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杨炎(727~781)

中国唐代理财家。字公南,号小杨山人,天兴(今陕西凤翔)人。历任吏部侍郎、道州(今湖南道县)司马、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等职。建中二年(781)罢相。

杨炎任宰相时,从两方面进行了财政改革:

(1)将国库和皇帝私库分开;

(2)改租庸调制(即田租、力庸、户调三种赋役的合称)为两税法。

改革库藏制度

唐代的国库叫左藏库,皇帝私库叫大盈内库。原来这两库是分开的。肃宗乾元元年(758),第五琦任度支盐铁使,将财政收入全部纳入大盈内库,由宦官掌管。这种“天下公赋,为人君私藏”(《旧唐书·杨炎传》)的情况,持续了二十年,杨炎认为必须予以改变。他向德宗提出,国家的收入仍归左藏库,每年从中提出一定数量交大盈内库充作宫中经费。德宗采纳了这一建议。这项改革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扬。

两税法

由于均田制的破坏和安史之乱后户籍记录和实际情况的严重不符,租庸调制产生了严重的弊病。杨炎在建议改革税制时,除了指出户籍失实外,还分析了百姓赋税负担加重的情况和后果。他说:“故科敛之名凡数百,废者不削,重者不去,新旧仍积,不知其涯。百姓受命而供之,沥膏血,鬻亲爱,旬输月送无休息”(《杨炎传》),许多人因赋税负担太重而破产成为流民。他建议废除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以原来的户税、地税为基础,重新确定税额,原来的租庸调折钱并入户税。新税定于每年夏秋两季交纳。德宗接受杨炎的建议,于建中元年正月下诏实行。两税法的实行,体现了杨炎的理财思想。

量出制入

两税总税额根据量出制入的原则确定。杨炎说:“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杨炎传》)。中国传统的财政原则是《礼记·王制》中所说的“量入以为出”,量出制入原则与此相反。事实上,封建统治者总是交替使用量入为出和量出制入两个财政原则的,量出制入原则也早已在实行,杨炎则第一次公开将它提了出来。在封建社会,执行量出制入的财政原则只能导致聚敛,后来陆贽在批评两税法时,也批评了这一财政原则。在杨炎以后,中国古代讨论财政问题的人,一般仍主张量入为出。

按资产征税

关于两税的征收对象,杨炎提出:“户无主客,以见(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杨炎传》)。前一句说不分主户、客户,一律在现居地缴纳赋税。这样可防止客户逃税,扩大了征税对象。后一句说不分丁男、中男,一律按资产多少确定税额。原来的租庸调以人丁为征收对象,而户税则按资产征收,两税法的“以贫富为差”是户税征收办法的推广。按资产征税比按人丁征税合理,符合赋税制度发展的方向。这一主张的提出和实现,是财政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两税法使赋税制度由繁趋简,在税制改革上前进了一大步。但由于以钱为征收标准,实行后产生了钱重物轻的现象,使纳税者因物价下跌而加重了实际的赋税负担。因此在实行后的四十年间,曾受到陆贽、白居易、杨于陵等多人的批评,反对赋税征钱成为当时的一种重要思想动向。穆宗长庆元年(821)终于改征布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