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ongxin weixing
[外文]:communication satellite
作为无线电通信中继站的人造地球卫星。其功用是转发或反射无线电信号,实现地球站之间或地球站与航天器之间的通信。实用通信卫星均为转发型有源通信卫星,装有通信转发器和天线,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变频、放大和转发。反射型无源通信卫星的反射信号太微弱,没有实用价值。
1958年12月,美国发射世界上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斯科尔”,开始了卫星通信实验阶段。1965年发射地球轨道通信卫星“国际通信卫星”Ⅰ号,卫星通信进入实用阶段。70年代,通信卫星进一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各种专用通信卫星。到1984年底,世界各有关国家共发射了 670多颗通信卫星,其中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有 179颗。中国于1984年和1986年先后发射了一颗地球同步试验通信卫星和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卫星通信具有通信距离远、容量大、质量好、可靠性高、灵活机动等优点。到1984年底,使用卫星通信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70多个,卫星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的重要手段。
按服务区域和用途的不同,通信卫星可分为国际通信卫星、国内通信卫星、区域通信卫星、军用通信卫星、海事通信卫星、电视广播卫星和数据中继卫星等。数据中继卫星兼有对低轨道航天器跟踪测轨的能力。
军用通信卫星又分为战略的和战术的通信卫星。前者提供远程直至全球范围的战略通信勤务;后者提供战术通信和舰艇、军用飞机的机动通信勤务。军用通信卫星具有保密性和抗干扰性好、灵活性大、生存能力强等特点。于80年代组网后,其战略、战术的区别已不甚明显。
美国的战略通信卫星称为“国防通信卫星”(见图),现已发展了三代。战术通信卫星有“舰队通信卫星”和“战术通信卫星”等。
苏联的军用通信卫星有:混编在“宇宙”号系列中的低轨道通信卫星,大椭圆轨道的“闪电”通信卫星,及地球静止轨道的“虹”、 “荧光屏”、 “地平线”等通信卫星。英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分别有“天网”和“纳托”军用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的发展趋势是:采用频率复用技术,引入更高频段和发展星上信息处理技术,以增大通信容量和简化通信终端设备,开辟新的通信业务和降低费用,将进一步向提高保密性、抗干扰性、灵活性和生存能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