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学”的成语大全(193个)

小编为您整理了学际天人、鸿儒硕学、博学笃志等含“学”的成语193个,其中“学”开头的54个,“学”结尾的45个,“学”在中间的94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学”开头的成语

1、学际天人[xué jì tiān rén]

【解释】天人:天道与人世,自然与社会。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示例】或位升台鼎,学际天人,润色之文,咸布编集。 ——《旧唐书·元稹等传论》

2、学究天人[xué jiū tiān rén]

【解释】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示例】方今皇帝资生知之上才,体沈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学究天人。 ——《梁书·钟嵘传》

3、学富才高[xué fù cái gāo]

【解释】学识渊博,才能高强。

【出处】明·朱之瑜《答安东守约问三十四条》:“不能作文,虽学富五车,忠如比干,孝如伯奇、曾参,亦冥冥没没而已!”

4、学非所用,用非所学[xué fēi suǒ yòng,yòng fēi suǒ xué]

【解释】所学的不是实际工作所用的,有用的又没有学。指学和用脱节背离

【出处】《明史·叶伯巨传》:“比到京师,而除官多以貌选,所学或非其所用,所用或非其所学。”

5、学非所用[xué fēi suǒ yòng]

【解释】所学的不是将来用得着的东西。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出处】《后汉书·张衡传》:“必也学非所用,术有所仰,故临川将济,而舟楫不存焉。”

【示例】更有一种专门技术家,归国后无所用其长,亦卒至学非所用,不能施展。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三十三章

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 ,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

【解释】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出处】《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7、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xué chéng wén wǔ yì,huò yú dì wáng jiā]

【解释】艺:技艺;货:财物。学成文武全才,以求得皇帝的赏识重用

【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自古道,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必然见俺二人学业成就,着俺下山,进取功名。”

8、学而不厌[xué ér bù yàn]

【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出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示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9、学步邯郸[xué bù hán dān]

【解释】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示例】写作文不能照搬例文,那样会像学步邯郸一样,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10、学以致用[xué yǐ zhì yòng]

【解释】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出处】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

【示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学以致用。

11、学而优则仕[xué ér yōu zé shì]

【解释】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示例】我有力量释放了你,叫你达到学而优则仕的愿望。 ——老舍《四世同堂·三十四》

12、学无所遗[xué wú suǒ yí]

【解释】遗:遗漏。形容学识渊博,无所不晓。

【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斯七子弟,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

13、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xué chéng wén wǔ yì,huò yǔ dì wáng jiā]

【解释】艺:技能;货:本指货物或钱币,引申为卖。旧指学成文武全才,以求被皇帝所重用。

【出处】元·高明《琵琶记》第四出:“秀才,这个正是学成文武艺,合当货与帝王家。秀才,你这般人才,如何不去做官,济世安民?”

【示例】陈辛曰:“我正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不数日,去赴选场,偕众伺候挂榜。旬日之间,金榜题名,已登三甲进士。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

14、学问无止境[xué wèn wú zhǐ jìng]

【解释】止境:尽头。学问是没有尽头的。

【示例】学问无止境,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

15、学如穿井[xué rú chuān jǐng]

【解释】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学道当如穿井,井愈深,土愈难出。若不坚心正行,岂得见泉源耶?”

16、学富五车[xué fù wǔ chē]

【解释】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示例】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六回

17、学不沾洽[xué bù zhān qià]

【解释】沾洽:原指雨水沾足,这里指渊博。指学识不够渊博。

【出处】《三国志·蜀志·许慈传》:“虽学不沾洽,然卓荦强识。”

18、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xué zhě rú niú máo,chéng zhě rú lín jiǎo]

【解释】牛毛:形容多;麟角:麒麟头上的角,形容少。做学问的人很多,成功的人却极少。形容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非常不容易。

【出处】三国·魏·蒋济《蒋子万济论》:“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示例】及明皇御历,文雅大盛,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北史·文苑》

19、学海无边[xué hǎi wú biān]

【解释】学问的海洋没有边际。指对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永远没有完结的时候。

【出处】《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示例】学海无边,书囊无底,世间书怎读得尽。 ——明·张岱《〈廉书〉小序》

20、学优则仕[xué yōu zé shì]

【解释】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21、学无常师[xué wú cháng shī]

【解释】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凡有点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

【出处】《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示例】三业先通,因博贯五经,兼明图纬,学无常师。 ——晋·皇甫谧《高士传·申屠蟠》

22、学老于年[xué lǎo yú nián]

【解释】指青年人的博学。

【出处】《宋史·文苑传七·熊克》:“克幼而翘秀,既长,好学善属文,郡博士胡宪器之,曰:‘子学老于年,他日当以文章显。’”

23、学而后知不足[xué ér hòu zhī bù zú]

【解释】只有经过学习,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

【出处】江泽民《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的讲话》:“不知,就要学习,学而后知不足。”

24、学业有成[xué yè yǒu chéng]

【解释】学业有成就。

【出处】《元史·不忽木传》:“数年以后,上舍生学业有成就者,乃听学官保举,蒙古人若何品级,诸色人若何仕进。”

【示例】虽夫人喜溢于中,不自知其然而然,亦先生学业有成所致与? ——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孝感》

25、学如不及[xué rú bù jí]

【解释】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出处】《论语·秦伯》:“子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示例】恭惟皇帝陛下,即位以来,学如不及。问道八年,寒暑不废。 ——宋·苏轼《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之二

26、学贯天人[xué guàn tiān rén]

【解释】天人:天道与人世,自然与社会。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示例】子牙妙算世无伦,学贯天人泣鬼神;纵使九公称敌国,蓝桥也自结姻亲。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

27、学无师承[xué wú shī chéng]

【解释】学业没有得到老师的指点传授或未经名师传授。多作自谦之辞。

【出处】宋·黄庭坚《次韵秦觏过陈无己书院观鄙句之作》:“我学少师承,坎井可窥底。”

【示例】真晟学无师承,独得于遗经之中。 ——《明史·陈真晟传》

28、学然后知不足[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

【解释】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

【出处】《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示例】诵《学记》言学然后知不足,则当思缉熙圣学。 ——《明史·黄凤翔传》

29、学如牛毛,成如麟角[xué rú niú máo,chéng rú lín jiǎo]

【解释】牛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学的人很多,学成的人极少。形容要学业有成极不容易

【出处】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第13卷:“学如牛毛,成如麟角,出蒋之《万机论》。”

30、学无止境[xué wú zhǐ jìng]

【解释】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出处】清·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示例】学无止境,你不能太骄傲。

31、学如逆水行舟[xué rú nì shuǐ xíng zhōu]

【解释】学习就像在逆水中行船一样,不前进就势必后退。

【出处】古谚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2、学贵有恒[xué guì yǒu héng]

【解释】学习最珍贵的是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3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xué ér bù yàn,huì rén bù juàn]

【解释】厌:满足;诲:教导。学习总感到不满足,教导人从不厌倦。

【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xué rán hòu zhī bùzú,jiāo rán hòu zhīkùn]

【解释】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出处】《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5、学不可以已[xué bù kě yǐ yǐ]

【解释】学:求学。求学不可停止,即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出处】《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6、学海无涯[xué hǎi wú yá]

【解释】学海:知识。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

【出处】清·张岱《小序》:“学海无边,书囊无底。世间书怎读得尽。”

【示例】何况学海无涯,老师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不耻下问,敢于修正错误,才能坚持进步。 ——李新《教学相长》

37、学如登山[xué rú dēng shān]

【解释】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出处】三国·魏·徐干《中论·上·治学》:“夫听黄钟声,然后知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

38、学而不思则罔[xué ér bù sī zé wǎng]

【解释】罔:蒙蔽。只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出处】《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示例】谢觉哉《想!》:“把书本当教条,不顾客观条件,生硬地拿现成公式去套,也必然碰大钉子,所谓‘学而不思则罔’。”

39、学如不及,犹恐失之[xué rú bù jí,yóu kǒng shī zhī]

【解释】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出处】《论语·秦伯》:“子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示例】秋间又过太湖,游石公、飘渺诸峰……明年将为天台、雁荡之行。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一百0六首。

40、学贯古今[xué guàn gǔ jīn]

【解释】贯:通。学识渊博,通晓古今知识。

【出处】《明史·黄道周传》:“道周学贯古今,所至学者云集。”

【示例】时有大学生姓陈名东,是个忠贞之士,学贯古今,道师孔孟,遇事慷慨激烈,不避权贵。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

41、学书不成,学剑不成[xué shū bù chéng,xué jiàn bù chéng]

【解释】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籍(羽)少,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42、学有专长[xué yǒu zhān cháng]

【解释】指具有专门的知识、技能。

【出处】谢觉哉《心病还得心药医》:“难道他们都比你‘学有专长’吗?”

【示例】谷主的成就更是高深难测,她的六名从婢,亦都学有专长。 ——金庸《神雕侠侣》第七回

43、学海波澜[xué hǎi bō lán]

【解释】比喻学识渊博的人驰骋于文坛。

【出处】晋·王嘉《拾遗记·何休》:“京师谓康成为‘经神’,何休为‘学海’。”唐·崔珏《哭李商隐二首》其一:“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

【示例】胸次天成,口角河倾,席上风生。吞学海波澜万顷,战词坛甲胄千兵。 ——元·钟嗣成《双调·折桂令·西域吉诚甫》

44、学优而仕[xué yōu ér shì]

【解释】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示例】我有力量释放了你,叫你达到学优而仕的愿望! ——老舍《四世同堂》三十四

45、学疏才浅[xué shū cái qiǎn]

【解释】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同“学浅才疏”。

【出处】《平山冷燕》第四回:“若说考古做文,我晚生学疏才浅,实实不敢夸口。”清·蒲松龄《逃学传》:“休说小子在幼间学疏才浅,就是那老宿儒,好手段,学富五车,读书万卷,他也无处搜寻,无处招管。”

【示例】老夫学疏才浅,只怕答对不上啊。 ——评剧《秦香莲》第四场

46、学不躐等[xué bù liè děng]

【解释】躐:逾越。学习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能越级而进。

【出处】《礼记·学记》:“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

【示例】鸣呼世谓学不躐等,矧吾宗单传心印用以了生死者,其可以躐等乎。 ——元·释念常《佛祖通载》卷十四

47、学书学剑[xué shū xué jiàn]

【解释】学文练武。

【出处】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示例】柳亚子《次韵分寄康弼大觉》:“学书学剑成何济,闲煞屠龙倚马才。”

48、学浅才疏[xué qiǎn cái shū]

【解释】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明·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你读书思量做状元,我只怕你学疏才浅。”

【示例】本人学浅才疏,只能尽力而为之。

49、学贯中西[xué guàn zhōng xī]

【解释】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一回:“本领事久闻这位某观察,是曾经某制军保举过他留心时务、学贯中西的。”

【示例】曹汝霖、章宗祥都是学贯中西的人物,但结果却都做卖国害民的事。(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八章)

50、学行修明[xué xíng xiū míng]

【解释】修明:昌明。学问和品行都很出色。

【出处】《魏书·崔鉴传》:“崔鉴,字神具,博陵安平人。父绰,少孤,学行修明,有名于世。”

【示例】乞自科举外,有学行修明、孝友纯笃者,县荐之州,州延之庠序,以表率多士。 ——《宋史·黄祖舜传》

51、学问思辨[xué wèn sī biàn]

【解释】指做学问必须广泛的学习、反复地推敲、缜密地思考、明晰地分辨。

【出处】《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示例】且如事亲,如何而为温清之节,如何而为奉养之宜,须求个是当,方是至善。所以有学问思辨之功。 ——明·王阳明《传习录》卷上

52、学优才赡[xué yōu cái shàn]

【解释】赡:富足。学问好,又有才气。

【出处】《元史·李冶传》:“素闻仕卿学优才赡,潜德不耀,久欲一见,其勿他辞。”

53、学识渊博[xué shí yuān bó]

【解释】指学识深而且广。

【示例】王教授在工程力学界是学识渊博的一流专家。

54、学而时习之[xué ér shí xí zhī]

【解释】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出处】《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示例】学而时习之,所以学者将以行之也。 ——宋《二程全书·外书七》

“学”结尾的成语

1、鸿儒硕学[hóng rú shuò xué]

【解释】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出处】《晋书·儒林传序》:“朝多君子,鸿儒硕学,无乏于时。”

【示例】考试之法,政府先聘鸿儒硕学,谙练政事者,以为考官。 ——章炳麟《与章行严论改革国会书》

2、江海之学[jiāng hǎi zhī xué]

【解释】比喻学识渊博。

【出处】明·无名氏《女真观》第二折:“先生江海之学,小道是井底之蛙,焉敢班门弄斧。”

3、难素之学[nán sù zhī xué]

【解释】难:《难经》;素:《素问》。原指研究《难经》和《素问》。后用作医书的代称。

【出处】《金史·张丛正传》:“精于医,贯穿难素之学。”

4、贻误后学[yí wù hò xué]

【解释】后学:后来的学习者。错误遗留下去,使后来学习的人受到不好的影响。

【出处】《后汉书·蔡邕传》:“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贻误后学。”

【示例】我现在要给他刻集子,看见里头很多不通的、欺人的、错误的,我要给他大大改削,免得贻误后学。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回

5、长材茂学[cháng cái mào xué]

【解释】指才能高学问大的人。

【出处】明·归有光《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之一:“开局秉笔,固皆一代之长材茂学,必有所见广圣意者。”

6、卖弄才学[mài nòng cái xué]

【解释】指故意显示自己有文化水平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5回:“贡生志在卖弄才学,如何肯去?”

【示例】年轻人不要在老年人面前卖弄才学了

7、一家之学[yī jiā zhī xué]

【解释】自成一家的学派。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班固《典引》:“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

【示例】自梁以来,始以其当时所行傅于《周官》五礼之名,各立一家之学。 ——《新唐书·礼乐志一》卷十一

8、困而不学[kùn ér bù xué]

【解释】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出处】《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示例】困而不学,终于不知,斯为下尔。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七卷

9、钜儒宿学[jù rú sù xué]

【解释】钜:通“巨”,很大;宿:老成。指学识渊博,学术上有权威的人士。

【出处】《汉书·公孙刘车王杨蔡陈郑传赞》:“桑大夫据当时,合时变,上权利之路,虽非正法,钜儒宿学不能自解,博物通达之士也。”

10、负笈游学[fù jí yóu xué]

【解释】笈:书箱;游学:到外地求学。背着书箱,去外地求学。形容不知劳苦的求知态度。

【出处】《晋书·王裒传》:“北海炳春,少立志操,寒苦自居,负笈游学。”

11、断织劝学[duàn zhī quàn xué]

【解释】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出处】《后汉书:乐羊子妻传》载:“远寻师,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12、家传之学[jiā chuán zhī xué]

【解释】学:学业。家中世代相传的学业或知识。

【出处】宋·赵佶《宣和书谱·齐·王僧虔》:“至僧虔,家传之学不坠。”

【示例】段誉一时不及解说,随口说道这是他大理段氏家传之学,叫做“六阳融雪功。” ——金庸《天龙八部》第十七章

13、高才绝学[gāo cái jué xué]

【解释】①犹言才学高超。②指才学高超的人。

【出处】宋·苏轼《续欧阳子〈朋党论〉》:“唐柳宗元、刘禹锡使不陷叔文之党,其高才绝学,亦足以为唐名臣矣。”

【示例】如今果是杨国忠为相,贿赂公行,不知埋没了多少高才绝学。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14、困勉下学[kùn miǎn xià xué]

【解释】指克服困难才能求得知识。

【出处】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15、不愧下学[bù kuì xià xué]

【解释】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

16、菲才寡学[fěi cái guǎ xué]

【解释】菲:微薄;寡:少。才能小,学识浅。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小侄菲才寡学,大人误采虚名。”

17、笃志好学[dǔ zhì hǎo xué]

【解释】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出处】《后汉书·侯霸传》:“笃志好学,师事九江太守房元。”

【示例】[曹摅]笃志好学,参南国中郎将,迁高密王左司马。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一章三

18、虫鱼之学[chóng yù zhī xué]

【解释】指繁琐的考据订正。

【出处】唐·韩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19、晚生末学[wǎn shēng mò xué]

【解释】指书生的自谦。

【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8回:“晚生末学,虽窃慕之,而愧非其人。”

【示例】晚生末学,‘巴人下里’之词,只好涂饰闾里,怎敢陈于老太师山斗之下。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17回

20、不媿下学[bù kuì xià xué]

【解释】犹言不耻下问。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媿下学。”

21、真才实学[zhēn cái shí xué]

【解释】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

【示例】一百个说空话的人,不如一个有真才实学的实干家。

22、恃才不学[shì cái bù xué]

【解释】恃:倚仗。倚仗自己有天才,不用心学习。

【出处】宋·王安石《伤仲永》载:神童方仲永,五岁即善诗,但由于恃才不学,长大便泯然而成为一般的人。

23、知物由学[zhī wù yóu xué]

【解释】由:通过。要了解事物就必须通过认真的学习。

【出处】汉·王充《论衡·实知》:“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24、宏儒硕学[hóng rú shuò xué]

【解释】指学问渊博的人。

【示例】像孙老先生那样宏儒硕学的人,在学术界也是数一数二的,可惜他已退休了。

25、诠才末学[quán cái mò xué]

【解释】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出处】清·纳兰性德《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某以诠才末学,年未弱冠,出应科举之试。”

【示例】对于这种诠才末学,我们不能提拔他。

26、笃实好学[dǔ shí hào xué]

【解释】笃实:踏实,实在。认真踏实,爱好学问。

【出处】《北史·张衮传》:“衮笃实好学,有文才。”

【示例】金陵邵衍字仲昌,笃实好学。 ——宋·何薳《春渚纪闻·后土词读慢》

27、通才硕学[tōng cái shuò xué]

【解释】学识通达渊博的人。

【出处】郑观应《致家塾潘教习论朱星源十大学书》:“一般自命开通之学生,粗得西学皮毛,辄满口名词,自诩为通才硕学……有不可一世之概。”

28、形而上学[xíng ér shàng xué]

【解释】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出处】毛泽东《矛盾论》:“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

【示例】形而上学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29、晚生后学[wǎn shēng hòu xué]

【解释】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出处】唐·姚思廉《陈书·陆瑜传》:“梁室乱离,天下糜沸,书史残缺,礼乐崩沦,晚生后学,匪无墙面,卓尔出群,斯人而已。”

【示例】是知翼之书固自超绝,[庾翼]其为当日书家名流所推先如此,其自许亦自高,要是,其所得非晚生后学浅浅所能追逐也。 ——《宣和书谱·庾翼》

30、折节向学[zhé jié xiàng xué]

【解释】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出处】《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示例】乃更姓名而逃,折节向学,遍访名师,尝与司马徽谈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31、高才大学[gāo cái dà xué]

【解释】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

【出处】《抱朴子·辨问》:“且夫周孔,盖是高才大学之深远者耳。”

32、高才博学[gāo cái bó xué]

【解释】高才:才能杰出;博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

【出处】《抱朴子·辨问》:“且夫周孔,盖是高才大学之深远者耳。”

【示例】州举高才博学者为秀才,郡举经明行修者为孝廉,上州、上郡岁一人,下州、下郡三岁一人。 ——《周书·宣帝纪》

33、记问之学[jì wèn zhī xué]

【解释】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出处】《礼记·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

【示例】就是记问之学,也亏他了。我再试他一试。”(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一 ——伯牙听见他对答如流,犹恐是记问之学。又想道

34、敏而好学[mǐn ér hào xué]

【解释】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出处】《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示例】唐春早心灵内秀,敏而好学,学而不厌。 ——刘绍棠《蛾眉》一

35、勤工俭学[qín gōng jiǎn xué]

【解释】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参加劳动,而以劳动所得维持生活。泛指在学习期间参加劳动。

【出处】吴玉章《回忆“五四”前后我的思想转变》:“我这时一面在交涉条约的事情,一面又进行第二个任务,就是办留法勤工俭学。”

【示例】她每年都要靠勤工俭学来交学费。

36、高才硕学[gāo cái shuò xué]

【解释】高才:才能杰出;硕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

【出处】《抱朴子·辨问》:“且夫周孔,盖是高才大学之深远者耳。”

【示例】高才硕学,犹滞草莱。 ——唐·李纲《谏高祖不以伶人为近侍疏》

37、口耳之学[kǒu ěr zhī xué]

【解释】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出处】《荀子·劝学》:“小人之学耳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示例】是当时虽从事于经义,亦皆口耳之学。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八

38、家言邪学[jiā yán xié xué]

【解释】家言:一家之言,私家之言;邪学:有偏颇的学说。指私家偏执、片面的学说。

【出处】《荀子·大略》:“语曰: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此家言邪学之所以恶儒者也。”

39、肤浅末学[fū qiǎn mò xué]

【解释】肤浅:浅薄;末学:学无根底。指学识浅薄。

【出处】晋·范宁《春秋梁传集解序》:“释《谷梁传》者,虽近十家,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

40、后生晚学[hòu shēng wǎn xué]

【解释】指年纪轻、资历浅的人。也用作在前辈面前的自谦之词。

【出处】宋·陆九渊《与傅全美书》:“仙里年来向学者甚众,风习可尚,正赖长者不惮告教,使后生晚学得知前辈风采,谦冲就实,无徒长虚诞。”

【示例】以智永、怀素前为之倡,名盖辈流,耸动当世,则后生晚学瞠若光尘者,不啻羶蚁之慕。 ——宋·赵佶《宣和书谱·释梦龟》

41、市民文学[shì mín wén xué]

【解释】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

【示例】这些市民文学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

42、通儒硕学[tōng rú shuò xué]

【解释】犹言通儒达士。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出处】《南史·贺瑒传》:“通儒硕学,复见贺生。今且还城,寻当相屈。”又《儒林传·顾越》:“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计论无倦。”

【示例】《儒林传·顾越》:“弱冠游学部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讨论无倦。”

43、用非所学[yòng fēi suǒ xué]

【解释】所用的不是所学的。指学用不一致。

【出处】《明史·叶伯巨传》:“比到京师,而除官多以貌选,所学或非其所用,所用或非其所学。”

【示例】无奈兄弟三个,因为所用非所学,就有点瞧先生不起。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四回

44、笃信好学[dǔ xìn hào xué]

【解释】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出处】《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示例】若夫笃信好学,志在生民者,略有三数。 ——清·章炳麟《革命道德说》

45、学非所用,用非所学[xué fēi suǒ yòng,yòng fēi suǒ xué]

【解释】所学的不是实际工作所用的,有用的又没有学。指学和用脱节背离

【出处】《明史·叶伯巨传》:“比到京师,而除官多以貌选,所学或非其所用,所用或非其所学。”

“学”在中间的成语

1、博学笃志[bó xué dǔ zhì]

【解释】笃:忠实,一心一意。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出处】《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饱学之士[bǎo xué zhī shì]

【解释】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胜事乎?”

【示例】那位老先生也许是个饱学之士,一笔字也写得挺好。 ——张天冀《新生》

3、修学务早[xiū xué wù zǎo]

【解释】修学:研习学问;务:必须。学习知识必须趁年少进行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勉学》:“盖少则志一而难忘,长则神放易失,故修学务早。”

4、博学审问[bó xué shěn wèn]

【解释】博:多;审:详细。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

【出处】《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莘莘学子[shēn shēn xué zǐ]

【解释】莘莘:众多的样子。众多的学生。

【出处】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这群莘莘学子,长期苦无出路及至科举废止,游学成风,他们便大批地来到日本。”

6、鹦鹉学舌[yīng wǔ xué shé]

【解释】鹦鹉学人说话。比喻人家怎么说,他也跟着怎么说。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示例】领导说什么,他就说什么,简直是鹦鹉学舌。

7、青钱学士[qīng qián xué shì]

【解释】以之誉称才学之士。

【出处】《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张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

【示例】青钱学士妙文章,便合含毫侍帝旁。 ——宋·刘子翚《有怀·张巨山》诗

8、斗酒学士[dǒu jiǔ xué shì]

【解释】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

【出处】《新唐书·王绩传》:“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

【示例】他曾有斗酒学士的美名。

9、款学寡闻[kuǎn xué guǎ wén]

【解释】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达生》:“今休,款启寡闻之民也。”

【示例】诚不意款学寡闻之夫,得相抵掌。 ——清·黄宗羲《答万充质疑书》

10、好学不厌[hào xué bù yàn]

【解释】好:喜爱;厌: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画中人》:“李荣号散木,钱塘人。少未读书,好学不厌,能诗工书,尤爱六法,俱臻妙境。”

11、硕学通儒[shuò xué tōng rú]

【解释】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出处】《后汉书·杜林传》:“博洽多闻,时称通儒。”《南史·顾越传》:“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讨论无倦。”

12、效颦学步[xiào pín xué bù]

【解释】比喻盲目模仿而弄巧成拙。亦作“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示例】而我今日乃欲摹就衰之仪式,为效颦学步之下策,其毋乃可不必乎。 ——清·梁启超《保教所以尊孔论》

13、才疏学浅[cái shū xué qiǎn]

【解释】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出处】《汉书·谷永传》:“臣才朽学浅,不通政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

【示例】在下虽有此志,只是才疏学浅,年纪又轻,经练更少。 ——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一回

14、新学小生[xīn xué xiǎo shēng]

【解释】指治学时间不长,见闻浅陋、经验不足的后生晚辈。

【出处】《汉书·张禹传》:“新学小生,乱道误人,宜无信用,以经术断之。”

15、淫学流说[yín xué li ú shuō]

【解释】淫:浮华。指不合正道的邪说或没有根据的言论。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吕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不好淫学流说。”

16、好学深思,心知其意[hào xué shēn sī,xīn zhī qī yì]

【解释】喜欢学习,勤于思考,就能集会其中的含义。

【出处】《史记·五帝本纪》:“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示例】盖诗境甚宽,诗情甚活,总在乎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

17、小学而大遗[xiǎo xué ér dà yí]

【解释】小:指不知句读;大:指不解疑难问题;而:转折连词,可是;遗:弃。小的方面则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

【出处】唐·韩愈《师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8、曲学多辨[qū xué duō biàn]

【解释】曲学:知识不广泛且头脑顽固的人;辨:通“辩”,争论。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喜欢毫无意义的争辩。

【出处】《战国策·赵策二》:“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穷乡多异,曲学多辨。”

【示例】孝公曰:“善,吾闻穷巷多诐,曲学多辨。” ——南朝·宋·范晔《商君书·更法》

19、末学陋识[mò xué lòu shí]

【解释】末学:学无根底;陋识:学识肤浅。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出处】汉·张衡《东都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践目者也。”

【示例】况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序》

20、青藜学士[qīng lí xué shì]

【解释】指博学之士。

【出处】《三辅黄图·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直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至曙而来,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

【示例】尔昔为青藜学士,今为白头老监,岂非馆阁之嘉话,朝廷之盛举欤! ——宋·刘克庄《徐复除秘书少监制》

21、独学寡闻[dú xué guǎ wén]

【解释】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出处】《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示例】某独学寡闻,涉道甚浅。 ——宋·张孝祥《与池州守周尚书》

22、绩学之士[jì xué zhī shì]

【解释】指学问渊博的人;学者。

【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古今绩学之士,磨弗以勤政者。”

【示例】绩学之士,读书必有札记,以记所得著所疑。 ——徐特立《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一章

23、鹦鹉学语[yīng wǔ xué yǔ]

【解释】鹦鹉:一种能学人发音的鸟。鹦鹉模仿人学习讲话。比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亦作“鹦鹉学舌”。

【出处】《景德传灯录·越州大殊慧海和尚》:“僧问:‘何故不许诵经,唤作客语?’师曰:‘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24、贫不学俭,富不学奢[pín bù xué jiǎn,fù bù xué shē]

【解释】贫穷的人不学节俭也会节俭,富有的人不学奢侈也会奢侈。形容环境、习惯对人的思想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出处】唐·马周《请崇节俭及制诸王疏》:“曰:‘贫不学俭,富不学奢’,言自然也。”

25、枉辔学步[wǎng pèi xué bù]

【解释】比喻错误地模仿别人。同“邯郸学步”。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因利骋节,情采自凝;枉辔学步,力止寿陵。”

26、高斋学士[gāo zhāi xué shì]

【解释】南朝梁庾肩吾等十人的别号。

27、好学不倦[hào xué bù juàn]

【解释】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出处】《史记·楚世家》:“昔我文公,狐季姬之了也,有宠于献公,好学不倦 。”

【示例】苏颋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 ——宋·王傥《唐语林·文学》

28、不学无识[bù xué wú shí]

【解释】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出处】宋·叶適《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大理少卿朱斐对上,指大理寺为诏狱。公论‘斐不自知职业何事,不学无识’,竟罢斐。”

【示例】世皇《下江南檄》枚举贾似道无君之罪,宋国臣民其不诚服者与。其文曰:‘……不学无识,舞术弄权。’ ——明·陶宗仪《辍耕录·檄》

29、哑哑学语[yā yā xué yǔ]

【解释】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出处】《精卫石》第二回:“已生一子周岁,刚是哑哑学语。”

30、好学深思[hào xué shēn sī]

【解释】喜欢学习,勤于思考。

【出处】《史记·五帝本纪》:“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示例】质余洵所谓好学深思,多闻博物之君子矣。 ——清·王鸣盛《〈屈原指掌〉序》

31、美锦学制[měi jǐn xué zhì]

【解释】制:剪裁。把好绸缎用来学剪裁。比喻把官职交给才能低下的人。

【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

32、孤学坠绪[gū xué zhuì xù]

【解释】将要失传的学问典籍。

【出处】清·龚自珍《语录·书戴氏定本〈水经〉》:“是本孔氏继涵刻入《微波榭丛书》中,不为矣孤学坠绪。”

33、活到老学到老[huó dào lǎo xué dào lǎo]

【解释】指老人坚持学习或知识不断更新,人们永远学不尽。

【出处】王朔《橡皮人》:“活到老学到老嘛。”

34、博学多识[bó xué duō shí]

【解释】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第45卷:“只是圣人之所以圣,却不在博学多识,而在一以贯之。”

【示例】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斯人寂寞》:“这个清华国学研究院毕业的包先生,博学多识,通文史,精诗词,尤擅对联。”

35、冬烘学究[dōng hōng xué jiū]

【解释】冬烘:形容懵懂,浅陋。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出处】茅盾《幻灭》:“无奈应试者大抵是那一类脚色——冬烘学究,衙门蛀虫,又不能剥夺他们的考试权,只好让他们来考。”

36、活到老,学到老[huó dào lǎo,xué dào lǎo]

【解释】指人一生虚心好学。

【出处】老舍《老舍短篇小说选·后记》:“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今天能看出昨天的缺欠或错误,正好鞭策自己努力学习,要求进步。”

【示例】他活到老,学到老,是我们的榜样。

37、八砖学士[bā zhuān xué shì]

【解释】指懒惰的人。

【出处】唐·李肇《翰林志》记载,李程为翰林学士,当时学士入署常以日影为候,冬天以阶前日至五砖为入时。李程性懒,每日过八砖才入,大家称他为八砖学士。

38、非学无以广才[fēi xué wú yǐ guǎng cái]

【解释】不学习就无从增长知识,提高才干。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9、才学兼优[cái xué jiān yōu]

【解释】才能和学问都优秀。

【出处】《隋唐演义》第三六回:“恐翰林院草来不称朕意,思卿才学兼优,必有妙论,故召卿来,为朕草一诏。”

40、巨学鸿生[jù xué hóng shēng]

【解释】巨:大;鸿:通“洪”,大;生:读书人。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出处】汉·扬雄《羽猎赋》:“于兹乎鸿生巨儒,俄轩冕,杂衣裳,修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

【示例】愿与巨学鸿生共力雠刊,准汉旧事,镂石太学。 ——《新唐书·郑覃传》

41、力学笃行[lì xué dǔ xíng]

【解释】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出处】宋·陆游《陆伯政山堂稿序》:“伯政家世为儒,力学笃行,至老不少衰。”

【示例】孝孺有兄孝闻,力学笃行,先孝孺死。 ——《明史·方孝孺传》

42、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

【解释】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出处】《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示例】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学无术”四个字的毛病。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

43、调嘴学舌[tiáo zuǐ xué shé]

【解释】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尚兀子调嘴弄舌!”

【示例】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 ——鲁迅《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

44、家学渊源[jiā xué yuān yuán]

【解释】家学:家中世代相传的学问;渊源:原指水源,比喻事情的本源。家世学问的传授有根源。

【出处】《北史·江式传》:“式少专家学。”《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

【示例】不是职员家学渊源,寻常悬壶行道的人,象这种方子,他们肚皮里就没有。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三回

45、品学兼优[pǐn xué jiān yōu]

【解释】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长辈。”

【示例】他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46、思而不学则殆[sī ér bù xué zé dà]

【解释】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思:思考。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就会使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出处】《论语·为政》:“学而不轴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7、幼而学,壮而行[yòu ér xué,zhuàng ér xíng]

【解释】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

48、卖弄学问[mài nòng xué wèn]

【解释】指故意显示自己有文化水平。

【示例】年轻人不要在老年人面前卖弄学问了。

49、道学先生[dào xué xiān shēng]

【解释】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仲友喜的是俊爽名流,恼的是道学先生。”

【示例】你怎么也是这么个道学先生!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九回

50、博学洽闻[bó xué qià wén]

【解释】博学:广博。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出处】《晋书·荀顗传》:“性至孝,总角知名,博学洽闻,理思周密。”?

51、博学多才[bó xué duō cái]

【解释】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示例】贯忠博学多才,也好武艺,有肝胆。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

52、下学上达[xià xué shàng dá]

【解释】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出处】《论语·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示例】有闲余者曰:盖闻前哲首务,务于下学上达,佐国理民,有云为也。 ——《后汉书·张衡传》

53、以学愈愚[yǐ xué yù yú]

【解释】指用学习改变愚昧的秉性。

54、末学肤受[mò xué fū shòu]

【解释】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出处】汉·张衡《东都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践目者也。”

【示例】而况乎末学肤受如鄙人者,偶有论述,不过演师友之口说,拾西哲余唾,寄他人之脑之舌于我笔端而已。 ——清·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原序

55、道山学海[dào shān xué hǎi]

【解释】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道山学海功非浅,孔思周情文可传。”

56、枉学屠龙[wǎng xué tú lóng]

【解释】枉:徒然,白白地;屠:杀。白白学习了杀龙的技术。比喻徒然学习毫无实用价值的技术。

【出处】《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57、上当学乖[shàng dāng xué guāi]

【解释】吃过亏下次就不会上当。

【出处】《泾谚汇录》:“上当学乖,言吃亏处,即是长见识处也。”

【示例】做生意讲究诚信,否则顾客上当学乖,以后就不再上门来了。

58、曲学诐行[qū xué bì xíng]

【解释】曲:弯曲不直;诐:斜歪不正。做学问不入正道,行为奸邪不正派。

【出处】宋·陆九渊《与张辅之书》:“古之所谓曲学诐行者,不必少、淫邪放僻,显显狼狈,如流俗人不肖子者也。”

59、教学相长[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解释】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出处】《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示例】再如教员天天在堂上给大家讲,不特不能减其所有,反可得教学相长的益处。 ——清·梁启超《“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

60、苦学力文[kǔ xué lì wén]

【解释】力:努力;文:著文。用功学习,努力写作。

【出处】《旧唐书·白居易传》:“即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蓦然为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苦学力文所致。”

61、邯郸学步[hán dān xué bù]

【解释】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示例】半臂添寒尚书醉,屏后金钗楚楚,齐俯首邯郸学步。 ——清·梁绍任《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一

62、幼学壮行[yòu xué zhuàng xíng]

【解释】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出处】《孟子·梁惠王二》:“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

【示例】行吾之道,不负吾幼学壮行之志矣。 ——明·赵弼《愚庄先生传》

63、钝学累功[dùn xué lěi gōng]

【解释】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示例】我们要有钝学累功的精神才能有所进步。

64、婢学夫人[bì xué fū rén]

【解释】婢女学作夫人,比喻刻意去学,却总不能像。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他这日见两奶奶都戴着双翠雁儿,也把那只戴在头上,婢学夫人,十分得意。”

【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1回:“不过偶尔学着写,正是婢学夫人,那里及得到大哥什一!”

65、初学涂鸦[chū xué tú yā]

【解释】涂鸦:比喻书法拙劣或写作水平不高,涂抹修改的地方很多。形容刚开始研究学问。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娇娜》:“小子初学涂鸦,勿以友故,行辈视之也。”

66、钜学鸿生[jù xué hóng shēng]

【解释】学识渊博的人。

【出处】汉·扬雄《羽猎赋》:“于兹乎鸿生钜儒,俄轩冕,杂衣裳,修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

【示例】愿与钜学鸿生共力雠刊,准汉旧事,镂石太学。 ——《新唐书·郑覃传》

67、临池学书[lín chí xué shū]

【解释】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出处】《后汉书·张芝传》:“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

【示例】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 ——明·张岱《家传》

68、笃学好古[dǔ xué hào gǔ]

【解释】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

【示例】情贯经史,蜚声痒序,而弗竞弗求,笃学好古。 ——明·刘基《陈司户墓志铭》

69、种学织文[zhòng xué zhī wén]

【解释】种:栽种,引申为培养。培养学识,积累文才

【出处】明·宋濂《瑞安吴门三贞母墓版文》:“种学织文,名播于迩遐。”

70、博学宏才[bó xué hóng cái]

【解释】博:广博;学:学问;宏:广大;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陛下在内检一个博学宏才的,召他进来,面试一篇,不好再作区处。”

71、敩学相长[zuàn xué xiāng cháng]

【解释】指教与学相互促进。

【出处】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责善》:“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五,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敩学相长也。”

72、末学后进[mò xué hòu jìn]

【解释】学识肤浅的晚辈。

【示例】教主美意,想我令狐冲乃末学后进,如何敢和教主比肩称兄道弟? ——金庸《笑傲江湖》二十二

73、西学东渐[xī xué dōng jiàn]

【解释】渐:流入;东渐:原指河水东流入海,引申为向东方流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向东方流传。

【出处】《尚书·禹贡》:“东渐于海。”

74、不学面墙[bù xué miàn qiáng]

【解释】指不学无知。

【出处】《书·周官》:“不学墙面,莅事惟烦。”孔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孔颖达疏:“人而不学如面向墙,无所睹见。”

【示例】[汉成帝]之精《诗》《书》观古文者,何以贤于不学面墙者乎! ——清·钱谦益《向言》之一

75、文宗学府[wén zōng xué fǔ]

【解释】文章的宗伯,学问的渊府。比喻学问渊博的人。

【出处】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文宗学府。腾斑马而孤上;英规胜范,凌、许、郭而独高。”

【示例】唐·刘知畿《史通·人物》:“鲍照文宗学府,驰名海内。”

76、村学究语[cūn xué jiū yǔ]

【解释】指迂腐浅陋的言辞。

【示例】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决不允许使用村学究语。

77、贫不学俭[pín bù xué jiǎn]

【解释】指穷人不必学俭而不得不俭。

【出处】《三国志·魏志·任城陈萧王彰传论》:“其此之谓欤”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曰:“谚言:‘贫不学俭,俾不学恭’,非人性分也,势使然耳。”《旧唐书·马周传》:“贫不学俭,富不学奢。”

【示例】贫不学俭,而俭自来;富不学奢,而奢自至。 ——清·蒋超伯《南漘楛语·名言》

78、勤学好问[qín xué hǎo wèn]

【解释】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

【示例】他习惯勤学好问,进步很快。

79、牙牙学语[yá yá xué yǔ]

【解释】牙牙:象声词,摹拟婴儿学说话的声音。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出处】唐·司空图《障车文》:“二女则牙牙学语,五男则雁雁成行。”

【示例】丁亥腊月二十七夜,内子举一男,现才牙牙学语。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三

80、梧鼠学技[wú shǔ xué jì]

【解释】形容在学习中贪多而学得不精。

【出处】《荀子·劝学》:“腾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

81、困而学之[kùn ér xué zhī]

【解释】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出处】《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2、呀呀学语[yā yā xué yǔ]

【解释】呀呀:象声词,摹拟婴儿学说话的声音。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出处】唐·司空图《障车文》:“二女则牙牙学语,五男则雁雁成行。”

【示例】红已经做了人妻,连她新生的孩子,也已开始呀呀学语。 ——阎连科《最后一名女知青》第四部

83、文江学海[wén jiāng xué hǎi]

【解释】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出处】唐·郑愔《柏梁体联句》:“文江学海恩济航。”

【示例】崇文院之列三馆,国子监之印群书,虽唐汉之盛,无以加此,故天下之人,始知文有江而学有海。 ——宋·姚铉《〈唐文粹〉序》

84、力学不倦[lì xué bù juàn]

【解释】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出处】《旧唐书·子繁传》:“以其警悟异常,泌之故人为宰相,左右援拯,后得累居郡守,而力学不倦。”

85、笃学不倦[dǔ xué bù juàn]

【解释】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出处】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足下淳明慈良,有君子之器,又笃学不倦,其至于古人也奚御,愿益加之意,以果所望。”

【示例】年轻人要有笃学不倦的治学精神。

86、文人学士[wén rén xué shì]

【解释】泛指文人、文士。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遗逸中》:“昔之文人学士,平生精力,咸萃兹途。”

【示例】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除《铸剑》外,都不免油滑,然而有些文人学士,却又不免头痛。”

87、顿学累功[dùn xué lěi gōng]

【解释】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88、种学绩文[zhòng xué jì wén]

【解释】种:栽种,引申为培养。培养学识,积累文才

【出处】唐·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蕃其有。”

【示例】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国家之意,本欲使之种学绩文,以为异日公卿之储。”

89、自学成才[zì xué chéng cái]

【解释】靠自学而成为有用的人才。

【出处】邓小平《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文化大革命’前大专学校毕业的和自学成才达到同等水平的知识分子,总有几百万吧。”

90、曲学阿世[qū xué ē shì]

【解释】曲:弯曲不直;阿:迎合。指学些邪门歪道的东西,以迎合时尚。

【出处】《史记·儒林列传》:“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示例】南京礼部尚书黄绾曲学阿世,虚谈肱人。 ——《明史·陆粲传》

91、博学多闻[bó xué duō wén]

【解释】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荀子·修身》:“多闻曰博。”

【示例】博学多闻,性气英迈,幅巾布裘,游于东西两浙间。 ——明·瞿佑《剪灯新话·修文舍人传》

92、勤学苦练[qín xué kǔ zh]

【解释】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出处】秦牧《秘诀》:“他的儿子听后,再不敢妄图侥幸走上捷径,经过真正的勤学苦练,终于也成为书法家。”

【示例】他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书法家。

93、宿学旧儒[sù xué jiù rú]

【解释】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出处】宋·胡仔《苕溪隐丛话前集·西昆体》:“老杜诗既为世所重,宿学旧儒犹不肯深与之。”

94、杂学旁收[zá xué páng shōu]

【解释】杂:多种多样的;旁:广泛。广泛地学习,多方面地积累知识。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