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水质评价

按照评价目标,选择相应的水质参数、水质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体的质量利用价值及水的处理要求作出评定。水质评价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一项基本工作。

分类

水资源用途广,因此水质评价的目标类型也比较多。

(1)按评价目标分:为防治污染的水污染评价,如60年代以来广泛进行的河流污染评价、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等;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水资源质量评价。

(2)按评价对象分:地表水评价和地下水评价,前者又分为河流、湖泊、水库、沼泽、潮汐河口和海洋等水质评价。

(3)按评价时段分:利用积累的历史水质数据,揭示水质发展过程的回顾评价,根据近期水质监测数据,阐明水质当前状况的现状评价,和对拟建工程作水质影响分析的影响评价(又称预断评价)。

(4)按水的用途分:饮用水水质评价,渔业用水水质评价,工业用水水质评价,农业用水水质评价,游泳和风景游览水体的水质评价等。

水质参数

指水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成分及其数量。在水污染评价时,可采用当地主要污染物和有关的物理化学项目作为评价参数,在水资源质量评价时,选择能反映水质基本特性的参数和主要污染参数。在水质评价中,常用的参数有六类:

(1)常规水质参数,包括色、嗅、味、透明度(或浊度)、总悬浮固体、水温、pH值、电导率、硬度、矿化度、含盐量等;

(2)氧平衡参数,包括溶解氧、溶解氧饱和百分率、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等;

(3)重金属参数,包括汞、铬、铜、铅、锌、镉、铁、锰等成分;

(4)有机污染参数,分简单有机物(苯、酚、芳烃、醛、DDT、六六六、洗涤剂等)和复杂有机物(三、四苯骈芘、石油、多氯联苯等);

(5)无机污染物参数,包括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硫酸盐、磷酸盐、氟化物、氰化物、氯化物等;

(6)生物参数,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底栖动物、藻类等。

水质标准

根据不同的评价类型,采用相应的水质标准。评价水环境质量,采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养殖水体的质量,要采用渔业用水水质标准;评价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取水点的水源水质,用地面水卫生标准;评价农田灌溉用水,采用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等。一般都以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的各类水质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在没有规定的水质标准情况下,可采用水质基准或本水系的水质背景值作为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有两大类,一类是以水质的物理化学参数的实测值为依据的评价方法;另一类是以水生物种群与水质的关系为依据的生物学评价方法。较多采用的是物理化学参数评价方法,其中又分:

(1)单项参数评价法即用某一参数的实测浓度代表值与水质标准对比,判断水质的优劣或适用程度。

(2)多项参数综合评价法即把选用的若干参数综合成一个概括的指数来评价水质,又称指数评价法。指数评价法用两种指数即参数权重评分叠加型指数和参数相对质量叠加型指数两种。参数权重评分叠加型指数的计算方法是,选定若干评价参数,按各项参数对水质影响的程度定出权系数,然后将各参数分成若干等级,按质量优劣评分,最后将各参数的评分相加,求出综合水质指数。数值大表示水质好,数值小表示水质差。用这种指数表示水质,方法简明,计算方便。参数相对质量叠加型指数的计算方法是,选定若干评价参数,把各参数的实际浓度与其相应的评价标准浓度相比,求出各参数的相对质量指数,然后求总和值。根据生物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原理建立起来的生物学评价方法,通过观测水生物的受害症状或种群组成,可以反映出水环境质量的综合状况,因而既可对水环境质量作回顾评价,又可对拟建工程的生态效应作影响评价,是物理化学参数评价方法的补充。缺点是难确定水污染物的性质和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