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信经

基督教权威性的基本信仰纲要。信经一词源于拉丁文credo,原意为“我信”,一些古老信经的经文常以此词开头,后衍化为对这类经文的称谓。最初信经格式并不统一。1~2世纪各地教会信徒在受洗入教前,必须学习和诵读简短的“洗礼认信式”,后形成信规,或称真理规范。3~4世纪逐渐成为有专一格式的信经。在各派间流行最广的有《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和《亚大纳西信经》,三者称普世信经。此外,天主教、东正教和其他一些教派还另有本派的信经。

各派观点

天主教认为圣经、圣传和信经在信仰上具最高权威,三者皆被视为绝对的和无误的。天主教还认为历次公会议,特别是特兰托公会议和梵蒂冈公会议有关教义的决议和教皇的宣谕,都具有信经的性质和权威。东正教则承认从第一次到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间 (325~787)的前七次公会议的教义决议都绝对无误,具有信经性质。新教一些较大宗派除接受三个普世信经外,也各有较详细的权威性信仰纲领,称信纲或认信文。但新教一般认为信仰的最高权威是圣经,信经仅为信仰的纲领性表述。近代有人把信经视为一信仰纲要,他们强调credo是单数第一人称现在时态的动词,因而反对把信经作为强制性的信条(拉丁文 credendum)。还有些宗派不赞成有固定的信经。

《使徒信经》

最早流行于西部教会,4世纪时传说出于耶稣的12个使徒。后经考证,认为起源于2世纪末罗马教会所用的《古罗马信经》,内容较简单。现在通用的文本基本定型于6~7世纪。经文共12句,分3部分:相信全能的父上帝(天主);相信圣子耶稣基督由圣灵感孕童贞女马利亚而降生、受难、复活、升天、将来再临;相信圣灵(天主教汉译圣神)、教会、圣徒相通、罪得赦免、复活、永生。中世纪拉丁教会普遍用于洗礼礼文,并收在《日课经》和崇拜礼文中。宗教改革后被新教主流派教会接受作为信表(信仰声明),常在举行崇拜仪式时诵读或咏唱。

《尼西亚信经》

现存有两种文本。其一为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所订,考证家以N为代号称之。经文中使用同质(希腊文homoousios)一词表示圣子基督与上帝圣父的关系,以捍卫三位一体教义,驳斥阿里乌派否认基督有完全神性、贬低基督地位的主张。会上因同质一词不见于圣经,引起争论。后经君士坦丁一世裁决定稿通过。有人曾认为其底本出自犹西比乌之手。近代多数观点认为,此文本是以流传于巴勒斯坦、叙利亚一带教会的“洗礼信式”为基础扩充而成。第二种文本即目前各派教会所使用的《尼西亚信经》,考证家以《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或《君士坦丁信经》并以 C为代号称之。过去多数人认为C是于君士坦丁堡公会议(381)上以N为基础补充制定的。现有不少人认为C的真正来源目前还不能确定,并指出C和N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不少明显差异,如C关于基督一句比N稍长;在圣灵一句,有“是主,是赐生命的,与父、子同受敬拜,同受尊崇”;末句关于相信教会、洗礼、死人复活、永生等,又均为 N所无。此外,N在圣灵句后有咒诅文,谴责反灵派的谬误而C却无此。C从5世纪起始被东派教会用于圣餐礼文中,传至西方,被普遍采用。现在天主教仍常在弥撒礼文中使用。东派教会一般亦用作洗礼信经。新教圣公会、北区信义会等的圣餐礼文也常采用之。5~6世纪后曾因西派教会单方面将圣灵“从父出来”改为“从父和子出来”而引起东西方教会间的“和子句纠纷”。其他文句双方仍完全相同。

《亚大纳西信经》

17世纪前一般都根据教会传说,认为是 4世纪希腊教父亚大纳西同阿里乌派争辩而作。但其原文为拉丁文,内容和文体都和亚大纳西其他作品极不相似。近代考证发现,该信经于4世纪末或5世纪初已流传于高卢南部,后来才译为希腊文,故亚大纳西为该信经作者之说得以否定。全文共40句,分两部分。前半肯定三位一体,父、子同体同性;后半强调基督的神、人二性,并以其降生、受难、复活、升天来证实道成肉身,与《使徒信经》相似。末附咒诅文。在西派教会流传甚广,天主教《日课经》规定每主日早祷时必读。宗教改革后受到马丁·路德及路德宗重视。英国圣公会将其收入《公祷书》内,英国以外的安立甘宗教会(如美国圣公会等)则多不收入。东正教会多不把它作为信仰标准。17世纪后才将其收入东正教礼文集作为附录,但删去“和子”一词。

信经,尤其是各重要信经,大都产生于教会内各派在教义问题上发生重大争论之后,作为结论,以肯定占优势派别的观点为正统,排除异己,有些信经还特别对异已加以咒诅。由于信经集中表达了历代基督教正统派教会信仰的基本要求,一些神学家常根据信经(特别是《使徒信经》阐发各自的观点。现代普世教会运动中有人提出,以较被普遍接受的《使徒信经》和《尼西亚信经》为各派共同信仰基础,谋求互相了解合作,以促进教会的重新合一,但迄今尚无现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