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百科全书》的由来

百科全书是一切知识的概要汇编,包罗万象,卷帙浩繁,并附有索引、插图、地图、书目、图表等,给人们查阅提供许多方便。世界上最先在书名上使用“百科全书”一词的是德国人斯卡列哲。1595年,他在瑞士巴塞尔出版了《百科全书,或神与世俗学科知识》。然而,百科全书的编纂和出版,远比这部书要早得多。   世界公认,最早的百科全书应是我国的“类书”。类书是我国古代所特有的,它是把古书中的材料分门别类地加以辑录,包括天文历法、山川河流、人物传记、历史事件、车马服饰、居处器物以及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类书并不都是按类编排,有些类书如《永乐大典》,是按韵编排的。即使是按类编排的,各书的分类也不完全雷同。我国最早的类书是三国时期魏文帝命人编纂的《皇览》。唐宋时期,随着科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类书的编纂兴盛起来。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动辄上百卷,甚至上千卷,资料十分丰富。明代以来,更有两万卷的《永乐大典》、一万卷的《图书集成》,类书的发展空前繁荣。其品类之多,也令人眼花缭乱。如有专供查事物起源的,有专供查词藻的,至于供查找事物、古典诗文之类的,更是比比皆是。当然,我国古代的类书与现代各国百科全书相比,毕竟有很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