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ahezhuyi
[外文]:Machism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产生和流行于德国、奥地利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它继承了英国经验论哲学家G.巴克莱、D.休谟的主观唯心主义和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A.孔德的实证主义路线。以其创始人E.马赫而得名。它的另一位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R.阿芬那留斯,后者的代表作是《纯粹经验批判》,因此马赫主义又被称为“经验批判主义”。
马赫主义强调经验的重要性,把感觉经验看作认识的界限和世界的基础,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有片面性,提出要超出二者之上,建立一种中立的、无党派性的哲学。他们认为,作为第一性的东西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而是感觉经验,无论物理的东西还是心理的东西都是这种感觉经验的复合。从这一立场出发,马赫主义认为,科学理论不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是对感觉经验的描述。这种描述应当遵循用最少量的思维作出最完善的陈述的原则。马赫称之为“经济思维原则”,阿芬那留斯称之为“费力最小原则”。他们得出结论说:一切科学理论都只不过是作业假说,它们只有方便与否之分,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别。因此,客观真理是不存在的。
马赫主义曾吸引了不少哲学家和科学家。德国哲学家J.佩措尔特(1862~1929)、R.维利(1855~1920),英国物理学家K.毕尔生(1857~1936)等都信奉马赫主义。它也对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发生了一定影响,工人政党内的一些马赫主义者,如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V.阿德勒(1852~1918)、O.鲍威尔,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Α.Α.波格丹诺夫、B.A.巴札罗夫(1874~1939)、Π.С.尤什凯维奇(1873~1945)等,都提出要用马赫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这种状况在工人队伍内部造成了思想混乱。为此,列宁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系统地批判了马赫主义。马赫主义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以后的实用主义、新实在论、逻辑实证主义等西方哲学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