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anglingsan
[外文]:Guangling Folk Strains
中国古代琴曲。又名《广陵止息》。今所演奏的《广陵散》,是以战国时聂政刺韩相为题材的大型器乐叙事曲。《广陵散》一曲,渊源已久。东汉末至三国时,《广陵散》已在流行。汉应璩(190~252)与刘孔才的书信中言及“听广陵之清散”;魏嵇康的《琴赋》中提到的琴曲亦有《广陵止息》。“散”有散乐之意。先秦时已有散乐,是一种民间音乐,有别于宫廷宴会与祭祀的雅乐。汉晋间《广陵散》曾作为相和歌流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将《广陵散》列为楚调曲,可能是由于当时流行于楚国地域之故。嵇康善弹此曲而闻名一时。
隋唐以前,《广陵散》与《止息》尚为2曲。唐代始见有称《广陵散》为《广陵止息》之说。唐李良辅撰《广陵止息谱》一卷,为23段,见于《新唐书·乐志》;唐吕渭撰《广陵止息谱》一卷为36段;宋元时《广陵散》已增至44段。《广陵散》与聂政故事相联系,始见于宋元人的诗文,乐曲的规模、调式、乐段的标题等,与今日所见《广陵散》谱大抵一致。今所见《广陵散》谱重要者有三:一为明朱权《神奇秘谱》本;再,明汪芝《西麓堂琴统》有两个不同的谱本;称甲、乙谱。此3种不同谱本经琴家研究,以《神奇秘谱》的《广陵散》为最早,也较完整,是今日经常演奏的谱本。全曲共45段,即开指1段、小序3段、大序5段、正声18段、乱声10段、后序8段,每段皆冠以小标题。对《广陵散》亦有另一种解释,即为《琴操》中的河间杂曲《聂政刺韩王曲》。此说始于近代琴家杨时百,见其所编《琴学丛书》的《琴镜》续二。
《广陵散》的曲调优美,具有叙事性。低音区的打击乐器声衬托着铿锵的节奏,暗示着故事的戏剧性。音乐与标题内容大致吻合。“正声”部分为全曲的菁华。《广陵散》为“慢商调”。慢商调是琴的一种调弦法,即降低第2弦商音与第1弦宫音相同。此种调弦法有助于表现《广陵散》的激昂慷慨情绪,双弦弹奏低音,浑厚坚实,有气势磅礴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