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您整理了视远步高、目不妄视、虎视鹰扬等含“视”的成语182个,其中“视”开头的58个,“视”结尾的54个,“视”在中间的70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视”开头的成语1、视远步高[shì yuǎn bù gāo]
【解释】高视阔步。形容态度傲慢。
【出处】《国语·周语下》:“柯陵之会,单襄公见晋厉公,视远步高。”韦昭注:“视远,望视远;步高,举足高也。”
2、视如敝屐[shì rú bì jī]
【解释】象破烂鞋子一样看待。比喻非常轻视。
3、视同陌路[shì tóng mò lù]
【解释】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0回:“他今有病,便视同陌路,此岂稍有人心者耶?”
【示例】当亲朋好友来借钱时,他把他们视同陌路置之不理。
4、视下如伤[shì xià rú shāng]
【解释】把百姓当作有伤病的人一样照顾。旧时形容在位者关怀人民。同“视民如伤”。
【出处】《北史·魏纪三·孝文帝纪论》:“加以雄才大略,爱奇好士,视下如伤,役己利物,亦无得而称之。其经纬天地,岂虚谥也!”
5、视同秦越[shì tóng qín yuè]
【解释】古代秦国与越国相距甚远,因称疏远隔膜为“秦越”。把事情看得似秦国和越国那样毫不相关。
【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赐环》:“激切忠怀一生凭谁说,怎忍得视同秦越。”
6、视丹如绿[shì dān rú lǜ]
【解释】丹:红。把红的看成绿的。形容因过分忧愁而目视昏花。
【出处】三国魏·郭遐叔《赠嵇叔夜》诗:“心之忧矣,视丹如绿。”
7、视民如子[shì mín rú zǐ]
【解释】把百姓看得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形容爱民。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吴光新得国,而亲其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将用之也。”
【示例】其在军州倾心下士,视民如子,无约而视附,不言而条理。 ——唐·张说《河西节度副大使鄯州都督安乡神道碑》
8、视为寇仇[shì wéi kòu chóu]
【解释】寇仇:仇敌。看得象仇人一样。
【出处】《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示例】倘明哲君子,洞察其奸,于家中妇女不时正言规劝,以三姑六婆视为寇仇。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
9、视人犹芥[shì rén yóu jiè]
【解释】视:看待;犹:像;芥:草芥,小草。看待别人像草芥一样。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
【出处】《抱朴子·刺骄》:“器满意得,视人如芥。”
10、视死若归[shì sǐ ruò guī]
【解释】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
【出处】《淮南子·兵略训》:“故战日有期,视死若归。”
11、视人如伤[shì rén rú shāng]
【解释】把百姓当作有伤病的人一样照顾。旧时形容在位者关怀人民。同“视民如伤”。
【出处】唐·杨炯《为梓州官属祭陆郪县文》:“居传其政,爱人如子;山则有梁,镇兹一方;君宏其道,视人如伤。”
12、视之不见,听之不闻[shì zhī bù jiàn,tīng zhī bù wén]
【解释】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出处】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示例】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二卷:“唯吾老君犹处空玄寂寥之外,玄虚之中,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13、视为等闲[shì wéi děng xián]
【解释】等闲:无关紧要。把它看成无关紧要,不予重视。
【出处】周恩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难道对人民负责的文艺工作者应当对这样的事实视为等闲吗?”
14、视为畏途[shì wéi wèi tú]
【解释】畏途:可怕的道路。看成可怕的、危险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困难的、可怕的事情。
【出处】《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
【示例】近来刑部,因批驳严,参罚重,缙绅中视为畏途。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九回
15、视如珍宝[shì rú zhēn bǎo]
【解释】形容十分珍爱。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八回:“当此圣世,咱们世受国恩,祖父锦衣玉食;况你自有生以来,自去世的老太太,以及老爷太太,视如珍宝。”
【示例】令尊只亲生你一个儿子,视如珍宝。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四回
16、视人如子[shì rén rú zǐ]
【解释】形容帝王、官吏爱护百姓。同“视民如子”。
【出处】唐·张说《河西节度副大使鄯州都督安乡神道碑序》:“其在军州,倾心下士,视人如子,无约而亲附,不言而条理。”
17、视有如无[shì yǒu rú wú]
【解释】把有事看得象没事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当一回事。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贾母等如何谢恩,如何回家,亲朋如何来庆贺,宁荣两处近日如何热闹,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曾介意。”
【示例】那鳌拜视有如无,眯着眼口中念念有词。 ——二月河《康熙大帝》十二三
18、视死若生[shì sǐ ruò shēng]
【解释】把死去看做活着一样。形容不怕死。
【出处】《庄子·秋水》:“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19、视日如年[shì rì rú nián]
【解释】指时间虽短,但却感到过得很长。
【出处】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七:“自发义乌信,引领西跂,视日如年,今两月矣。”
20、视民如伤[shì mín rú shāng]
【解释】把百姓当作有伤病的人一样照顾。旧时形容在位者关怀人民。
【出处】《左传·哀公元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示例】君莅其任,视民如伤。 ——晋·潘岳《扬荆州诔》
21、视为寇雠[shì wéi kòu chóu]
【解释】比喻极端仇视。
【出处】《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22、视同路人[shì tóng lù rén]
【解释】路人:过路人,指素不相识的人。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漫然视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敌。”
【示例】他把自己的亲儿子视同路人,太不像话了
23、视为具文[shì wéi jù wén]
【解释】具文:指徒有形式而不起实际作用的一纸空文。形容面对法规法令、文书条款等,仅将其看作一纸空文而全然不加以执行、实施。
【出处】《汉书·宣帝纪》:“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漫,以避其课。”
【示例】不惟地方上不见些起色,久而久之,连那些地方官也就视为具文。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
24、视为知己[shì wéi zhī jǐ]
【解释】看成好朋友。
【示例】独故太仆灌夫,却与婴沆瀣相投,始终交好,不改故态,婴遂视为知己,格外情深。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六十三回
25、视如拱璧[shì rú gǒng bì]
【解释】拱璧:以两拇指尖与两个食指尖合围那样的大璧。指看得极其宝贵。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始纳婢,经年余生一子,视如拱璧,名之珠儿。”
26、视白成黑[shì bái chéng hēi]
【解释】视:看。把白色看成黑色。指颠倒美丑、善恶或是非。
【出处】唐·柳完元《瓶赋》:“视白成黑,颠倒妍媸。”
27、视若儿戏[shì ruò ér xì]
【解释】比喻不当一回事,极不重视。同“视同儿戏”。
【出处】《清史稿·李振祜传》:“又劾都察院京察给事中色成额先经列入六法,自赴公堂辩论,干求改列三等,反覆视若儿戏,都御史被严议,色成额仍列有疾。”
【示例】《清史稿·李振祜传》:“自赴公堂辩论,干求改列三等,反覆视若儿戏,都御史被严议,色成额仍列有疾。”
28、视溺不援[shì nì bù yuán]
【解释】看到人淹没在水里而不拉他一把。比喻见到人处于危险境地而置之不理。
【出处】清·无名氏《赛红丝》五:“临渴掘井,固是不弟不情;视溺不援,在吾兄亦觉太忍。”
29、视若路人[shì ruò lù rén]
【解释】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漫然视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敌,败坏彝伦,灭绝天理。”
【示例】视若路人,至饥饱寒温,无可告语。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
30、视如草芥[shì rú cǎo jiè]
【解释】芥:小草。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轻贱。比喻极端轻视。
【出处】《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示例】任其生死,视如草芥。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
31、视微知著[shì wēi zhī zhuó]
【解释】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思虑》:“君子视微知著,见始知终,祸无从起,此思虑之政也。”
32、视其所使[shì qí suǒ shǐ]
【解释】所使:所使用的人。他所使用的人,就知道其人如何。
【出处】汉·王充《论衡·问孔》:“夫欲知其子视其友,欲知其君视其所使。”
33、视为至宝[shì wéi zhì bǎo]
【解释】至宝:极珍贵的宝物。极其珍视,看成是最珍贵的宝物。
【示例】先是匈奴与汉和亲,?煤核喷招跏澄铮游帘Γ缘ビ谝灾凉笞澹⒔砸络帐趁祝稼甲缘谩?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五十回
34、视如畏途[shì rú wèi tú]
【解释】畏途:可怕的道路。看成可怕的、危险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困难的、可怕的事情。
【出处】《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
【示例】近来刑部,因批驳严,参罚重,缙绅中视如畏途。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九回
35、视死如生[shì sǐ rú shēng]
【解释】把死去看作如活着一样。形容不怕死。
【出处】《庄子·秋水》:“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汉书·晁错传》:“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视死如生。”
36、视同一律[shì tóng yī lǜ]
【解释】指同等看待。
【出处】鲁迅《南腔北调集·又论“第三种人”》:“至于‘忠实于自己的艺术的作者’,却并未视同一律。”
【示例】这两件事不能视同一律。
37、视富如贫[shì fù rú pín]
【解释】视:看。看见富有如同贫困。指对贫富毫不在意。
【出处】《列子·仲尼》:“视生如死,视富如贫。”
38、视如敝屣[shì rú bì xǐ]
【解释】敝屣:破鞋子。象破烂鞋子一样看待。比喻非常轻视。
【出处】《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
【示例】其仁如天,至公如地,视天位如敝屣。 ——清·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39、视如陌路[shì rú mò lù]
【解释】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同“视若路人”。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一回:“当今之世,面交者多。饮酒宴乐,情若同胞;利害相关,视如陌路。”
40、视同儿戏[shì tóng ér xì]
【解释】把事情当成小孩儿玩耍一样来对待。比喻不当一回事,极不重视。
【出处】《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示例】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可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41、视死犹归[shì sǐ yóu guī]
【解释】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行品》:“然而胆劲心方,不畏强御,义正所在,视死犹归。”
42、视险如夷[shì xiǎn rú yí]
【解释】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出处】汉·刘协《喻郭汜诏》:“今得东移,望远若近,视险如夷。”
【示例】处谥不骄,居劳不惮;视险如夷,忘身逐叛。 ——晋·史援《后汉史君颂》
43、视虱如轮[shì shī rú lún]
【解释】把虱子看成像车轮那样大。指全神贯注于某一事物,达到造诣极深的境界。
【出处】《列子·汤问》:“昌以氂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以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示例】圣处分明世鲜知,古人岂是异肝脾。谓鳌可钓无传法,视虱如轮有悟时。 ——宋·刘克庄《答陈楙伯二首》其二
44、视如寇仇[shì rú kòu chóu]
【解释】寇仇:仇敌。看得象仇人一样。
【出处】《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示例】倘明哲君子,洞察其奸,于家中妇女不时正言规劝,以三姑六婆视如寇仇。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
45、视同手足[shì tóng shǒu zú]
【解释】手足:比喻亲兄弟。看得跟亲弟兄一样。指关系非常亲密。
【示例】既蒙顾全宗谊,此后当视同手足,誓不相负。 ——蔡东藩《宋史演义》第三回
46、视而不见[shì ér bù jiàn]
【解释】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示例】视而不见,谓合道于希夷。 ——唐·韩愈《明水赋》
47、视为儿戏[shì wéi ér xì]
【解释】比喻不当一回事,极不重视。同“视同儿戏”。
【出处】《平山冷燕》第五回:“这个使不得,既已写出,便关系朝廷耳目,须与山小姐一看,看是何如。岂可出乎反乎,视为儿戏。”《十二楼·夺锦楼》:“你夫妻两口全没有一毫正经,把儿女终身视为儿戏。”
【示例】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视为儿戏,自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
48、视险若夷[shì xiǎn ruò yí]
【解释】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同“视险如夷”。
【出处】三国·魏·吴质《与文帝书》:“虽云幽深,视险若夷。”《隋书·刘方传》:“方肃承庙略,恭行天讨,饮冰遄迈,视险若夷。”
【示例】《隋书·刘方传》:“方肃承庙略,恭行天讨,饮冰煓迈,视险若夷。”
49、视财如命[shì cái rú mìng]
【解释】形容人的吝啬,把钱财看得有如生命一般。
【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六章:“如今这位哨官要求给三钱银子,竟碰了这样一个钉子,可见此时的武官是怎样的视财如命了。”
【示例】他视财如命,若想要他捐款,真比登天还难。
50、视有若无[shì yǒu ruò wú]
【解释】把有事看得象没事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当一回事。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八回:“究之这戏子见惯浑闲事,视有若无。”
【示例】眼见高士奇毫不惭愧,直将众人视有若无,越发耐不得。 ——二月河《乾隆皇帝》十九
51、视而弗见,听而弗闻[shì ér fú jiàn,tīng ér fú wén]
【解释】视:看。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听到了当作没听见。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鬼神之为德其咸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
52、视同拱璧[shì tóng gǒng bì]
【解释】看作两手合抱的璧玉。比喻十分珍贵。
【出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四回:“求着他一副对子,一把扇子,那就视同拱壁,也不管他的字好歹。”
53、视死如归[shì sǐ rú guī]
【解释】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示例】我们已经是视死如归,我们大踏步地走着我们的大路。 ——郭沫若《如火如荼的恐怖》诗
54、视如粪土[shì rú fèn tǔ]
【解释】粪土:秽土,脏土。看得如同粪土那样恶劣、下贱。比喻极为蔑视。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8回:“今舅儿把他视如粪土,又是王衍一流人物了。”
【示例】我们把小人视如粪土。
55、视若无睹[shì ruò wú dǔ]
【解释】睹:看见。虽然看见了,却象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莫不关心。
【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示例】对敌人采用的反动的新原则视若无睹。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56、视而不见,听而不闻[shì ér bù jiàn,tīng ér bù wén]
【解释】虽然望着,却没看见;虽然听着,却没听到。形容不关心,不注意。
【出处】《老子》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示例】英雄人物即使就在他眼前,他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 ——秦牧《核心》
57、视死如饴[shì sǐ rú yí]
【解释】饴:糖。指甘心死去。
【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蒯彻本以口舌从事,与武涉同时,为主其心,吠尧何罪,甘赴鼎镬,视死如饴,诚壮士也。”
【示例】清·徐岳《琼枝曼仙记》:“琼枝曼仙一娼耳,奋不顾身,视死如饴,不更贤于忠臣义士之所为耶?”
58、视如土芥[shì rú tǔ jiè]
【解释】芥:小草。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轻贱。比喻不放在眼里。
【出处】《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示例】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一回
“视”结尾的成语1、目不妄视[mù bù wàng shì]
【解释】妄:胡乱。不随便乱看。形容遵守礼制。
【出处】《后汉书·陶谦传》:“为人耳不邪听,目不妄视。”
【示例】善聪目不妄视,足不乱移。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八
2、邈处欿视[miǎo chǔ jī shì]
【解释】指处世淡泊,视事谦逊。
【出处】明·李东阳《翰林伦封君墓表》:“君亦邈处欿视,若韦布然,于是益以见君之贤云。”
3、狼顾虎视[láng gù hǔ shì]
【解释】如狼虎视物。形容威严而凶狠。
【出处】《三国志·蜀志·杨戏传》“亮南征,留邵为治中从事,是岁卒”裴松之注引晋·常璩《华阳国志》:“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
4、凤叹虎视[fèng tàn hǔ shì]
【解释】形容谈吐文雅,器宇轩昂。
【出处】《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足下鹰扬其体,凤叹虎视,谓萧曹不足俦,卫霍不足侔也。”李善注:“凤以喻文也,虎以喻武也。叹犹歌也。取美壮之意。”
5、瞠目而视[chēng mù ér shì]
【解释】瞪大眼睛看着。
【出处】宋·洪迈《夷坚丁志·金陵邸》:“西边房门又开,一妇人衫裙俱青,抱婴儿以出,亦瞠目而视。”
【示例】王春宇听众人说话,也不甚解,只是瞠目而视,不敢搀言。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4回
6、龙骧虎视[lóng xiāng hǔ shì]
【解释】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出处】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君龙骧虎视,旁眺八维,揜讨逆节,折冲四海。”《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
【示例】龙骧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7、横眉怒视[héng méi nù shì]
【解释】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出处】师飙等《金戈铁马少年时》第五章;“辛弃疾、贾瑞、飞烟、金福仗剑立于帐口,一个个横眉怒视,杀气逼人。”
8、禽息鸟视[qín xī niǎo shì]
【解释】比喻生活优裕而对社会不能做一点有益的事。
【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
【示例】使上下之诚相照,恩结于其心,是岂禽息鸟视而不知荷恩尽力哉? ——宋·王安石《委任》
9、目不别视[mù bù bié shì]
【解释】mù bù bié shì
【出处】眼睛不往别处看。形容神情十分专注的样子。
【示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因见他姐妹们说笑,便自己走到阶下竹前,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10、左顾右视[zuǒ gù yòu shì]
【解释】左边看看,右边看看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左顾右视,荡荡漭漭。”
11、唯力是视[wéi lì shì shì]
【解释】唯:助词。是:指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唯……是……”是古汉语的一种格式,有强调语意的作用。指在任务重、困难多的情况下,能否达到目的,主要就看自己的力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示例】即如前次北师深入,寇扰边民,外臣职守所关,唯力是视;难道北朝政府,反导人不忠么? ——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三十三回
12、目无流视[mù wú liú shì]
【解释】眼睛不往四处看。形容人品行端正。
【出处】《明史·翁正春传》:“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署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
13、鹰瞵鹗视[yīng lín è shì]
【解释】鹰、鹗:两种猛禽;瞵:眼光闪闪地看。形容用凶狠的目光盯视着。
【出处】晋·左思《吴都赋》:“狂 犷狯,鹰瞵鹗视。”
【示例】其中最活跃的是有几位没有制服的外国巡捕,两手都握着手枪,鹰瞵鹗视地东奔西突。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四
14、目不转视[mù bù zhuǎn shì]
【解释】眼珠一转不转。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
【出处】清·黄宗羲《张南垣传》:“某树下某石可置某所,目不转视,手不再指,若金在冶,不假斧凿。”
15、重足而立,侧目而视[chóng zú ér lì,cè mù ér shì]
【解释】重足:双脚并拢;侧目:斜着眼睛。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
【出处】《史记·汲郑列传》:“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示例】使通国之人重足而立,侧目而视者,无过于此辈穷凶极恶之特务人员。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
16、目不旁视[mù bù páng shì]
【解释】视:看。形容对身边的事物不关心或不愿看。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因见他姐妹们说笑,便自己走到阶下竹前,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示例】老舍《骆驼祥子》:“他目不旁视,仿佛街上没有人,也没有东西。”
17、怒目而视[nù mù ér shì]
【解释】睁圆了眼睛瞪视着。形容正要大发脾气的神情。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示例】太后怒目而视,别了三思回宫,便传旨宣归义王陈硕贞入朝,将前事与她说了。 ——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三回
18、人己一视[rén jǐ yī shì]
【解释】待别人象待自己一样。比喻待人没有私心。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此正无意于我,人己一视之道,实贤人君子之盛德。”
19、同仁一视[tóng rén yī shì]
【解释】同仁:同样的亲切。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出处】唐·韩愈《原人》卷十一:“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示例】孰绍介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 ——清化大学校歌
20、一暝不视[yī míng bù shì]
【解释】闭上眼睛,不再睁开。指死亡。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有断脰绝腹,一暝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
【示例】天上人间,会当相见,定非一暝不视者矣。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21、眈眈虎视[dān dān hǔ shì]
【解释】眈眈:注视的样子。像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
【出处】《旧唐书·张仲武传》:“渔阳突骑,燕歌壮气。赳赳元戎,眈眈虎视。”
【示例】一时工厂林立,销数日增,使眈眈虎视的邻邦的日本人曾瞠目地惊赞不置。 ——郭沫若《盲肠炎·一个伟大的教训》
22、鹰瞵虎视[yīng lín hǔ shì]
【解释】像鹰和虎一样凶狠贪婪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出处】梁启超《论私德》二:“俄罗斯政府,以鹰瞵虎视之势,震慑五陆,而其人民称罪恶之府,黑暗无复天日,(日本人有《露西亚亡国论》,穷形尽相。)亦生计沈窘之影响也。”
【示例】张继煦《<湖北学生界>叙论》:“鹰瞵虎视者数强国,四顾皇皇,无所用其武。”
23、狼顾鸢视[láng gù yuān shì]
【解释】如狼鹰视物。形容凶狠而贪婪。
【出处】明·方孝孺《周官》一:“六七百年之间,强诸侯狼顾鸢视者莫敢先发陵上之言,必至于周礼尽废而后肆,道之化民也。”
24、逖听遐视[tì tīng xiá shì]
【解释】指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出处】《新唐书·选举志下》:“圣主明目达聪,逖听遐视,罪其私冒不慎举者,小加谴责,大正刑典,责成授任,谁敢不勉?”
25、高步阔视[gāo bù kuò shì]
【解释】形容气慨不凡或态度傲慢。同“高视阔步”。
【出处】清·袁枚《新齐谐·冷秋江》:“果见一丈夫魋肩昂背,高步阔视,持大扇击手作拍板,口唱《大江东》,于于然来。群鬼尽散。”
【示例】闻一多《红烛·雪》:“高步阔视的风霜蹂躏世界。”
26、惟利是视[wéi lì shì shì]
【解释】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出处】《晋书·温峤传》:“苏峻小子,惟利是视,残酷骄猜,权相假合。”
【示例】盖彼之商人惟利是视,不顾大体。 ——清·薛福成《察看英法两国交涉事宜疏》
27、鹰扬虎视[yīng yáng hǔ shì]
【解释】象鹰那样飞翔,如虎一般雄视。形容十分威武。
【出处】《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周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示例】王肃以宿德显授,何曾以后进见拔,皆鹰扬虎视,有万里之望。 ——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
28、目不邪视[mù bù xié shì]
【解释】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示例】妇人请竺同载。竺上车端坐,目不邪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
29、不可轻视[bù kě qīng shì]
【解释】不能够小看。
【出处】邓小平《根据地建设与群众运动》:“这些发展的政治意义是丝毫不可轻视的。”
30、目食耳视[mù shí ěr shì]
【解释】用眼睛吃,用耳朵看。比喻颠倒错乱。
【出处】宋·司马光《迂书·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
31、目不苟视[mù bù gǒu shì]
【解释】眼睛不随便乱看。形容为人正派。
【出处】明·李贽《卓吾论略》:“吾大人何如人哉?身长七尺,目不苟视。”
32、仁同一视[rén tóng yī shì]
【解释】犹言一视同仁。
【出处】《元典章·诏令一·成宗立皇太子诏》:“於戏!庆衍无疆,既正名于国,本仁同一视,尚均福于黎元。”
33、束手坐视[shù shǒu zuò shì]
【解释】拱着手,坐着看。比喻对应当管的事无能为力或不管不问。
【出处】《明史·徐有贞传》:“京军一出,日费不赀,遇涨则束手坐视,无所施力。”
【示例】添加军队,胁国民以服兵役,增征租赋,数倍于前。彼义侠之匈加利人,岂肯束手坐视此辜恩非礼之行哉! ——梁启超《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第三节
34、矫首昂视[jiǎo shǒu áng shì]
【解释】矫:抬举。抬头仰望。形容人很高傲的样子。
【出处】明·魏学洢《核舟记》:“矫首昂视。”
35、莫敢仰视[mò gǎn yǎng shì]
【解释】仰:抬头。不敢抬头看。形容被对方的声势所压倒。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已破破秦军,项羽召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示例】乃命娃出,明眸皓腕,举步冶艳。生遽惊起,莫敢仰视。 ——唐·白行简《李娃传》
36、返观内视[fǎn guān nèi shì]
【解释】原为佛教语。指用佛性对照检查。后亦指自我反省。
【出处】清·蒲松龄《〈王如水问心集〉序》:“即此宜得之公心,返观内视,而九幽十八狱,人人分明见之矣。”
37、怒目相视[nù mù xiāng shì]
【解释】彼此愤怒地看着对方。
【示例】他们在门口怒目相视,我顿时明白了。
38、反听收视[fǎn tīng shōu shì]
【解释】不听不视。指不为外物所惊扰。
【出处】宋˙范仲淹《蒙以养正赋》:“务实去华,育德之方斯在;反听收视,养恬之义相应。”
39、长生久视[cháng shēng jiǔ shì]
【解释】久视:不老,耳目不衰。形容长寿。
【出处】《老子》五十九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祗,长生久视之道。”
【示例】岂比尔道者之言,拘拘乎养此幻躯,惟求长生久视,作漏世之精也耶! ——明·赵弼《两教辨》
40、惟力是视[wéi lì shì shì]
【解释】指竭尽己力而为。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恶,惟力是视。”
【示例】如有清兵前来,余等固惟力是视。 ——陶成章《浙案纪略·王金宝传》
41、越瘠秦视[yuè jí qín shì]
【解释】瘠:瘦。看待他人的得失,就像秦国人看待越国人的肥瘦一样。比喻痛痒与己无关
【出处】清·张永铨《海啸行》:“嗟哉闾里遭颠连,越瘠秦视人胡然。”
42、目不斜视[mù bù xié shì]
【解释】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示例】在些在走过以后,还要扭头看一看,但改霞目不斜视。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
43、高顾遐视[gāo gù xiá shì]
【解释】向高远处看。意谓志向高远,傲视流俗。
【出处】明·方孝孺《答俞敬德书》:“某鄙朴戆讷,言行不能及古人,器识不足以达时务,然守愚,孑然莫与,徒望望然高顾遐视而不合于时,此固流俗之所笑且讪,士君子之所不敢自是者也。”
44、反听内视[fǎn tīng nèi shì]
【解释】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示例】则反听内视,求其所由,必远观诸物,近验诸身。 ——《晋书·挚虞传》
45、侧目而视[cè mù ér shì]
【解释】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出处】《史记·汲郑列传》:“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示例】诸君记得当年常肃剥皮做衮州府的时候,何尝不是这样?总是做得人人侧目而视就完了。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46、刮目而视[guā mù ér shì]
【解释】刮目:擦拭眼睛,指去掉老看法。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去看待。
【出处】李脃人《暴风雨前》第五部分:“田老兄那么亲切的拍着他的膀膊道:‘士三日不见,当刮目而视,吾子有焉!’”
47、十目所视[shí mù suǒ shì]
【解释】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同“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示例】‘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大家都学习了,了解了,就不容许干部乱干了,对整个领导都有好处。 ——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48、目不忍视[mù bù rěn shì]
【解释】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伤心惨目,有如是耶!”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七:“钦宗听罢,不好回言,只是暗暗泪落,目不忍视,好好打发了他出去。”
【示例】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
49、耽耽虎视[dān dān hǔ shì]
【解释】眈眈:注视的样子。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出处】《周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50、目不给视[mù bù jǐ shì]
【解释】给:供给。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又美又多。
【出处】宋·周邦彦《汴都赋》:“沉沙栖陆,异域所至,殊形妙状,目不给视,无所不有。”
51、众目共视[zhòng mù gòng shì]
【解释】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形容非常明显。同“众目共睹”。
【出处】宋·欧阳修《论台谏官唐介等宜早牵复札子》:“言一出则万口争传,众目共视,虽欲为私,其势不可。”
52、一瞑不视[yī míng bù shì]
【解释】瞑:闭眼。闭上眼睛,不再睁开。指死亡。也指逃避现实。也可形容不怕牺牲。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有断头绝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
【示例】一瞑不视,亦已矣。 ——章炳麟《马良请速开国会》
53、狼贪虎视[láng tān hǔ shì]
【解释】象狼一样贪婪,象老虎一样睁大眼睛盯着。比喻野心很大。
【出处】清·洪昇《长生殿·陷关》:“狼贪虎视威风大,镇渔阳兵雄将多。待长驱直把淆函破,奏凯日齐声唱歌。”
【示例】他对此狼贪虎视,我们不能让他得逞。
54、唯利是视[wéi lì shì shì]
【解释】以利为着眼点。指一心只顾谋取利益。亦作“唯利是求”。亦作“唯利是图”。
【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示例】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吕布传评》:“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较反复,唯利是视。”
“视”在中间的成语1、虎视鹰扬[hǔ shì yīng yáng]
【解释】扬:高举,飞起。像老虎那样雄视,像老鹰那样飞翔天空。形容人很有威仪。
【出处】清·施润章《重刻<何大复诗集>序》:“明正德间,李空同虎视鹰扬,望之森森武库,学者风靡,固其雄也。”
2、就职视事[jiù zhí shì shì]
【解释】视事:旧指办公。指官吏到职工作。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崔子称疾不视事。”
【示例】蒋介石很高兴,觉得汪精卫还算识趣,遂发表就职视事通电全国。 ——刘凤舞《民国春秋》第三卷第十六章
3、问安视膳[wèn ān shì shàn]
【解释】每日必问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
【出处】《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
【示例】太子当鸡鸣而起,问安视膳。 ——《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开成二年》
4、以正视听[yǐ zhèng shì tīng]
【解释】为保证事实的正确理解。
【示例】我们要坚决打击盗版好以正视听。
5、耳视目听[ěr shì mù tīng]
【解释】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示例】耳视目听的人是难以置信的。
6、鹰视狼步[yīng shì láng bù]
【解释】象鹰那样看东西,象狼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以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可与履危,不可与安。”
【示例】司马懿鹰视狼步,不可付与兵权,久必为国家之大祸。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
7、天视民视,天听民听[tiān shì mín shì,tiān tīng mín tīng]
【解释】天视、天听:古人认为天有意志和知觉,可以视听。天的视听通过人民的视听来体现。指按人民的意愿和喜好办事。
【出处】《尚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示例】文艺虽是小道,一旦出版发行,就也是接受天视民视,天听民听的对象,应该严肃地从事这一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 ——孙犁《孙犁散文·自序》
8、轻视傲物[qīng shì ào wù]
【解释】轻:轻慢;世:世人;傲:傲慢;物:人,公众。对世俗之事一概不放在眼里。
【出处】明·屠隆《彩毫记·宫禁生谗》:“此人自恃文才,轻世傲物。”
【示例】为人放浪不羁,有轻视傲物之志。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六
9、鹰视狼顾[yīng shì láng gù]
【解释】形容目光锐利,为人狠戾。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
【示例】袁世凯鹰视狼顾,久蓄逆谋,故景月汀谓其为仲达第二。 ——溥伟《让国御前会议日记》
10、眩视惑听[xuàn shì huò tīng]
【解释】迷惑人的视听。
【出处】章炳麟《*书订文》附《正名杂义》;“樊(樊宗师)卢(卢仝)诸子,憙为险怪,以眩视惑听邪?”
11、熟视不睹[shú shì bù dǔ]
【解释】熟视:细看;睹:看见。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出处】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12、相视无言[xiāng shì wú yán]
【解释】指彼此相对说不出话来。
【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三:“引刘至一厅,朱紫数十,有相识者,有已殁者,各相视无言。”
【示例】这样一想,便慢慢的回过脸来,握着秋谷的手,含情带愧,相视无言。 ——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三十三回
13、显处视月[xiǎn chù shì yuè]
【解释】比喻治学的范围广但不精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圣贤固所忘言,自中人以还,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
14、眄视指使[miǎn shǐ zhǐ shǐ]
【解释】形容骄傲的神态。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矣。”
15、不堪视听[bù kān shì tīng]
【解释】堪:可,能。言辞污秽,行为卑劣,不能看与听。
【出处】严复《论中国之阻力与离心力》:“其菲薄揶揄,不堪视听。”
16、烟视媚行[yān shì mèi xíng]
【解释】烟视:微视;媚行:慢行。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样子。
【出处】《吕氏春秋·不屈》:“人有新取妇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
17、听聪视明[tīng cōng shì míng]
【解释】听:听觉;聪:灵敏;视:视觉;明:清楚。听得清,看得明。形容对事物有清楚而正确的认识。
【出处】唐·韩愈《释言》:“听聪而视明,公正而敦大。”
【示例】听聪视明,法式生知。并包蓄养,解愠弦挥。 ——《清史稿·乐志七》
18、未视之狗[wèi shì zhī gǒu]
【解释】刚刚生下还未睁开眼的小狗。比喻蒙昧无知的人。
【出处】汉·刘向《说苑·杂言》:“子之比我蒙蒙,如未视之狗耳。”
19、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tiān shì zì wǒ mín shì,tiān tīng zì wǒ mín tīng]
【解释】天视、天听:古人认为天有意志和知觉,可以视听。天的视听通过人民的视听来体现。指按人民的意愿和喜好办事。
【出处】《尚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示例】分明是天理人情的一段公案,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据此看去,明日的事,只怕竟有个八分成局哩。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
20、坐视不理[zuò shì bù lǐ]
【解释】袖手旁观,不理不睬。
【出处】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坐视不理,不游不击,或游而不击的态度,是要不得的。”
【示例】欧阳山《三家巷》:“你们不但坐视不理,并且趁火打劫。”
21、雄视一世[xióng shì yī shì]
【解释】形容称雄于一代。
【出处】清·邵长蘅《侯方域、魏僖传》:“朝宗始倡欧之学于举世不为之日,遂以古文雄视一世。”
22、相视失色[xiāng shì shī sè]
【解释】彼此相看,变了脸色。多形容惊慌、惊诧的情状。
【出处】钱基博《吴禄贞传》:“时良弼、姚锡光在座,相视失色。”
23、等闲视之[děng xián shì zhī]
【解释】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预重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示例】秦牧《<艺海拾贝>跋》:“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无产阶级文艺的思想、艺术感染力,技巧问题是决不能等闲视之的。”
24、帘视壁听[lián shì bì tīng]
【解释】隔帘所见,隔壁所听。指所得情况没有确切根据。
【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马践犬》:“《芥隐笔记》:欧阳与同院学士出游,遇马践犬,死于道,公试书其事,同院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文意固似欧阳者,然据其时,则穆在先矣。《芥隐》之言,恐亦帘视壁听者耶?亦未为古。”
25、坐视不顾[zuò shì bù gù]
【解释】坐:不动。见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坐在一旁观看不去援救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以有疏财仗义之张大公在,受人之托,必能忠人之事,未有坐视不顾,而致其剪发也。”
26、问安视寝[wèn ān shì qǐn]
【解释】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同“问安视膳”。
【出处】宋·陈亮《廷对策》:“而问安视寝之余,所以察词而观色,因此而得彼者,其端甚众。”
27、司空不视涂[sī kōng bù shì tú]
【解释】司空:古代管理道路的官;涂:路;不视涂:不看道路。司空不察看道路。指放弃本职工作,玩忽职守。
【出处】《国语·周语中》:“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蓺,膳宰不致饩,司里泽不授馆。”
28、鹯视狼顾[zhān shì láng gù]
【解释】指如同鹯狼视物。形容目光贪婪。
【出处】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其余锋捍特起,鹯视狼顾,争为袅雄者,不可胜数。”
29、井中视星[jǐng zhōng shì xīng]
【解释】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比喻眼光短浅,见识狭隘。
【出处】《尸子·广释》:“因井中视星,所见不过数星。”
【示例】因井中视星,所视不过数星,自丘上以视,则见其始出,又见其入,非明益也,势使然也。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诸子书》
30、坐视不救[zuò shī bù jiù]
【解释】坐视:坐着看。见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坐在一旁看着不去援救。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即蜀中危急,孤岂可坐视不救。”
【示例】别人有困难时,我们要热心帮助,决不能坐视不救。
31、相视莫逆[xiāng shì mò nì]
【解释】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示例】公卿大夫相视莫逆,如出一辙。 ——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五》
32、仰视俯育[yǎng shì fǔ yù]
【解释】育:养活。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33、收视反听[shōu shì fǎn tīng]
【解释】不视不听。指不为外物所惊扰。
【出处】晋·陆机《文赋》:“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
【示例】逢一灾,偶一异,则收视反听。 ——唐·白居易《辨水旱之灾,明存救之术》
34、虎视鹰瞵[hǔ shì yīng lín]
【解释】瞵:眼光闪闪地看着。像虎和鹰那样恶狠狠地注视着。比喻强敌窥伺。
【出处】清·洪楝园《后南柯·代檀》:“虎视鹰瞵萃列强,竞称兵要犯封疆。”
35、私视使目盲[sī shì shǐ mù máng]
【解释】私视:为了私欲产生的偏见。偏私的看法,会使人看不清方向。
【出处】《吕氏春秋·序意》:“夫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三者皆私设,精则智无由公。”
36、淆惑视听[xiáo huò shì tīng]
【解释】故意用假象或谎言迷惑人,使人分辨不清是非真伪。
【出处】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一,这些人一般都打着所谓民主的幌子,很容易淆惑视听。”
37、不知其子视其父[bù zhī qí zǐ shì qí fù]
【解释】不了解这个人但从他父亲的为人就可以知道。表示教育、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出处】《孔子家语·六本》:“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观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
38、鹰视虎步[yīng shì hǔ bù]
【解释】象鹰那样看东西,象老虎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吾观喜之为人鹰视虎步,专功杀之性,不可亲也。”
39、正视绳行[zhèng shì shéng xíng]
【解释】谓言行正直。
【出处】清·龚自珍《送广西巡抚梁公序》三:“公有矩德,以蕝其外,正视绳行,无间其里,必能正其人心矣。”
40、欺罔视听[qī wǎng shì tīng]
【解释】罔:蒙骗。欺骗人们的耳目。
【出处】《南史·朱异传》:“贪财冒贿,欺罔视听。”
41、问寝视膳[wèn qǐn shì shàn]
【解释】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同“问安视膳”。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尊敬师傅》:“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视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
42、相视而笑[xiāng shì ér xiào]
【解释】双方互相看着,发出会心的微笑。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态。
【出处】《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示例】两人屈指算了一下,相视而笑。 ——钱钟书《围城》第九章
43、返视内照[fǎn shì nèi zhào]
【解释】原为佛教语。指用佛性对照检查。后亦指自我反省。
【出处】《禅真逸史》第十七回:“澹然凝神静养一会,早听四野鸡鸣,于是垂目低眉,返视内照。”
44、内视反听[nèi shì fǎn tīng]
【解释】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示例】夫内视反听,则忠臣竭诚;宽贤矜能,则义士厉节。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允传》
45、收视返听[shōu shì fǎn tīng]
【解释】收:停止;返:还。不视不听。指人对事物的看法不为外物所惊扰。
【出处】梁启超《新民说》:“其祈焉则必收视返听,清其心以对越于神明。”
46、骇人视听[hài rén shì tīng]
【解释】使人目见耳闻感到震惊。
【出处】《隋书·王劭传》:“或文词鄙野,或不轨不物,骇人视听,大为有识所嗤鄙。”
【示例】唯府兵之设,敛千岁已散之民而系之兵,庶几得三代遗意,能不骇人视听以就其事,而效见于后世。 ——宋·安焘等《〈周书〉序》
47、以郄视文[yǐ xì shì wén]
【解释】从缝隙里看杂色文采。比喻见识浅陋狭隘。郄,通“隙”。
【出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郄视文。越人(扁鹊名)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48、坐视成败[zuò shì chéng bài]
【解释】对别人的成功或失败采取旁观态度。
【出处】《晋书·王敦传》:“臣备位宰辅,与国存亡……岂忍坐视成败,以亏圣美。”
【示例】梁启超《论支那独立之实力与日本东方政策》:“故持与欧洲均势坐视成败之论者,诚所谓自撤藩篱,招唇亡齿寒之戚而已。”
49、一视同仁[yī shì tóng rén]
【解释】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出处】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示例】警察却不怕自行车,更不怕洋车和三轮儿。他们对洋车和三轮儿倒是一视同仁,一个不顺眼就拳脚一齐来。 ——朱自清《回来杂记》
50、耳视目食[ěr shì mù shí]
【解释】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颠倒错乱。
【出处】宋·司马光《迂书·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
51、十目所视,十手所指[shí mù suǒ shì,shí shǒu suǒ zhǐ]
【解释】很多眼看着,很多只手在指着。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
【出处】《礼记·大学》:“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示例】这谭绍闻也觉得今日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心中老大的不安。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十一回
52、枭视狼顾[xiāo shì láng gù]
【解释】如枭盯视,如狼频顾。形容行动警惕,有所畏忌。
【出处】《吴子·励士》:“今使一死贼伏于旷野,千人追之,莫不枭视狼顾。何者?忌其暴起害己也。”
53、鸱视虎顾[chī shì hǔ gù]
【解释】如鸱鸟举首而视,如虎反顾。
【出处】《淮南子·精神训》:“真人之所游,若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凫浴猿躩,熊经鸟伸,鸱视虎顾,是养形之人也,不以滑心。”
54、一视之仁[yī shì zhī rén]
【解释】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出处】唐·韩愈《原人》卷十一:“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示例】凡在幅员之内,咸推一视之仁。 ——《明史·西域传》
55、目不忍视,耳不忍闻[mù bù rěn shì,ěr bù rěn wén]
【解释】眼睛不忍看,耳朵不忍听。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出处】清·叶燮《原诗·内篇》:“想其时,陈言为之祸,必有出于目不忍见,耳不忍闻者。”
【示例】若将其坑降之迹演以杂剧,累一月描写之,当无人不恻其心,哀矜涕泗,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矣。 ——清·康有为《大同书》乙部
56、漠然视之[mò rán shì zhī]
【解释】很冷淡地看待。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
【出处】《明史·兵志三》:“操江又以向非本属兵,难遥制,亦漠然视之,非委任责成意。”
【示例】即或号召名义,彼善于此,国人皆漠然视之,所谓春秋无义战也。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五回
57、虎视耽耽[hǔ shì dān dān]
【解释】像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某种东西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00回:“这些人都有虎视耽耽之意。若欲加害,索性全害了,方为稳便。”
58、混淆视听[hùn xiáo shì tīng]
【解释】混淆:混杂。用假象或谎言让旁人分辨不清是非。
【出处】《三国志·袁尚传》裴松之注:“如此之类,正足以诬罔视听,贻误后生矣。”
【示例】那些人经常故意混淆视听,影响很坏。
59、自视不明[zì shì bù míng]
【解释】自视:单靠自己眼睛看事物;不明:看不清楚。指单靠自己眼睛看事物则看不清楚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经》第24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60、鸱视狼顾[chī shì láng gù]
【解释】如鸱鸟举首而视,如狼反顾。形容人的凶狠贪戾。
【出处】《文选·马融<长笛赋>》:“鱼鳖禽兽闻之者,莫不张耳鹿骇,熊经鸟伸,鸱视狼顾拊噪踊跃。”
【示例】建鸱视狼顾,唯利是赖。 ——《新唐书·叛臣传下·陈敬瑄》
61、自视甚高[zì shì shèn gāo]
【解释】把自己看得很高(多指身分,学识等)。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6回:“我暗想这个人自视甚高,看来文字总也是好的,便不相强。”
【示例】自视甚高的人会上当的。
62、相视而笑,莫逆于心[xiāng shì ér xiào,mò nì yú xīn]
【解释】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出处】《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示例】只要摊出我的杂感来,便可以做他们的“蓝谱”,“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了。 ——鲁迅《而已集·“意表之外”》
63、淆乱视听[xiáo luàn shì tīng]
【解释】视听:看和听。混淆是非,以扰乱人们的视听。
【出处】明·文秉《先拨志始》下卷:“或巧布流言蜚语,或匿名文书,害正党邪,淆乱视听。”
【示例】你不能干淆乱视听的事情。
64、熟视无睹[shú shì wú dǔ]
【解释】熟视:经常看到,看惯;无睹:没有看见。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出处】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示例】对于损坏公物的现象,我们决不能熟视无睹。
65、迷惑视听[mí huò shì tīng]
【解释】使人耳目迷乱。比喻以错误的言论欺骗社会,毒害群众。
【示例】这是因为当时我们毕竟还不敢公然承认我们主张实行法西斯主义,还是觉得抱着三民主义这块招牌较能迷惑视听。 ——萧作霖《复兴社述略》
66、高视阔步[gāo shì kuò bù]
【解释】眼睛向上看,迈大步走路。形容气慨不凡或态度傲慢。
【出处】《隋书·卢思道传》:“俄而抵掌扬眉,高视阔步。”
【示例】那黑猫是不能久在矮墙上高视阔步的了,我决定的想。于是又不由的一瞥那藏在书箱里的一瓶青酸钾。 ——鲁迅《呐喊·兔和猫》
67、送往视居[sòng wǎng shì jū]
【解释】礼葬死者,奉养生者。同“送往事居”。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臣节》:“送往视居,则竭忠贞而不回。”
68、蹇视高步[jiǎn shì gāo bù]
【解释】犹言昂首阔步。
【出处】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夫中国之立于亚洲也,文明先进,四邻莫之与伦,蹇视高步,因益为特别之发达;及今日虽凋苓,而犹与西欧对立,此其幸也。”
69、听而无闻,视而无见[tīng ér wú wén,shì ér wú jiàn]
【解释】视:看。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听到了当作没听见。
【出处】《鹖冠子·度万八》:“知无道,上乱天文,下灭地理,中绝人和,治渐终始,故听而无闻,视而无见,白昼而暗,有义而失谥。”
70、虎视眈眈[hǔ shì dān dān]
【解释】眈眈:注视的样子。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出处】《周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示例】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姐姐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