.М.格利埃尔和P.欣德米特的《竖琴协奏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