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鸊鷉(学名:Podiceps taczanowskii,英文名:Junin Grebe)是鸊鷉科鸊鷉属的鸟类。
秘鲁鸊鷉(学名:Podiceps taczanowskii)是一种不会飞的鸊鷉,仅分布在秘鲁中西部胡宁大区内的Lake Junin内。数目少于250头,故在IUCN红色名录内列为极危物种。学名种加词内的是为了纪念波兰动物学家W adys aw Taczanowski,他出版了《秘鲁乌类学》(Ornithology of Peru)一书。
中文学名:秘鲁鸊鷉
拉丁学名:Podiceps taczanowskii
英文俗名:Junin Grebe
命名作者:Berlepsch & Stolzmann, 1894
中文目名:鸊鷉目(Podicipediformes)
中文科名:鸊鷉科(Podicipedidae)
中文属名:鸊鷉属(Podiceps)
繁殖区:南美洲 : Peru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极危物种
Critically Endangered(CR)
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绝灭!
鸟种简介秘鲁鸊鷉Puna Grebe (Podiceps taczanowskii) Berlepsch & Stolzmann, 1894中文名称:秘鲁鸊鷉中文别名:秘鲁??、蓬那鸊鷉
拉丁学名:Podicepstaczanowskii
命名时间:BerlepschandStolzmann,1894
英文名称:JuninGrebe
外形特征
秘鲁鸊鷉是一种潜鸟。黑头,白颈,麻色背羽和翅膀。一双红眼睛非常亮。嘴形直,侧扁,具尖端;鼻孔透开,而位近嘴基;翅短小,具12枚初级飞羽,第1枚残留,次级飞羽缺第5枚。尾仅具一些短软的绒羽,或几乎没有。两脚位近臀部。跗蹠侧扁,适于潜水;四趾均具宽阔的瓣蹼;爪钝而宽阔,中趾的内缘呈锯齿状,后趾短小,位置较其他各趾为高,或则付缺。体羽短而稠密,饶有抗湿性;羽具副羽,尾脂腺被羽;两性相似。头骨为裂腭型和全鼻型;并缺基翼突;消化系缺盲肠;雏为早成性。
生活习性
秘鲁鸊鷉栖息于淡水湖泊、沼泽的植物丛中,几乎终生在水中生活,常集群栖住。不善飞翔。游泳时不用翅而以脚,极少行走在地上。能潜水觅食,一般潜水仅1—4m深。食物主要为水生昆虫及幼虫、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小鱼和小草等。
生长繁殖秘鲁鸊鷉秘鲁鸊鷉分布图秘鲁鸊鷉繁殖时在水边草丛中筑浮巢,用芦苇、杂草和一些粘土做成。卵每产2—7枚,色白,多为污物所染。雌雄轮流孵卵。卵约孵25天而出雏。雏属早成性,全身密生绒羽,能自由活动,在雏鸟孵出2—3周的时间,亲鸟常把雏鸟放置背上,受惊潜水则把它们挟在翅膀底下。
地理分布
秘鲁鸊鷉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