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尼加拉瓜

拉丁美洲国家。位于中美洲地区中部,北界洪都拉斯,南接哥斯达黎加,西临太平洋,东濒加勒比海,海岸线长820公里。面积13万平方公里,为中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316.2万(1984)。全国分为16个省和1个区。首都马那瓜。

图

全境分为 3个自然区:

(1)太平洋沿岸低地。为一地堑,从丰塞卡湾到哥斯达黎加国境,宽70~100公里,多火山和湖泊。有圣克里斯托瓦尔、莫莫通博等30多座火山,为中美洲火山带的一部分,不少是活火山,地震频繁。尼加拉瓜湖面积8264平方公里,因火山喷出物堵塞海湾出口而成,为中美洲最大的湖泊;马那瓜湖面积1049平方公里,湖中有火山岛。两湖有水道相连,并经圣胡安河,排入加勒比海。低地内火山灰广泛分布,土壤肥沃,多已开垦,为重要农业区。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7℃,年降水量1000~1300毫米,5~11月、12月为雨季。

(2)加勒比海沿岸低地。多丛林沼泽,为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6℃,年降水量2500~3800毫米,土壤冲刷淋溶强烈,土质瘠薄,除沿河地带种植热带作物外,其余尚未开发利用;

(3)中部高地。面积约占全国1/3,以伊萨贝里亚山脉和科隆山脉为主体,山峰一般海拔900~1500米,由古老花岗岩为基底,上覆熔岩和火山灰。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500~2500毫米。森林资源丰富,并多金属矿藏。

居民中,印欧混血种人占69%,白人占17%,黑人占9%,印第安人占5%。1981年人口增长率36‰,为世界上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4人。西部低地的人口占60%,以印欧混血种人和白人为主。中部高地占30%,北部较为密集,深山多印第安人。东部海岸人口最稀疏,每平方公里仅2.5人,多黑人。1981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3%。居民多信奉天主教。西班牙语为国语。

1524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宣布独立,1823年加入中美洲联邦。1839年建立尼加拉瓜共和国。中美洲太平洋沿岸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在殖民时斯初,人口已较稠密,实行大庄园土地所有制,种植玉米、豆类、稻米、高粱等粮食作物,饲养牛等牲畜;中部高地经济活动限于开采金银矿。19世纪50年代,咖啡种植业开始兴起,20世纪以来,香蕉、甘蔗、棉花等也有较大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主要农牧业区从太平洋沿岸扩展到中部高地。加勒比海沿岸地区橡胶、香蕉种植园兴盛一时后衰落,至今仍是地广人稀。

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1982年国内生产总值10.04亿美元,人均346美元。农业是主要经济部门。42%的就业人口从事农业,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2/3以上。已耕地87.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6.2%,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低地和中部高地。咖啡为首要作物,1980年播种面积达11万公顷,产量12.4万吨,通常占出口总值的12~15%,主要产区在马那瓜湖与尼加拉瓜湖之间的丘陵台地,以及中部高地的北部。其次是棉花,1980年产量7.67万吨,马那瓜湖与丰塞卡湾之间低地平原的西北部为集中产区。其他农产品有甘蔗、香蕉、玉米和稻米等。畜牧业较发达,牧场约占国土面积28.6%,主要分布在尼加拉瓜湖东侧的琼塔莱斯和博阿科低山草原区。以养牛业为主,1980年有牛204.1万头,为中美洲重要活牛和牛肉出口国。森林占国土面积的43%,盛产贵重木材,主要供出口。工业基础较薄弱。北部边境地区有金、银、铜、铅、锌等矿,采金业较重要。近年在太平洋沿岸和加勒比海大陆架附近发现油矿。制造业以食品工业为主,约占工业总产值1/2;其次是纺织、制鞋等轻工业;金属、化学、炼油等近年来有所发展。马那瓜和莱昂为主要工业中心。

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公路总长2.4万公里,铺面公路不足1/10。其中最重要的是纵贯全国的泛美公路(境内长383公里)。铁路总长345公里,其中最重要的干线从科林托起,经奇南德加、莱昂、马那瓜,到尼加拉瓜湖畔的格拉纳达,全长188公里。太平洋岸的科林托为主要港口,承担全国海运量的50%以上,次为索莫萨港和布卢菲尔兹港(加勒比海沿岸)等。航空运输比较发达,东西沿岸间的交通主要依靠航空运输。马那瓜近效有国际机场,与西欧、美国等有定期航班。

西部太平洋沿岸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集中了大部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重要城市多在这一带。东部加勒比海沿岸除林业和局部香蕉种植业外,几乎尚未开发。中部高地以农牧业和矿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