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头索动物亚门

脊索动物门的1亚门,因具有纵贯体躯一直达到前端的脊索而得名;它们的头都无明显分化,与体躯不能截然分开,故又名无头类,通称文昌鱼、矛形鱼。头索动物终生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即有纵贯背部,起支撑作用的脊索,有背神经管,和咽部两侧有许多鳃裂。这些基本特征在高等脊索动物中只存在于胚胎或幼虫期,在成体一般消失,或分化为更高级的器官。

头索动物均为海产,广泛分布于各大洋低、中纬度海域大洋的近岸浅水区。它们对底质要求比较严格,通常仅局限在“文昌鱼砂”这一沉积环境中,即有机质含量低的纯净粗砂和中砂中大量出现。生活时身体埋入砂中,仅前端外露,用以进行呼吸和滤食水体中的硅藻。

这类动物种类很少,仅有二科,文昌鱼科(Branchio-stomidae),其生殖腺左右对称排列于腹部两侧。偏文昌鱼科(Asymmetronidae),生殖腺不对称,只见于腹部的右侧。中国近海已发现2科2属3种,即厦门文昌鱼广泛分布于渤、黄、东、南海的浅水区,偏文昌鱼产于南海和北部湾,芦卡偏文昌鱼发现于台湾南端的南湾水域。

中国沿海常见的厦门文昌鱼(见图)体型细长,两端尖,外形似鱼,身体侧扁,半透明。一般体长为50毫米左右。其背面沿中线全长有一皮肤折叠,形成背鳍,与身体末端的尾鳍相接,左腹面尾鳍同其前方的臀前鳍相连。在臀前鳍同其前面由皮肤形成的下垂的腹褶交界处有一腹孔。

图

口位于前端腹面,环以触须,口后的咽较长,占消化道的1/2,肠为一直管,开口于尾鳍腹面左侧的肛门。

咽的两侧具有为数众多的鳃裂,水流进入口腔,经鳃裂达到围鳃腔,通过腹孔排出体外。在水的流动过程中,动物进行呼吸和摄食。

循环系统为闭管式,但心脏还没有形成,仅具有能够搏动的腹大动脉。

背神经管的前部稍微膨大,此膨大处为脑室,可称为脑,其他部分可认为是脊髓,因此可以看出文昌鱼的神经管开始有了脑与脊髓的分化,但两者尚无明显的区别。

排泄系统包括一组约90对肾管,位于咽壁背方两侧,其结构与脊椎动物胚胎期的原肾很近似。

皮肤由单层细胞的表皮和真皮构成,其下的肌肉明显分节,称为肌节,肌节V字形,其尖端向前,是分类的主要依据。肌节数目习惯上分三个体区段计算表示,如厦门文昌鱼肌节数为38+17+10,即前区(腹孔之前)38,中区(腹孔-肛门)17,后区(肛门以后)10。

厦门文昌鱼雌雄异体,沿身体两侧排列有26对生殖腺,卵子和精子排出体外在海水中受精发育。其生殖季节在青岛水域是7月上旬。受精卵经过3个月左右的发育始能完成,一年后性腺即可成熟。

厦门文昌鱼广泛分布于中国近海,数量较大,以往在厦门年产35吨,在青岛最高栖息密度达1710个/米2,其数量之大,远远超过世界上其他种。

文昌鱼由于其形态结构和胚胎发育在动物学基本理论方面能够提供许多有价值的材料,在某些方面它既似脊椎动物,如脊索、神经管和鳃裂,而又有无脊椎动物的一些结构特点,例如肾脏和生殖腺等。因此对它的研究,无论在动物分类学和动物进化上都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