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恃”的成语(29个)

本文整理了恃才不学、为而不恃、自恃其才等含“恃”的成语29个,其中“恃”开头的成语18个,“恃”结尾的成语2个,“恃”在中间的成语9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恃”开头的成语

1、恃才不学[shì cái bù xué]

【解释】恃:倚仗。倚仗自己有天才,不用心学习。

【出处】宋·王安石《伤仲永》载:神童方仲永,五岁即善诗,但由于恃才不学,长大便泯然而成为一般的人。

2、恃功岸忽[shì gōng àn hū]

【解释】恃:倚仗;岸忽:怠慢。自恃有功,傲慢无理。

【出处】《新唐书·鱼朝恩传》:“朝恩资小人,恃功岸忽无所惮。”

3、恃功傲宠[shì gōng ào chǒng]

【解释】恃:倚仗。倚仗自己有功受宠而作威作福。

【出处】《新五代史·安得诲传》:“虽其尽忠劳心,时有补益,而恃功矜宠,威福自出。”

4、恃功务高[shì gōng wù gāo]

【解释】恃:倚仗;务:追求;高:高傲。倚仗自己有功劳而追求过高的目标。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魏延平日恃功务高,人皆下之。”

5、恃才扬己[shì cái yáng jǐ]

【解释】自恃有才,骄矜自负。同“恃才矜己”。

【出处】郭沫若《从诗人节说到屈原是否是弄臣》:“有的人说:屈原那样的人根本值不得纪念的,恃才扬己,诽谤当道,而终于独善其身,消极自杀,这样狂诞偏激的人,在我们目前的中国根本不需要。”

6、恃强凌弱[shì qiáng líng ruò]

【解释】凌:欺凌。依仗强大,欺侮弱小。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那桀纣有何罪过?也无非倚贵欺贱,恃强凌弱,总来不过是使势而已。”

【示例】河西地久升平,文公霸后称强盛。岂料吴人来犯境,恃强凌弱要先盟。 ——明·梁辰鱼《浣纱记·同盟》

7、恃才矜贵[shì cái jīn guì]

【解释】恃:倚仗;矜:自尊自大。倚仗自己才高位重而傲慢。

【出处】《隋书·牛弘传》:“时杨素恃才矜贵,轻侮朝臣,唯见弘,未尝不改容自肃”

8、恃德者昌,恃力者亡[shì dé zhě chāng,shì lì zhě wáng]

【解释】恃:倚仗;昌:兴旺。依靠美德的一定兴旺发达,凭借暴力的必将灭亡。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9、恃勇轻敌[shì yǒng qīng dí]

【解释】恃:倚仗,仗恃。仗着自己勇敢而不把对手放在心上。

【出处】《旧唐书·苏定方传》:“又矫称别奉圣旨,以知节恃勇轻敌,使文度为其节制,遂收军不许深入。”

【示例】汝本恃勇轻敌而来,探吾虚实,于中取事,却以甜言哄我。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十一回

10、恃才傲物[shì cái ào wù]

【解释】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出处】《南史·萧子显传》:“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示例】唐薛澄州昭纬,即保逊之子也。恃才傲物,亦有父风。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

11、恃强争霸[shì qiáng zhēng bà]

【解释】凭借自己的强大争夺霸权。

【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一回:“只为他生在恃强争霸、政出权门的春秋时代,和他所抱的王道主意,有些扞格不通,以致栖栖皇皇了一世。”

【示例】美国恃强争霸,悍然发动入侵伊拉克的战争。

12、恃强倚宠[shì qiáng yǐ chǒng]

【解释】恃、倚:倚仗,凭借。倚仗自己手段高强,又倚仗主人的宠爱。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今日是庆寿良辰,争奈这嫦娥恃强倚宠,卖弄新鲜题目,平白惹这场闲气,我至今还觉不平!幸亏百花姐姐有情有理,说得他满面羞惭,无言可答。”

13、恃功矜宠[shì gōng jīn chǒng]

【解释】恃:倚仗;矜:自尊自大。倚仗自己有功受宠而作威作福。

【出处】《新五代史·安得诲传》:“虽其尽忠劳心,时有补益,而恃功矜宠,威福自出。”

14、恃直不戒[shì zhí bù jiè]

【解释】恃:倚仗;戒:戒备。自恃正直,不加戒备。

【出处】唐·韩愈《释言》:“夫佞人不能远,则有时而信之矣,今我恃直而不戒,祸其至哉。”

15、恃才放旷[shì cái fàng kuàng]

【解释】倚仗着自己的才能而无拘无束。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2回:“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16、恃强怙宠[shì qiáng hù chǒng]

【解释】恃、怙:倚仗,凭借。倚仗权势凭借宠幸,骄横作恶。

【出处】《后汉书·朱晖传》:“恃势怙宠之辈,渔食百姓。”

17、恃强欺弱[shì qiáng qī ruò]

【解释】依仗强大,欺侮弱小。同“恃强凌弱”。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8回:“齐恃强欺弱,夺我汶阳之田,今日请还。”

【示例】他就是恃强欺弱的那种人。

18、恃才矜己[shì cái jīn jǐ]

【解释】自恃有才,骄矜自负。

【出处】《隋书·炀帝纪下》:“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内怀险躁,外示凝简,盛冠服以饰其奸,除谏官以掩其过。”

“恃”结尾的成语

1、为而不恃[wéi ér bù shì]

【解释】为:做;恃:倚仗。做了好事而不自认为有功。

【出处】《老子》第二章:“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示例】天子为而不恃,成而不居,冲旨凝邈,固辞弗许。 ——《隋书·薛道衡传》

2、桀骜自恃[jié ào zì shì]

【解释】指强横自负。

【出处】《十月》1981年第3期:“他在业务上有时固执,却不像沈巧说的那样桀骜自恃。”

“恃”在中间的成语

1、自恃其才[zì shì qí cái]

【解释】侍:依赖;其:他的。自己仗着有才能。形容高傲,自负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2卷:“他也自恃其才,没有一个人看得入眼,所以缙绅之门,绝不去走,文字之交,也没有人。”

2、相恃为命[xiāng shì wéi mìng]

【解释】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依为命。”

【示例】赓与母氏,相恃为命。 ——宋·陆游《留夫人墓志铭》

3、有恃不恐[yǒu shì bù kǒng]

【解释】恃:倚仗。有所依靠而不害怕。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宋·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

【示例】后来这位瑞方伯到了任,他们从前在京都的时候是有交情的,因此有恃不恐,就格外的放肆。 ——清·王浚卿《冷眼观》第三回

4、有恃无恐[yǒu shì wú kǒng]

【解释】恃:倚仗,依靠;恐:害怕。因为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示例】我们实在还有一个更正大的理由使自己有恃而无恐。 ——闻一多《演讲录·民盟的性质与作风》

5、怙恩恃宠[hù ēn shì chǒng]

【解释】怙:依靠。恃:凭借,依靠。凭借别人所给予的恩泽和宠幸而横行霸道、骄横妄为。

【出处】《后汉书·朱穆传》:“凶狡无行之徙,媚以求官,恃势怙宠之辈,渔食百姓,穷破天下。空竭小人。”

【示例】秉权衡威臑京畿,怙恩恃宠把君王媚,全不想存仁义。 ——明·李开先《宝剑记》第五十出

6、虚骄恃气[xiù jiāo shì qì]

【解释】虚骄:虚浮而骄矜;恃气:凭着意气。虚浮骄矜,意气用事。

【出处】《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示例】夫所恶于虚骄恃气者,以其果敢而窒,如醉人之勇,俟其既醒,必怯懦而不可复作也。 ——严复《原强续篇》

7、有所恃而不恐[yǒu suǒ shì ér bù kǒng]

【解释】恃:倚仗;恐:害怕。有所倚仗而不害怕。

【出处】宋·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

【示例】而二公在朝,天下望之,屹立若中流之底柱,有所恃而不恐。 ——宋·朱熹《与陈侍郎书》

8、矜功恃宠[jīn gōng shì chǒng]

【解释】矜:自高自大。自夸功高,依仗恩宠。

【出处】《魏书·王卫仪传》:“太祖以仪器望,待之尤重,数幸其第,如家人礼。仪矜功恃宠,遂与宜都公穆崇谋为乱。”

【示例】仪矜功恃宠,遂与宜都公穆崇伏甲谋乱。 ——《北史·魏诸宗室》

9、有恃毋恐[yǒu shì wú kǒng]

【解释】因为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同“有恃无恐”。

【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兵》:“临敌之时……地势、敌情了如指掌,绘图遍示,使一军谙悉情形,有恃毋恐,故战胜攻取如响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