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近思录

中国南宋哲学家朱熹和吕祖谦合编的理学入门书。淳熙二年(1175),吕祖谦从浙江到福建与朱熹会晤,两人在寒泉精舍相与读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的书,深感其著作“广大闳博,若无津涯”,初学者不易把握其要义,于是精选622条,辑成《近思录》,分14卷。《近思录》书名取切问而近思之意。朱熹取此书名的用意在于,把《近思录》当作学习四子著作的阶梯,四子著作又为学习《六经》的阶梯,以正“厌卑近而骛高远”之失。

《近思录》是依朱吕两人的理学思想体系编排的,从宇宙生成的世界本体到孔颜乐处的圣人气象,循着格物穷理,存养而意诚,正心而迁善,修身而复礼,齐家而正伦理,以至治国平天下及古圣王的礼法制度,然后批异端而明圣贤道统。全面阐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近思录》一书,在理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确立儒家道统,传播理学思想起过重要作用。清代江永(1681~1762)称:“凡义理根源,圣学体用,皆在此编。”“盖自孔曾思孟而后,仅见此书”。

《近思录》清同治三年刊本

《近思录》有叶采集解本(四库全书著录),明正德十四年(1519)汪伟刊本(南监本),明稽古斋刊本,正谊堂本,清康熙中御儿吕氏宝诰堂刊《朱子遗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