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exie
[外文]:diarrhea
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混杂未消化食物,甚至水样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又称腹泻。也可作为某些疾病的症状出现。主要因湿邪偏胜和脾胃功能失调所致。
泄泻名称始见于《内经》,称为泄;汉、唐时代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宋代以后则将两者分开,称此病为泄泻,痢疾则属肠偽,或滞下。泄泻的病因病机,《内经》强调湿、热、寒、风等外邪致病。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出情志因素也可引起泄泻。明代《景岳全书》在提出饮食所伤、时邪所犯、过食生冷致病的同时,强调“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医宗必读》在治法方面,提出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迄今仍为临床所采用。西医的急性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肠道易激综合征等疾病,以泄泻为主要症状时,均可参照此病辨治。
病因病机泄泻的病因主要为风、寒、湿、暑、热之邪侵袭肠胃;或暴食、暴饮、过食油腻、多食生冷、误食不洁之物,损伤脾胃;或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横逆犯脾;或脾胃素虚,运化失司以及肾阳虚衰,不能帮助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等。故泄泻的主要病变在脾胃,湿为其主要病理因素,脾虚湿盛则是发病关键。
辨治根据临床发病特点,可分为急性泄泻(暴泻)和慢性泄泻(久泻)两种。临证首先应辨别寒热虚实;其次辨别缓急。一般大便清稀,完谷不化,多属寒证;大便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多属热证;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病程较长,腹痛隐隐,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但常见虚实夹杂,寒热并见。泄泻的治疗原则,暴泻以祛邪为主,久泻以扶正为主,或标本兼顾。
急性泄泻起病急骤,病程较短,多因湿邪伤脾,或食滞生湿,壅滞中焦,脾不能运,肠胃不和,水谷清浊不分,多属实证。常见证型有:
(1)寒湿泻。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便,或兼恶寒发热,鼻塞头痛等表证,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治宜解表散寒,芳香化湿,用藿香正气散加减。
(2)湿热泻。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大便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治宜清热利湿,用葛根芩连汤加减。夏令暑湿较甚,所致泄泻多与湿热泄泻相似,可按湿热泄泻论治。但也有因贪凉或多食生冷瓜果而表现为寒湿泄泻,可按寒湿泄泻论治。如兼风寒表证时,可合香薷饮同用,以解表化湿。
(3)伤食泻。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嗳腐酸臭,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治宜消食导滞,用保和丸为主方。
慢性泄泻病程迁延日久,多为脾虚生湿,运化无权,或在脾虚的基础上,肝气乘脾,或肾阳虚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所致,多属虚证。常见证型有:
(1)肝气乘脾。多有胸胁胀满,嗳气食少等肝郁症状,腹痛泄泻每因情绪波动时发作或加剧,舌质淡红,脉弦。治宜抑肝扶脾,用痛泻要方加味。
(2)脾胃虚弱。大便时溏时泻,完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治宜健脾益胃,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如伴脱肛,为中气下陷,可用补中益气汤,以益气升提,健脾止泻。如若伴腹中冷痛,手足不温,为脾阳虚弱,可用附子理中汤,以温中散寒。
(3)肾阳不足。黎明前泄泻,泻后则安(俗称五更泻),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脉沉细。治宜温肾健脾,固涩止泻,用四神丸加味。
急性泄泻日久不愈,可转为慢性泄泻,久泻也可呈急性发作。初起不可骤用滋补固涩之品,以免使邪气留恋不去;久泻不止,不可过分使用分利水湿之药,以免阴液耗伤。在治疗泄泻的同时,还应避免暴饮暴食,少食或禁食荤腥油腻之物,以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