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您整理了甲乙丙丁、丢盔卸甲、花甲之年等含“甲”的成语118个,其中“甲”开头的8个,“甲”结尾的47个,“甲”在中间的63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甲”开头的成语1、甲乙丙丁[jiá yǐ bǐng dīng]
【解释】古代天干排序的前一到四位。指事物的顺序或事物大概轮廓。
【出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
2、甲兵在胸[jiǎ bīng zài xiōng]
【解释】甲兵:铠甲和兵器,泛指武器。比喻胸中富有韬略。
【出处】《魏书·崔浩传》:“汝曹视此人尪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
3、甲胄生虮虱[jiǎ xhòu shēng jī shī]
【解释】甲、胄:古代士兵作战时所穿戴的铠甲和头盔。铠甲和头盔上都长满了虮虱。形容战争持续时间很长。
【出处】《韩非子·喻老》:“天下无道,攻击不休,相守数年不已,甲胄生虮虱,燕雀处帷幄,而兵不归。”
【示例】自陛下十五年起义图霸,为雪家仇国耻,甲胄生虮虱,黎人困输挽。 ——《旧五代史·郭崇韬传》
4、甲坚兵利[jiá jiān bīng lì]
【解释】甲:盔甲;坚:坚固;兵:兵器;利:锋利。坚固的盔甲,锋利的兵器。比喻精锐部队。
【出处】战国·齐·孙膑《孙膑兵法·客主人分》:“受敌者不得相以为固,甲坚兵利不得以为强。”
5、甲第连天[jiǎ dì lián tiān]
【解释】甲第:富豪显贵的宅第。形容富豪显贵的住宅非常之多。
【出处】唐·崔颢《长安道》:“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
【示例】门外车轮流水,城中甲第连天,琼楼酬月十二层,锦障藏春五十里。 ——明·高则诚《琵琶行·牛氏规奴》
6、甲冠天下[jiǎ guàn tiān xià]
【解释】甲冠:第一。称雄天下。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突出,无与伦比。
【示例】桂林山水甲冠天下。
7、甲第星罗[jiǎ dì xīng luó]
【解释】甲第:富豪显贵的高级宅第;星罗:象繁星一样排列着。形容富贵人家的宅第极多。
【出处】甲第:富豪显贵的高级宅第;星罗:象繁星一样排列着。形容富贵人家的宅第极多。
8、甲第连云[jiǎ dì lián yún]
【解释】甲第:富豪显贵的宅第。形容富豪显贵的住宅非常之多。
【出处】唐·崔颢《长安道》:“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
【示例】做善事的时候,不过是个穷光蛋,不多几年,就有好几个甲第连云起来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甲”结尾的成语1、丢盔卸甲[diū kuī xiè jiǎ]
【解释】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示例】唬得禁军八百万丢盔卸甲。 ——元·孔文卿《东窗事发》第一折
2、解兵释甲[jiě bīng shì jiǎ]
【解释】解:解除;释:卸下。解除武装,卸掉盔甲。比喻不再参战。
【出处】明·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解兵释甲,社稷宁谧,黎民乐业。”
【示例】庆氏有马,惊而逸走,军士逐而得之,乃尽絷其马,解兵释甲,共往观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七回
3、曳兵弃甲[yè bīng qì jiǎ]
【解释】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出处】陈毅《过汾河平原》诗:“丘貉古今同一概,曳兵弃甲暗投降。”
4、风兵草甲[fēng bīng cǎo jiǎ]
【解释】犹言草木皆兵。
【出处】《水浒传》第九五回:“况我兵惊恐,凡杯蛇鬼车,风兵草甲,无往非撼志之物。”
5、顶盔掼甲[dǐng kuī guàn jiá]
【解释】戴上头盔,披上战甲。指全身武装。
【示例】战士们顶盔掼甲,快速进入战斗。
6、裹粮坐甲[guǒ liáng zuò jiǎ]
【解释】携带干粮,披甲而坐。形容全副武装,准备迎战。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十二年》:“十二月戊午,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
【示例】裹粮坐甲成何事,谁为临淮恕逗留。 ——清·陆黻恩《读秋水斋诗·拟工部诸将》
7、胸中鳞甲[xiōng zhōng lín jiǎ]
【解释】比喻存心险恶。
【出处】《三国志·蜀志·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8、腹有鳞甲[fù yǒu lín jiǎ]
【解释】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近。
【出处】《三国志·蜀书·陈震传》:“孝起前是入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9、按兵束甲[àn bīng shù jiǎ]
【解释】按兵:军队停止行进。甲:铠甲,泛指武器装备。止兵不前,捆起铠甲。指解除武装,停战言降。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示例】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战》
10、凤毛龙甲[fèng máo lóng jiǎ]
【解释】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
【出处】明·袁中道《石浦先生传》:“旧有传奇二种,置于笥中,为鼠子嚼坏,凤毛龙甲,竟不存于世。”
11、韬戈卷甲[tāo gē juǎn jiǎ]
【解释】韬戈:收藏兵器;卷甲:卷束铠甲。指休兵停战。
【出处】《旧唐书·陈少游传》:“韬戈卷甲,伫候指挥。”
12、丢盔抛甲[diu kuī pāo jiǎ]
【解释】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同“丢盔卸甲”。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示例】他们认为今日上午在大战中已经把左光先的精锐杀得丢盔抛甲,七零八落。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
13、抛戈卸甲[pāo gē xiè jiǎ]
【解释】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
【出处】元·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一折:“则要你输,不要你赢,可抛戈卸甲,佯输诈败。”
【示例】霎时已经死了一半,一半抛戈卸甲,沿海逃生。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回
14、抛戈弃甲[pāo gē qì jiǎ]
【解释】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3回:“部下听得,一齐抛戈弃甲跪倒。”
【示例】敌人开始抛戈弃甲,向我军投降。
15、胸有鳞甲[xiōng yǒu lín jiǎ]
【解释】比喻存心险恶。
【出处】《三国志·蜀志·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16、只鳞片甲[zhī lín piàn jiǎ]
【解释】鳞:鱼鳞;甲:甲壳。一片鳞,一片甲。比喻极少的一部分。
【出处】鲁迅《<艺术论>译本序》:“这里的三篇信札体的论文,便是他的这类著作的只鳞片甲。”
【示例】这里的三篇信札体的论文,便是他的这类著作的只鳞片甲。(鲁迅《二心集·〈艺术论〉译本序》)
17、片鳞只甲[piàn lín zhī jiǎ]
【解释】犹片鳞半爪。比喻事物的极小部分。
【出处】梁启超《饮冰室诗话》:“昔惟闻海上诸君子传,传诵其诗,有‘入市无屠狗,骄人让沐猴’之句,深以片鳞只甲为憾。”
18、年登花甲[nián dēng huā jiǎ]
【解释】花甲:用干支纪年,指六十岁。年纪已到六十岁。
【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大中咸通中敩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19、枕戈披甲[zhěn gē pī jiǎ]
【解释】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 同“枕戈坐甲”。
【出处】清·龙翰臣《复唐子实书》:“今日之事,将因一乡而累及一邑,因一邑而累及一省。此非有人维持调护之,则外军枕戈披甲之士,抑郁不扬。”
20、一毛片甲[yī máo piàn jiǎ]
【解释】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出处】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21、晋阳之甲[jìn yáng zhī jiǎ]
【解释】指地方官吏因不满朝廷而举兵为兴“晋阳之甲”。
【出处】《公羊传·定公十三年》载:晋赵鞅兴晋阳之甲,以清君侧为名,逐荀寅、士吉射。
【示例】殷荆州兴晋阳之甲,往与觊别,涕零。 ——南朝宋刘义庆《世语新说·规畿》
22、案兵束甲[àn bīng shù jiǎ]
【解释】放下兵器,捆束铠甲。指停止作战。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23、倒戈弃甲[dǎo gē qì jiǎ]
【解释】倒:颠倒,翻转;弃:抛弃。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出处】《杨家将演义·汉继业调兵拒宋》:“汝若上识天时,下穷人事,倒戈弃甲,束手归命,犹不庙绝血食。”
【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0回:“智及见兄囚在陷车,心胆已碎,又见众军倒戈弃甲而去,忙欲……”
24、金戈铁甲[jīn gē tiě jiǎ]
【解释】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出处】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他如今管领着金戈铁甲,簇拥着鼓吹鸣笳,他虽是违条犯法,咱无甚势剑铜铡。”
【示例】金戈铁甲渡江来,红粉青娥化作灰。 ——清·方文《刘旋九招集韦园观家伎》诗
25、抛盔弃甲[pāo kuī qì jiǎ]
【解释】盔:作战用的金属帽;甲:作战用的金属防护衣。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情形。
【出处】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58回:“孝德念动真言,借一阵飞砂走石,把周兵打的抛盔弃甲而逃。”
26、倒戈卸甲[dǎo gē xiè jiǎ]
【解释】倒:倒转,翻转;卸:解除。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虎丘隆禅师法嗣》:“问:‘人皆畏炎热,我爱夏日长。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时如何?’师曰:‘倒戈卸甲,虎丘忌日拈香。’”
【示例】雪峰三上投子,九到洞山,为什么倒戈卸甲?(宋·惟白《续传灯录》)
27、一鳞片甲[yī lín piàn jiǎ]
【解释】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同“一鳞半甲”。
【出处】清·赵翼《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呜呼公已骑箕去,故纸残零亦何有。一鳞片甲乃幸存,其字其诗遂不朽。”
28、败鳞残甲[bài lín cán jiǎ]
【解释】败:毁坏。残败零碎的鳞甲,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
【出处】宋·张元《咏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29、丢盔弃甲[diū kuī qì jiǎ]
【解释】盔、甲:头盔和铠甲。跑得连盔甲都丢了。形容打败仗后逃跑的狼狈相。
【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他在办公室里被各种意外情况搞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样子。”
【示例】敌人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30、偃兵息甲[yǎn bīng xī jiǎ]
【解释】放倒武器,收起盔甲。指停止战斗。
【出处】后魏·高允《片士颂》:“于是偃兵息甲,修立文学。”
31、辛壬癸甲[xīn rén guǐ jiǎ]
【解释】用以指一心为公,置个人利益于不顾的精神。
【出处】典出《书·益稷》:“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孔传:“[夏禹]辛日娶妻,至于甲日,复往治水,不以么害公。”
【示例】辛壬癸甲今何有?且向东门牵黄狗。 ——清邹容《涂山》诗
32、朽戈钝甲[xiǔ gē dùn jiǎ]
【解释】比喻装备极劣的军队。
【出处】明·张煌言《答唐枚臣书》:“朽戈钝甲,与胡人相持者十有七年。”
33、枕戈坐甲[zhěn gē zuò jiǎ]
【解释】唐·令狐德棻等《周书·文帝纪上》:“如其首鼠两端,不时奉诏,专戮违旨,国有常刑,枕戈坐甲,指日相见。”
【出处】掖垣琐闼之地,皆~之人。 ——清·钱谦益《李遇知》
【示例】清·钱谦益《李遇知》:“掖坦琐闼之地,皆枕戈坐甲之人。”
34、披袍擐甲[pī páo huàn jiǎ]
【解释】披:穿;擐:套。穿上战袍,套上铠甲。指做好战斗准备。
【出处】元·无名氏《鞭打单雄信》第三折:“俺元帅遇难逢危,迭不的披袍擐甲。”
35、文搜丁甲[wén sōu dīng jiǎ]
【解释】文章精妙感动神灵。丁甲,神名,即六丁六甲神。
【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诗泣鬼神,宝气腾吴练;文搜丁甲,精芒全烁秦金。”
36、片鳞残甲[piàn lín cán jiǎ]
【解释】比喻事物的极小部分。同“片鳞只甲”。
【出处】梁启超《新史学·中国之旧史学》:“时或借外国人之著述,窥其片鳞残甲。”
37、丢盔撂甲[diū kuī liào jiǎ]
【解释】丢:抛;盔:作战用的金属帽;甲:作战用的金属防护衣。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情形。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四章:“许多人丢盔撂甲,矿帽不时碰落在煤堆中,慌乱得半天摸不着……”
38、身怀六甲[shēn huái liù jiǎ]
【解释】六甲:传说为上帝造物的日子。指妇女怀孕。
【出处】《隋书·经籍志三》载有《六甲贯胎书》
【示例】偏偏媳妇身怀六甲,好容易逃至海外,生下红蕖孙女,就在此处敷衍度日。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
39、腹中鳞甲[fù zhōng lín jiǎ]
【解释】鳞甲:比喻人多巧诈之心。比喻居心险恶。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陈震传》:“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40、一鳞半甲[yī lín bàn jiǎ]
【解释】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出处】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示例】唐人以为长于讽刺,得陈拾遗一鳞半甲。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
41、片鳞碎甲[piàn lín suì jiǎ]
【解释】犹片鳞半爪。比喻事物的极小部分。
【出处】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虽然,其前此各著述,片鳞碎甲,发明此主义者,固已不少。”
42、枕戈寝甲[zhěn gē qǐn jiǎ]
【解释】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出处】《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朕无拔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遗寇尚炽。”
43、腹中兵甲[fù zhōng bīng jiǎ]
【解释】兵甲:即甲兵,穿着盔甲的士兵。腹中装有士兵。比喻人有雄才谋略。
【出处】《五朝名臣言行录·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仲淹》引《名臣传》:“……,夏人闻之,相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
44、束戈卷甲[shù gē juàn jiǎ]
【解释】捆起兵器甲胄。指缴械投降。
【出处】《宋史·韩世忠传》:“世忠单骑夜造其营,呼曰:‘大军至矣,亟束戈卷甲,吾能保全汝,共功名。’贼骇栗请命,因跪进牛酒。”
45、先甲后甲[xiān jiǎ hòu jiǎ]
【解释】先后申令各三日,使众人都知道。
【出处】《周易·蛊》:“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46、龟龙片甲[guī lóng piàn jiǎ]
【解释】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
【出处】唐·张怀瓘《书议》:“麟凤一毛,龟龙片甲,亦无所不录。”
47、解衣卸甲[jiě yī xiè jiǎ]
【解释】解:脱衣;卸:卸掉。脱下战衣,卸掉灰甲。比喻不再作战。
【出处】明·无名氏《杏林庄》第一折:“他若是解衣卸甲顺天朝,班中封位爵。”
【示例】刀剑出鞘,弓弩上弦,不许解衣卸甲,好生捉铃喝号,转箭支更。 ——明·无名氏《陈仓路》第四折
“甲”在中间的成语1、花甲之年[huā jiǎ zhī nián]
【解释】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差。指六十岁。
【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对酒曰:‘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示例】宋·计有他的爷爷已经到花甲之年,两鬓斑白。
2、卷甲韬戈[juǎn jiǎ tāo gē]
【解释】卷起铠甲,收起武器。指停止战斗。
【出处】《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
【示例】卷甲韬戈,率众臣附。 ——明·宋濂《追封蕲国公谥武义康公神道碑铭序》
3、被甲持兵[pī jiǎ chí bīng]
【解释】身穿护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装。
【出处】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上》:“勃在国,常恐惧,每郡守使丞尉行县,勃常被甲持兵。”
【示例】骄惰既久,胆力耗惫,虽近戍短使,辄与妻孥泣别,被甲持兵,行数十里,即便喘汗。 ——宋·苏轼《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
4、弃甲倒戈[qì jiǎ dǎo gē]
【解释】丢弃铠甲,放下兵器。表示战败。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若是这个月破不得,只可依张子布之言,弃甲倒戈,北面而降之耳。”
【示例】清·薛福成《庸庵笔记·述异·徐庶成真》:“须臾,贼众纷纷弃甲倒戈而北。”
5、张甲李乙[zhāng jiǎ lǐ yǐ]
【解释】犹言张三李四。
【出处】汉·张奂《诫兄弟书》:“不自克责,反云张甲谤我,李乙怨我,我无是过,尔亦已矣。”三国·魏·曹操《与王修书》:“张甲李乙,尚犹先之,此主人意待之不优之效也。”
【示例】三国·魏·曹操《与王修书》:“张甲李乙,尚犹先之,此主人意待之不优之效也。”
6、弃甲投戈[qì jiǎ tóu gē]
【解释】指放下武器。表示投降。
【出处】彭芬《署督部堂与司道绅耆致全省官绅电》:“仍先广行谕告,使众周知:但能弃甲投戈,决不究其既往。”
7、片甲不留[piàn jiǎ bù liú]
【解释】一片铠甲都没留下来。形容全军覆没。
【出处】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一折:“贫道祭风,周瑜举火,黄盖诈降,烧曹兵八十三万,片甲不回。”
【示例】我们舍命争先,杀得他片甲不留。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回
8、按甲不出[àn jiǎ bù chū]
【解释】使军队暂不行动,以待时机。同“按甲不动”。
【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五笔·萧颖士风节》:“(源)洧欲退保江陵,颖士说曰:‘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洧乃按甲不出。”
9、坚甲利刃[jiān jiǎ lì rèn]
【解释】形容精锐的部队。同“坚甲利兵”。
【出处】《汉书·晁错传》:“坚甲利刃,长短相杂。”
10、整甲缮兵[zhěng jiǎ shàn bīng]
【解释】整顿甲胄,修理兵器。谓作好战备。
【出处】《宋书·何承天传》:“斥候之郊,非耕牧之所;转战之地,非耕桑之邑。故坚壁清野,以俟其来,整甲缮兵,以乘其敝。虽时有古今,保民全境,不出此途。”
11、按甲寝兵[àn jiǎ qǐn bīng]
【解释】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出处】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傅干》:“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难以威服,易以德怀。愚以为可且按甲寝兵,息军养士,定土分封,论功行赏。”
【示例】我们希望交战双方按甲寝兵,握手言和。
12、积甲山齐[jī jiǎ shān qí]
【解释】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
【出处】《后汉书·刘盆子传》:“樊崇乃将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上所得传国玺绶、更始七尺宝剑及玉璧各一,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
【示例】积甲山齐而有余,收马谷量而未尽。 ——唐·张说《赠凉州都督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郭君碑》
13、胸中甲兵[xiōng zhōng jiǎ bīng]
【解释】甲兵:披甲的士兵。比喻人具有军事才能。
【出处】《魏书·崔浩传》:“汝曹视此人尪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
14、铸甲销戈[zhù jiǎ xiāo gē]
【解释】销熔铁甲兵器。借指结束战争,实现和平。
【出处】明·刘基《丙申岁十月还乡作》诗之七:“修文偃武君王意,铸甲销戈会有期。”
15、善甲厉兵[shàn jiǎ lì bīng]
【解释】缮甲:修治铠甲。指做军事准备。
【出处】《诗经·郑风·叔于田序》:“叔处于京,缮甲治兵。”《战国策·赵策二》:“弊邑恐惧慑伏,缮甲厉兵,饰车骑,习驰射,力田积粟,守四封之内,愁居慑处,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
【示例】特正分部众为二垒,自居东营,令弟流居西营,善甲厉兵,设伏以待。 ——蔡东藩《两晋演义》第十四回
16、被甲枕戈[pī jiǎ zhěn gē]
【解释】身穿坚甲,头枕兵器。指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出处】《新五代史·杂传十二·刘词》:“词居暇日,常被甲枕戈而卧。”
17、按甲休兵[àn jiǎ xiū bīng]
【解释】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出处】《汉书·韩信传》:“当今之计,不如按甲休兵,百里之内,牛洒日至,以飨士大夫,北首燕路,然而发一乘之使,奉咫尺之书以使燕,燕必不敢不听。”
【示例】将军可按甲休兵,退一箭之地。 ——明·李日华《南西厢记·许婚借援》
18、卷甲倍道[juǎn jiǎ bèi dào]
【解释】卷起铠甲,急速前进。
【出处】先秦·孙武《孙子·军事》:“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
【示例】燕王度忠必争居庸,帅精兵八千,卷甲倍道趋怀来。 ——《明史·宋忠传》
19、橐甲束兵[tuó jiǎ shù bīng]
【解释】指脱去铠甲,收起兵器。同“櫜甲束兵”。
【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悔过》:“过天子之城,宜橐甲束兵。”
20、擐甲披袍[huàn jiǎ pī páo]
【解释】擐:套;披:穿。套上铠甲,穿上战袍。指做好战斗准备。
【出处】元·无名氏《破天阵》第三折:“有英雄虎将,开弓蹬弩,擐甲披袍。”
【示例】擐甲披袍大丈夫,英雄敢勇有谁知。 ——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三折
21、世间甲子须臾事[shì jiān jiǎ zǐ xū yú shì]
【解释】世间:人世间;甲子:六十年;须臾:片刻。指六十年是非常短暂的。形容时间流逝得非常快。
【出处】唐·许浑《送宋处士归山》:“卖药修琴归去迟,山风吹尽桂花枝。世间甲子须臾事,逢著仙人莫看棋。”
22、躬擐甲胄[gōng huàn jiǎ zhòu]
【解释】指亲自穿上铠甲和头盔。言长官坐镇军中亲自指挥。
【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晋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
【示例】既而王躬擐甲胄,吐诚师旅,誓在尽尽敌,以报前雠。 ——唐·张说《论神兵军大总管功状》
23、胸有甲兵[xiōng yǒu jiǎ bīng]
【解释】甲兵:铠甲和兵器,泛指武器。比喻胸中富有韬略。
【出处】《魏书·崔浩传》:“汝曹视此人尪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
【示例】才兼文武,惭非伊吕之俦;胸有甲兵,颇让孙吴之术。 ——明·沈彩《千金记·遇仙》
24、片甲不归[piàn jiǎ bù guī]
【解释】片:单,只;甲:铠甲。形容全军覆没。
【出处】《平鬼传》第六回:“不如俺先杀向前去,给他一个措手不及,杀他一个片甲不归,方知俺的厉害。”
【示例】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71回:“我也不是说一句大话,不费吹灰之力,管保把会匪一阵杀退,叫他片甲不归。”
25、擐甲操戈[huàn jiǎ cāo gē]
【解释】擐:穿,套。穿上铠甲,手拿武器。形容全副武装的样子。
【出处】《魏书·傅永传》:“擐甲挥戈,单骑先入,唯有军主蔡三虎副之,余人无有及者。”
26、积甲如山[jī jiǎ rú shān]
【解释】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同“积甲山齐”。
【出处】清·张惠言《馆试灵台偃伯赋》:“受降则积甲如山,振旅则执同听凯。”
27、丹铅甲乙[dān qiān jiǎ yǐ]
【解释】指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出处】清·戴名世《<陈大士稿>序》:“千子慨然悯之,取一代之文,丹铅甲乙,辨其黑白。”
28、偃甲息兵[yǎn jiǎ xī bīng]
【解释】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兵:兵器。停止战争。
29、贯甲提兵[guàn jiǎ tí bīng]
【解释】贯甲:穿着盔甲;兵:兵器。身穿盔甲,手持兵器。形容充满杀气的样子。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三回:“兄长既来赶席,如何又劳师动众?不入水府,扎营在此,不贯甲提兵,何也。”
30、解甲休兵[jiě jiǎ xiū bīng]
【解释】卸下盔甲让士兵休息。比喻不再战斗。
【出处】汉·张昶《西岳华山堂阙碑铭》:“虽昔萧相辅佐之功,功冠群后,弗以加之,遂解甲休士,阵而不战。”
【示例】黔中方定,旋军反旆,解甲休兵。 ——北周·庾信《周柱国楚国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
31、解甲休士[jiě jiǎ xiū shì]
【解释】卸下盔甲让士兵休息。比喻不再战斗。
【出处】汉·张昶《西岳华山堂阙碑铭》:“虽昔萧相辅佐之功,功冠群后,弗以加之,遂解甲休士,阵而不战。”
32、解甲释兵[jiě jiǎ shì bīng]
【解释】解:解除;释:卸下。放下武装,卸掉盔甲。比喻不再战斗。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7回:“庆氏有马,惊而逸走,军士逐而得之,乃尽絷其马,解甲释兵,共往观优。”
【示例】非为胡公作说客,乃为故人作忠臣耳,王直已遣子纳款,故人不乘此时解甲释兵,他日必且为虏。 ——清·余怀《王翠翘传》
33、按甲不动[àn jiǎ bù dòng]
【解释】甲:铠甲,古代战士的护身衣,引申为甲士,借指军队。使军队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出处】《陈书·章昭达传》:“宝应数挑战,昭达按甲不动。”
34、擐甲执锐[huàn jiǎ zhí ruì]
【解释】擐:穿;锐:兵器。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出处】《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示例】豹三十四岁挂印。母尝从之南征,每临巨敌,辄擐甲执锐,为子接应。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夜叉国》
35、被甲载兵[pī jiǎ zài bīng]
【解释】身穿铠甲,手拿武器。指全副武装,披坚执锐。
【出处】唐·韩愈《画记》:“杂古今人物小画共一卷,骑而立者五人,骑而被甲载兵立者十人。”
36、弃甲负弩[qì jiǎ fù nǔ]
【解释】丢弃铠甲,背起弓弩。形容战败。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初见秦》:“乃复悉士卒以攻邯郸,不能拔也,弃甲负弩,战竦而却,天下?桃蚜壳亓Χ印!?
37、解甲归田[jiě jiǎ guī tián]
【解释】解:脱下;甲:古代将士打仗时穿的战服。脱下军装,回家种地。指战士退伍还乡。
【出处】汉·扬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示例】我李自成愿意解甲归田,做一个尧舜之民,决不会有非分之想。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
38、片甲不回[piàn jiǎ bù huí]
【解释】一个士兵也没回来。形容全军覆没。
【出处】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一折:“贫道祭风,周瑜举火,黄盖诈降,烧曹兵八十三万,片甲不回。”
【示例】西岐异人甚多,无怪屡次征伐,俱是片甲不回,无能取胜。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七回
39、案甲休兵[àn jiǎ xiū bīng]
【解释】指停止战事,休养士卒。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
40、解甲倒戈[jiě jiǎ dǎo gē]
【解释】指敌方战士归顺,转向攻击。
【出处】汉·扬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枹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示例】若王师一临,旧章暂睹,自应解甲倒戈,冰销叶散。 ——《隋书·越王杨侗传》
41、片甲不还[piàn jiǎ bù huán]
【解释】形容全军覆没。同“片甲不回”。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后史》第二十七回:“咱留一支军马守关,以待刘总督后队官军,杀教他片甲不还,方称畅快!”
【示例】我们要转移社会、改善社会,就得迎上前去,同这班东西接战,杀得他们片甲不还! ——叶圣陶《倪焕之》十二
42、腹中甲兵[fù zhōng jiǎ bīng]
【解释】甲兵:穿着盔甲的士兵。腹中装有士兵。比喻人有雄才大谋略。
【出处】《五朝名臣言行录·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仲淹》引《名臣传》:“夏人闻之,相戒曰:‘无以延川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
43、坚甲厉兵[jiān jiǎ lì bīng]
【解释】加固盔甲,磨砺武器。指作好战斗准备。
【出处】《韩非子·五蠹》:“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
44、弃甲丢盔[qì jiǎ diū kuī]
【解释】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走的样子。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示例】魏兵魂飞魄散,弃甲丢盔,抛戈撒戟,各逃性命,自相践踏,死者无数。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四回
45、櫜甲束兵[gāo jiǎ shù bīng]
【解释】指脱去铠甲,收起兵器。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师轻而无礼”唐孔颖达疏:“《吕氏春秋》说此事云:‘师行过周,王孙满曰:过天子之城,宜櫜甲束兵,左右皆下。’”今本《吕氏春秋·悔过》作“橐甲束兵”。
46、丹黄甲乙[dān huáng jiǎ yǐ]
【解释】指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出处】清·钱谦益《葛端调编次诸家文集序》:“句读之有析,文理之不通,而俨然丹黄甲乙,衡加于经传,不已傎乎!”
47、擐甲执兵[huàn jiǎ zhí bīng]
【解释】擐:穿;兵:武器。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出处】《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示例】擐甲执兵,人之重任,赏信而速,所以劝功。 ——宋·曾巩《李德明遥郡团练使制》
48、被甲据鞍[pī jiǎ jù ān]
【解释】形容武将年虽老而壮志不减。
【出处】《後汉书·马援传》载:汉·马援年六十二,请出征,光武帝以其老,未许。“援自请曰: ‘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示例】赵国廉将军,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据鞍走若云。 ——明·刘基《宝林同讲师渴马图歌》
49、卷甲衔枚[juǎn jiǎ xián méi]
【解释】指行军时轻装疾进,保持肃静,以利奇袭。
【出处】《北史·隋纪下·炀帝》:“其外轻赍游阙,随机赴响,卷甲衔枚,出其不意。”
50、被甲执锐[pī jiǎ zhí ruì]
【解释】被:通“披”,穿戴;甲:铠甲;执:拿着;锐:兵器。穿着坚固的盔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出处】汉·荀悦《汉纪·文帝纪》:“已而之细柳军,军吏被甲执锐,榖弓弩持满。”
51、坚甲利兵[jiān jiǎ lì bīng]
【解释】坚固的盔甲,锋利的兵器。形容精锐的部队。
【出处】《墨子·非攻下》:“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伐无无罪之国。”
【示例】令尹最好者,坚甲利兵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四回
52、被甲执兵[pī jiǎ zhí bīng]
【解释】甲:古代打仗时军人穿的护身衣服。兵:兵器。身穿护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装。
【出处】汉·荀悦《汉纪·高祖纪》:“臣等被甲执兵,多者百余战。”
【示例】至晓,洞中微明,乃入十余里,望见岩壑间有金城绛阙,而被甲执兵者守卫之。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百十三
53、缮甲治兵[shàn jiǎ zhì bīng]
【解释】缮甲:修治铠甲。比喻作军事准备。亦作“缮甲厉兵”。
【出处】《诗·郑风·叔于田序》:“叔处于京,缮甲治兵,以出于田。”
【示例】今陛下天赐勇智,意在富强,即位以来,缮甲治兵,伺候邻国。 ——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
54、卷甲束兵[juǎn jiǎ shù bīng]
【解释】卷起铠甲,收起兵器。
55、解甲投戈[jiě jiǎ tóu gē]
【解释】卸下盔甲,放下武器。比喻不再战斗。
【出处】汉·扬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示例】群寇困逼,知命穷数尽,解甲投戈。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传》
56、擐甲挥戈[huàn jiǎ huī gē]
【解释】擐:穿,套。穿上铠甲,手拿武器。形容全副武装的样子。
【出处】《魏书·傅永传》:“擐甲挥戈,单骑先入,唯有军主蔡三虎副之,余人无有及者。”
57、片甲无存[piàn jiǎ wú cún]
【解释】一片铠甲都没保存下来。形容全军覆没。同“片甲不存”。
【出处】明·梁辰鱼《浣纱记·交战》:“杀得他只轮不返,片甲无存,望风而逃,渡江去了。”明·陈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一回:“末将明日使姜尚无备,再杀他个片甲无存,早早奏凯。”
【示例】臣闻兀术又犯中原,有岳飞青龙山大战,杀得番兵片甲无存。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四回
58、牢甲利兵[láo jiǎ lì bīng]
【解释】犹坚甲利兵。泛指精良的武器。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当此之时,非有牢甲利兵,劲弩强冲也。”
59、缮甲厉兵[shàn jiǎ lì bīng]
【解释】《史记·张仪列传》:“敝邑恐惧慑伏,缮甲厉兵,饰车骑,习驰射。”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敝邑恐惧慑伏,缮甲厉兵,饰车骑,习驰射。”
60、鞍不离马,甲不离身[ān bù lí mǎ,jiǎ bù lí shēn]
【解释】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出处】唐《敦煌变文集·卷一·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61、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ān bù lí mǎ bèi,jiǎ bù lí jiàng shēn]
【解释】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出处】《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示例】他传令将士做到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62、弃甲曳兵[qì jiǎ yè bīng]
【解释】丢掉盔甲,拖着武器。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示例】杀得冷军左支右绌,只好弃甲曳兵,败阵下去。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八回
63、片甲不存[piàn jiǎ bù cún]
【解释】一片铠甲都没保存下来。形容全军覆没。
【出处】明·梁辰鱼《浣纱记·死忠》:“我夫差收楚服越……昨遣太宰先领一枝军支,与齐战于艾陵之上,杀得他片甲不存。”
【示例】乘其不备,人衔枚,马摘辔,暗劫营寨,杀彼片甲不存,方知我等利害。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