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矛盾重重等含“盾”的成语6个,其中“盾”结尾的成语3个,“盾”在中间的成语3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盾”结尾的成语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yǐ zǐ zhī máo,gōng zǐ zhī dùn]
【解释】子:对别人的称呼;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
【出处】《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示例】菲薄古书者,惟读过古书者最有力,这是的确的。因为他洞知弊病,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鲁迅《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
2、自相矛盾[zì xiāng máo dùn]
【解释】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处】《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示例】这些理论自相矛盾。
3、鬻矛誉盾[yù máo yù dùn]
【解释】鬻:卖;誉:赞美。自相矛盾,不能两立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
【示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是楚人鬻矛誉盾,两难得而俱售也。”
“盾”在中间的成语1、矛盾重重[máo dùn chóng chóng]
【解释】重重:层层。彼此间的冲突、意见很多。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8章:“帝国主义各国在国际关系上虽然各怀鬼胎,矛盾重重,但是……”
【示例】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很不简单,矛盾重重。 ——王朝闻《论凤姐》第十二章
2、矛盾相向[máo dùn xiāng xiàng]
【解释】向:对着。形容针锋相对。
【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初若矛楯相向,后类江海同归。”
3、磨盾之暇[mó dùn zhī xiá]
【解释】暇:闲暇,余暇。指在战争的余暇。
【出处】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王兰泉》:“先生从征九年,虽羽书旁午,然磨盾之暇,马上吟咏,穷庐诵读,无一日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