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无意识

一般指没有意识到或者虽曾有意识却又完全丧失了。无意识的情况主要有几种:

(1)确实没有意识到,如视而不见,听而未闻;

(2)曾有所意识但没有与别的意识片段联系起来,因而一过去就丧夫了;

(3)对个别情况的意识被组织在一较大片段的意识活动中而没有特别显示出其存在。

无意识并不是心理学所特有的概念,而是为哲学、精神病学、心理病理学、法学、文艺、历史学等学科所共有。它作为心理学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起初是由哲学家提出来的,如古希腊哲学奠基人柏拉图就曾谈到无意识问题。他从其客观唯心主义出发把无意识看作是“潜在知识”的观念形式,是一般知识的前提,因此知识不是别的而是回忆。从那时直到形成关于脑功能的科学理解以前的长时期里,人们基本上是从唯心主义哲学立场出发来对待无意识问题,并使它成为许多自然哲学观点和唯灵论观点传统的组成部分。只是到后来,它才逐渐吸引了心理学家尔后是神经生理学家的广泛兴趣。

18世纪初,德国哲学家G.W.von莱布尼茨在其单子论学说进一步发展了无意识理论。他认为,在伴随有较明显意识观念的觉醒状态时还存在有像睡眠或消失的观念的“微觉”,即未被统觉的知觉。单个的单子就是这样的知觉,它们犹如单个的、其本身一点也意识不到的、落下的水滴一样不能被有意识地知觉到。但是,它们汇集成足够的数目时,它们总和起来就会产生一种统觉──波浪击岸的响声。在莱布尼茨的唯心主义体系中,这些无意识知觉乃是天赋灵魂所固有的东西,是灵魂的意识活动材料,是自我封闭的心理生活的发展条件。继莱布尼茨之后,在唯心主义路线上发展无意识概念的还有I.康德等人,但集大成者是E.von哈特曼。哈特曼在其《无意识哲学》一书中把无意识说成是超感觉的精神活动者、存在的基础、宇宙过程的根据。

在近代心理学中,第一次把无意识问题作为一项基础研究的是19世纪早期联想主义心理学家J.F.赫尔巴特。他把莱布尼茨的无意识观念发展成为意识阈限的概念。阈限下的那些观念是无意识的。他认为,当一个观念上升到可以觉察的意识水平时,就是莱布尼茨所说的被统觉了。他还认为,为了使一个观念上升到意识,它必须与现存于意识中的其他观念相适应、相一致。那些不一致的观念不能在意识中同时存在,而那些不相干的观念则被排斥在意识之外而变为被抑制的观念。被抑制的观念类似于莱布尼茨的微觉,存在于意识阈限之下。但它并没有在人的心理中完全消失,而只是暂时脱离了心理的核心部分──意识领域,下降到无意领域。只要条件成熟,例如受到新的感觉印象的刺激或结合便有可能重新上升到意识中来。

心理物理学创始人G.T.费希纳也对无意识的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也使用阈限概念,但他认为,心理类似于冰山,它的相当大的一部分藏在水面以下,在这里有一些观察不到的力量对它发生作用。这些想法后来对S.弗洛伊德有很大影响。他还唯物地解释了莱布尼茨的微觉学说:你听不到一条毛虫在菩提树下蚕食叶子的声音,但是你可以清楚地听到几千条毛虫一同吃叶子的声音。

另一些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有H.von赫尔姆霍茨、И.Μ.谢切诺夫和И.Π.巴甫洛夫。赫尔姆霍茨在对感觉器官的心理生理研究中曾发现,在感知觉范围内存在一种没有思维参与的概括过程,为解释这种过程而提出“无意识推理”的概念。巴甫洛夫根据对脑的研究则提出了对无意识心理现象的生理学解释。他认为,在具有最适宜兴奋的大脑半球部位上容易形成新的条件反射并能顺利地进行分化。因此可以说,这一部位此刻是大脑半球的创造性部位,其他部位(即具有低兴奋的部位)这时就没有这种能力,它们的功能充其量是进行以前形成的反射,这种反射是在相应刺激存在时自动产生的,我们主观上把它们称作无意识的、自动化的活动。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实验派的兴起与发展,无意识问题的研究又与心理病理现象和神经心理方面的病态、暗示、催眠等的研究联系起来。T.-A.里博、P.雅内的著作为研究心理生活深处及其无意识状态铺平了道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也应运而生,从而把对无意识的研究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种神经症的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起来的一套心理学理论。无意识是这一理论的中心概念。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生物本能的作用,意识是人类理智的作用。生物本能表现为无意识的冲动。早期弗洛伊德主要是以性本能解释无意识的动力作用,后期又提出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或破坏本能作为解释概念。无意识作为人的动力基础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无意识冲动总是力求得到满足而上升到意识领域。意识对无意识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

(1)寻求满足无意识冲动的途径;

(2)调节无意识冲动和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避免机体受到外部的伤害。这两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最终目的仍在于为无意识的需要服务。由于社会力量相对强大,意识的调节往往表现为对无意识冲动的压抑。但受压抑的冲动并没有消失,而仍潜伏在无意识的深层中,在这一点上,它与前意识不同,前意识只要被注意到,随时都能上升到意识领域,无意识则由于曾受到早期的压抑创伤,和意识层的连结已被隔断,好像已被打入冷宫,永世不能再见天日。如果早期的冲动比较强烈,压抑创伤比较严重,就会形成神经症。弗洛伊德主张用自由联想法帮助患者追忆早期创伤的形成、“谈出”或渲泄出内心的积郁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20世纪30年代以后,一些从西欧,特别是从德国移居美国的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如H.S.沙利文、K.霍妮、E.弗罗姆等人,在新的土壤上形成新精神分析学派。其代表人物虽然在理论上各有侧重,但共同特点是强调精神病病因学的社会因素并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表面看来,他们的观点与弗洛伊德有所不同,但是,在他们的概念中仍然保留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以作为其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霍妮认为,行为的主要动力在儿童时期是一种在潜藏的敌对世界面前表现为无能为力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无意识的,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变的。在适当条件下它又是产生神经官能症的动力,并决定着人的特点。弗罗姆则认为,人的本性受文化影响,但是决定个人生活道路矛盾的根源却是人的本性,即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动机概念。人不能消除这些矛盾,他只能依赖于某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以适应方式对它们加以反映。意识和无意识的强度决定人的正常行为和神经官能症的行为。无意识概念用于医学实践而得出的结论证明,必须促进最初受压抑的精神力量进入意识。

以无意识为基本概念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包括新精神分析)学说,现在在美国已不再是一般的关于心理学的理论,它已渗透到文学、哲学、艺术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西方知识界就像讲述自己的心脏和胃的活动一样讲述着无意识现象。这种广泛传播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它适合了资产阶级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也应该承认,弗洛伊德在充分认识无意识心理现象并创造出一种研究它的方法方面是有贡献的。

与精神分析学说不同,苏联心理学家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反映论和决定论原则出发来阐述无意识问题。他们认为:无意识和意识一样,都是心理现象的特性,是心理反映的能力;无意识的存在必须以在人那里现实地或潜在地存在着意识为前提;无意识反映转化为意识反映既与外部作用本身的性质有关系,也与神经系统状态及感官状态有关系;意识与无意识的特殊结合不仅发生于对现实反映过程本身之中,而且也发生于对人的行为的调节过程之中。Д.H.乌兹纳泽提出的定势理论是苏联关于无意识问题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定势是一种没有意识到的状态,它先行于并决定着任一形式的心理活动的展开。换句话说,定势是心理的特殊领域,是一种没有形成为意识的内容所特有的那种形式的积极状态。因此,通过定势的研究有可能揭示无意识心理现象的实质,解开无意识之谜。

当代有关无意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着无意识究竟是怎样一种心理状态这样一个问题。今后科学进一步探索这一问题的战略,是联系着有关脑的一般学说,联系着广阔范围的专门知识领域──从生物调节理论、神经生理学和电生理学直到创造心理学、艺术理论、社会心理学和教育理论跨学科地进行研究。可见,无意识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精神病治疗、文艺创作、生产劳动和教育实践也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书目
    S.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北京,1984。(S.Freud,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London,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