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ameiniyaren
[外文]:Armenians,ΑрΜяне
南高加索地区的居民。自称“哈伊”,旧译“阿尔明尼亚人”。约415.1万人(1979),其中272万人分布在苏联亚美尼亚共和国,其余分布在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北高加索等地。属欧罗巴人种西亚类型。使用亚美尼亚语,分成许多方言,属印欧语系亚美尼亚语族。4世纪末 5世纪初由学者M.密斯罗普创制文字,后虽有某些修改,但一直沿用至今。信基督教,部分信天主教。
亚美尼亚人是南高加索的古老民族,其祖先早在公元前16~前15世纪时就已居住在亚美尼亚高地,建立阿尔马丹国。 自公元前7世纪起由乌拉尔图人、斯基泰人和基美里人等结合而成亚美尼亚部落,公元前6~前3世纪曾建立大亚美尼。公元7~15世纪,先后遭受阿拉伯人、拜占廷人、 塞尔柱人、 鞑靼人等的入侵。16~18世纪,住地被土耳其和波斯瓜分,19世纪上半期被沙俄兼并。1920年建立苏维埃政权,成立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底作为南高加索联邦成员加入苏联。
亚美尼亚人自古从事农业,种植小麦、大麦、甜菜、烟叶、茶叶等,耕作技术落后,不久前还使用笨重木犁、用树枝编成的耙和带齿的镰刀。 畜牧业以饲养羊、 牛、马为主,织毯、首饰和皮革制品等手工业发达。近些年来,机器制造、 有色冶金、 化工和食品工业发展迅速;种植业以生产葡萄、水果和蔬菜为主。人民的生活和文化发生深刻变化。
过去,亚美尼亚人家庭中长期保留母权制残余,高龄妇女备受尊敬。住宅建筑式样不一,农民多住石块砌成的方形塔式楼房,牧民多住泥石砌成的低矮平房。妇女穿对襟长连衣裙、绣花衬衫、系宽腰带,戴宝塔式高帽;男子穿敞襟长上衣、大裤裆灯笼裤、皮靴,戴毡帽。富有民族特色的食品是烤羊肉串,放有辛辣调料、香菜和石榴汁。反映民族独立斗争的民间创作流行甚广;民歌在谐音上别具一格。作家X.阿博维扬创作的历史小说和普及读物对人民群众影响很大。
另有部分亚美尼亚人散居在美国(约50万)、伊朗(20万)、法国(20万)、黎巴嫩(18万)、土耳其(15万)、叙利亚(15万)等数十个国家。他们多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迫移居国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