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ing Ying
中国农业科学家、 教育家。 1888年11月25日生于广东省茂名县(今高州县)。1964年10月14日卒于北京。1924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毕业。后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南农学院院长,中国第一届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等职。曾被选为民主德国农业科学院和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捷克斯洛伐克农业科学院荣誉院士。丁颖毕生从事农业教育和水稻研究工作。尤其对稻种的起源演变、稻种分类、稻作区域划分、农家品种系统选育以及栽培技术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他通过实地考察认定中国华南的多年生野稻是中国栽培稻种的祖先,肯定了中国栽培稻种起源于南方。他以地域、种性和栽培三者相结合的办法,把中国稻作区域划分为地域分明、种性清楚的6个稻作带,并指出温度是决定稻作分布的最主要生态因子指标,对指导生产,发展新稻区有重要作用。他还主持了全国水稻品种对光、温条件反应特性的研究课题,为水稻品种的气候生态型、品种熟期性分类,地区间引种以及选种、育种、栽培等提供了理论依据。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他就进行野生稻与农家水稻品种杂交育种研究,育成的“中山1号”在生产上应用达半个世纪。他还先后选育出优良品种60多个,创立了水稻品种多型性理论,为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品种提纯复壮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撰有《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1957)、《中国水稻品种的生态类型及其与生产发展的关系》(1967)等论文140多篇,并主编《中国水稻栽培学》(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