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了溺爱不明、救饥拯溺、拯溺扶危等含“溺”的成语29个,其中“溺”开头的成语2个,“溺”结尾的成语12个,“溺”在中间的成语15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溺”开头的成语1、溺爱不明[nì ài bù míng]
【解释】溺爱:十分宠爱。形容对子孙或晚辈过分宠爱,看不到他们的缺点。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人莫知其子之恶”朱熹注:“溺爱者不明”
【示例】或夫子溺爱不明,而遂许巢、许与夔、龙接席耶?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
2、溺心灭质[nì xīn miè zhì]
【解释】指淹没天然的心性,掩盖纯朴的本质。
【出处】语出《庄子·缮性》:“文灭质,博溺心。”
【示例】仆之驰骛于博杂也久矣。近稍知向里,自悟溺心灭质之为病。乃欲发愤而刊落之,然亦自悔其岁月之晚矣。 ——明唐顺之《与莫子良主事》
“溺”结尾的成语1、救饥拯溺[jiù jī zhěng nì]
【解释】指拯救饥饿和危急中的人。
【出处】罗正纬《滦州革命纪实初稿》:“除暴安良,乃革命真谛;救饥拯溺,实吾辈天职。”
2、扶危拯溺[fú wēi zhěng nì]
【解释】溺:落水。帮助危难者,救起落水者。比喻救助别人的急难。
【出处】唐·崔祐甫《唐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序》:“常州之义笃于友,用之有常,行之可久,扶危拯溺,尔身我手。”
3、救焚拯溺[jiù fén zhěng nì]
【解释】焚:火灾;溺:水灾。救人于水火之中。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示例】将佐诸人,皆极一时之选,抵川之后,必能救焚拯溺,捍患卫民。 ——郭孝成《云南光复记》
4、道在屎溺[dào zài shǐ nì]
【解释】比喻道之无所不在。
【出处】《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稊稗。’……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示例】以道眼观一切物,物物平等,本无大小堑久贵贱善恶之殊。庄生知之,故曰道在屎溺,每下愈况。 ——严复《救亡决论》
5、瓦查尿溺[wǎ chá niào nì]
【解释】碎瓦和小便。指极微贱污秽的东西。
【出处】碎瓦和小便。指极微贱污秽的东西。
【示例】明·徐渭《翠乡梦》第二出:“搅长河一搭里酥酩醍醐,论大环跳不出瓦查尿溺。”
6、假越救溺[jiǎ yuè jiù nì]
【解释】假:借助;溺:被水淹。原指到很远的越国请善游水的人来救溺水的孩子。比喻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昔有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
7、授手援溺[shòu shǒu yuán nì]
【解释】授手:给人以手,即伸手;溺:落水人。伸出手去救援落水的人。比喻救援苦难的人。
【出处】《孟子·离娄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授之以手。”
【示例】《邴原别传》:“实望根矩,仁为己任,授手援溺,振民于难。”
8、拯焚救溺[zhěng fén jiù nì]
【解释】拯:救;焚:被火烧;溺:落水者。救助被火烧火燎烧和被水淹的人。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
【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唐·李渊《受禅告南郊文》:“臣恭守晋阳,驰心魏阙,被首濡足,拯溺救焚,大举义兵,式宁区宇。”
【示例】举朝拯焚救溺之精神,专用之摘抉细微,而以察吏诘戎予夺大柄仅付二三阉寺。(《明史·姜思睿传》)
9、己饥己溺[jǐ jī jǐ nì]
【解释】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出处】《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示例】盖自有受命治水之禹,承命教稼之稷,自然当任己饥己溺之事,救焚拯溺之忧,我辈安能代大匠斫哉。 ——明·李贽《焚书·答周柳塘》
10、救火拯溺[jiù huǒ zhěng nì]
【解释】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同“救焚拯溺”。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将以迎王师。”
【示例】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汉·王充《论衡·自纪》
11、善游者溺[shàn yóu zhě nì]
【解释】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12、拯危扶溺[zhěng wēi fú nì]
【解释】救助处于危难艰困中的人。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三回:“岂有论道经邦之志,全无拯危扶溺之心。”
“溺”在中间的成语1、拯溺扶危[zhěng nì fú wēi]
【解释】拯:救。溺:落水者。危:危难。救助落水者,扶持危难中的人或国家。亦作“拯危扶溺”、“拯危济困”。
【出处】《陈书·虞荔传》:“然夷凶翦乱,拯溺扶危,四海乐推,三灵眷命,揖让而居南面者,陈氏也。”
【示例】人人正好修功德,当起慈悲,拯溺扶危。 ——金·马钰《战掉丑奴儿》词
2、安于故俗,溺于旧闻[ān yú gù sú,nì yú jiù wén]
【解释】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示例】安于故俗,溺于旧闻的人不能成大业。
3、屙金溺银[ē jīn niào yín]
【解释】比喻生存有术。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2回:“常言道:养儿不要屙金溺银,只要见景生情。”
【示例】他很想有一项屙金溺银的技术。
4、玩物溺志[wán wù nì zhì]
【解释】玩:玩赏;物:器物;溺志:埋没志向。玩赏器物,埋没志向。指一心玩赏所喜爱的东西,就会消磨掉进取的意志。
【出处】宋·张栻《南轩文集·与曾节夫抚幹》:“若求增不已,却恐亦为玩物溺志,不可不察也。”
5、及溺呼船[jí nì hū chuán]
【解释】比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
【出处】《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卓遂将其众,迎帝于北芒,还宫”裴松之注引《典略》:“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肉,及溺呼船,悔之无及。”
【示例】初,刘璋遣人迎先主,主簿黄权怒而言曰:‘厝火积薪,其势必焚;及溺呼船,悔将无及。’ ——明·冯梦龙《智囊补·明智·黄权》
6、见溺不救[jiàn nì bù jiù]
【解释】犹言见死不救。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出处】唐·皇甫枚《王知古》:“然僻居于山薮接珍,豺狼所皋,若固相拒,是见溺不救也。”
【示例】见溺不救的人真是麻木不仁。
7、避溺山隅[bì nì shān yú]
【解释】指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
【出处】汉·司马相如《美人赋》:“譬于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
【示例】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止冠李下,既贻疵辱,方致微绳,解箓收簪,旦归初服。 ——《梁书·王僧孺传》
8、以溺自照[yǐ nì zì zhào]
【解释】溺:尿。撒泡尿自己好好照一下。比喻让他人自我检点,看够不够格。多含讥讽之意。
【出处】宋·程颢、程颐《大全集拾遗》:“何不以溺自照面,看做得三路运使无?”
【示例】此等语何不以溺自照。又俞仲蔚古调本是名家,五言律亦不恶,沾沾为七言律不已,何也?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七
9、援溺振渴[yuán nì zhèn kě]
【解释】溺:指落水者;振:救济。援救落水者和干渴者。比喻援救受难的人。
【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五:“曾未期月,援溺振渴,事无巨细,悉究本末。”
10、视溺不援[shì nì bù yuán]
【解释】看到人淹没在水里而不拉他一把。比喻见到人处于危险境地而置之不理。
【出处】清·无名氏《赛红丝》五:“临渴掘井,固是不弟不情;视溺不援,在吾兄亦觉太忍。”
11、流溺忘反[liú nì wàng fǎn]
【解释】犹言流连忘反。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出处】犹言流连忘反。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12、好船者溺,好骑者堕[hào chuán zhě nì,hào qí zhě duò]
【解释】好:喜爱;溺:淹没。喜欢乘船的人往往会淹死,善于骑马的人往往会摔伤。比喻擅长某一技能的人,往往容易疏忽大意,反而遭到意外的失败。
【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悲哉,夫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
13、嫂溺叔援[sǎo nì shū yuán]
【解释】比喻视实际情况而变通做法。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示例】帝曰:‘子坐父立,礼乎?’对曰:‘嫂溺叔援,权也。’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
14、拯溺救焚[zhěng nì jiù fén]
【解释】拯:救;焚:被火烧;溺:落水者。救助被火烧火燎烧和被水淹的人。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
【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唐·李渊《受禅告南郊文》:“臣恭守晋阳,驰心魏阙,被首濡足,拯溺救焚,大举义兵,式宁区宇。”
【示例】足下试自思之,必有拯溺救焚之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九)
15、己溺己饥[jǐ nì jǐ jī]
【解释】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示例】或己溺己饥,或独清独醒,随其人之性情学问境地,莫不有由衷之言。 ——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