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牧歌

声乐体裁种类之一。中国和外国均有牧歌,多流行于民间,但两者具有不同的含意,其来源和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

欧洲牧歌(madrigal)

一种多声部声乐曲,起源于意大利。14世纪的牧歌由普罗旺斯的田园曲演变而成,系一种用琉特伴奏的独唱曲,大多采用爱情诗或田园诗作为歌词,包含主题2段(唱同一曲调)和叠歌1段(唱另一曲调),构成a-a-b形式。著名的词曲作者有F.彼特拉克、F.兰迪尼等。16世纪的牧歌是14世纪牧歌的自由模仿,音乐近似意大利世俗复调歌曲“弗罗托拉”。15世纪末、16世纪初弗罗托拉是一种分节歌,有定型的节奏和简单的三部和四部和声。当时意大利的早期牧歌以主调音乐为主,有3、4个声部,表情安详而含蓄;中期即古典期牧歌,多用复调音乐和模仿,有4~6个声部(常用5个声部),其风格近似当代经文歌。作曲家A.加布里埃利、G.P.da帕莱斯特里纳和O.di拉索等都作有大量牧歌(包括宗教牧歌)。后期牧歌趋于单音,音乐风格,歌词无严谨格律,注重独唱的技巧表现,讲求戏剧效果,多用半音阶进行和描绘性伴奏手法,音乐更显精致。重要作曲家有C.蒙泰韦尔迪等。当时的牧歌曾传至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并在英国得到发展,具有民族特色。17世纪主调音乐兴起后,牧歌渐趋衰落。

中国牧歌(shepherd song)

多流行于以畜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地区。内容多为表现牧放生活、赞美家乡、歌唱牛、羊、婚姻、爱情等。歌词多运用比兴手法,词句长短不一,多数有衬词或全部用衬词,多段体。其音乐形态大致有3种类型:

(1)抒情性的:节奏徐缓、舒展,节拍自由。音调高亢、悠长,有较大幅度的起伏跌宕的旋律线。每句结尾多为拖腔。开头和结尾常使用呼唤句,常间有衬句。有些民族的牧歌常出现装饰音或三连音构成的华彩乐句。曲式一般是上下句结构。有些牧歌的首尾由于加了衬句或结尾句,因而有大段的叠歌,形成曲体的扩展,构成篇幅长大的织体。如哈萨克族的《褐色的鹅》和蒙古族的长调牧歌。演唱形式多属无伴奏徒歌,独唱居多。也有用一件乐器自弹自唱的,如哈萨克族用冬布拉,柯尔克孜族用考姆兹等。这一类牧歌具有优美抒情的特色和浓郁的草原风格,以蒙古族的《牧歌》最有代表性。

(2)谐谑性的:多为牧童在山野放牧牛羊时唱。节奏较规整、紧凑,旋律平易,富有谣唱风格,与儿歌相近。曲式较短小,结构无定格。演唱形式有独唱和对唱,也有一领众和的。多为表现牧童的劳动生活、传播农事知识、相互逗趣等内容。如湖北的《打个哑谜甩过去》和安徽铜陵的《中歌》等。

(3)实用性的:放牧、犁田吆喝牲畜时唱。节奏自由。音调是在呼喝牲畜声的基础上形成,旋律常为即兴发挥,是一种接近自然形态的简单歌曲。多用衬词或全用衬词。这类歌实用性强,多为自然呼号,有山歌的特点。如广东的《江门牛歌》、山东的《吆牛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