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宋之的(1914~1956)

现代剧作家、戏剧活动家。原名宋汝昭,河北丰润人。1930年入北平大学法学院,与于伶发起组织苞莉芭剧社。1932年加入左翼剧作家联盟北平分盟,主编《戏剧新闻》。抗日战争前后,辗转上海、太原、武汉、重庆、桂林、香港等地,领导新地剧社,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一队、作家战地访问团,组织新港剧人协会、中国艺术剧社,为推动中国话剧运动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46年进入华东解放区,随后转赴东北,主编《生活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艺处处长,主编《解放军文艺》。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委。

宋之的一生创作剧本 40部。 1935年发表处女剧作《罪犯》(又名《谁之罪》),初步显示了戏剧创作的才能。1937年,他的早期重要剧作《武则天》问世,剧本集中描写了“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下──也就是男性中心社会下,一个女性的反抗与挣扎”(《〈武则天〉序》)。崭新的题材处理,鲜明的人物个性,使该剧在上海上演两月不衰,奠定了他在剧坛的地位。抗战时期,宋之的创作了《旧关之战》、《刑》、《祖国在召唤》、《春寒》等21部剧本,表现了中华民族必胜的信心和高昂的战斗意志,艺术上也进了一大步。1940年发表的《雾重庆》,是这时期他的代表作。剧本通过流亡重庆的大学生的沉沦,描绘了一幅国民党统治区阴冷、污浊的社会图景,是最早揭露国民党腐败政治的力作。全剧结构工巧,人物生动,语言机敏,给人以自然成戏的艺术美感,体现了作家质朴、练达的艺术特色。

1948年,宋之的另一代表作《群猴》发表,对国民党国民代表大会代表竞选丑行进行了辛辣的嘲弄与揭露,表现了作者的讽刺艺术才华。第二年,宋之的与东川铁夫合编了京剧《九件衣》,还写有历史剧《皇帝与妓女》、《西厢记》等。1955年发表《保卫和平》,再现了中朝人民并肩抗美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并以出色的艺术成就获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会剧本二等奖。

宋之的还有一些小说和散文,其中《1936年春在太原》,笔法冷隽犀利,形式新颖巧妙,被誉为中国早期报告文学之佳作。他的散文,时代感强,格调清新,描写细腻,颇具艺术魅力。

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宋之的剧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