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咸”的成语(16个)

本文整理了咸风蛋雨、群方咸遂等含“咸”的成语16个,其中“咸”开头的成语8个,“咸”在中间的成语8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咸”开头的成语

1、咸风蛋雨[xián fēng dàn yǔ]

【解释】指海上风雨。

【出处】梁启超《记东侠》:“其在岛也,小屋一间,咸风蛋雨,虽丈夫所不耐。”

2、咸五登三[xián wǔ dēng sān]

【解释】指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

【示例】《南齐书·王融传》:“然后天云动,勒封岱宗,咸五登三,追踪七十,百神肃警,万国俱僚。”

3、咸与维新[xián yǔ wéi xīn]

【解释】咸:皆,都;与:参与。指一切除旧更新。

【出处】《尚书·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维新。”

【示例】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所以他们便谈得很投机。 ——鲁迅《阿Q正传》第七章

4、咸遂濡泽[xián suì rú zé]

【解释】咸:都;濡泽:沾湿,比喻恩泽。比喻都沾了光。

【出处】唐·李朝威《柳毅传》:“毅之族咸遂濡泽。以其春秋积序,容状不衰,南海之人,靡无惊异。”

5、咸与惟新[xián yǔ wéi xīn]

【解释】指一切除旧更新。同“咸与维新”。

【出处】《尚书·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惟新。”

6、咸嘴淡舌[xián zuǐ dàn shé]

【解释】比喻无事生非或没话找话说。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这一点子小崽子也挑么挑六,咸嘴淡舌,咬群的骡子似的。”

7、咸酸苦辣[xián suān kǔ là]

【解释】本指四种味道。也比喻生活经历中的各种世态人情滋味。

【出处】《鹖冠子·环流五》:“阴阳不同气,然其为和同也;酸咸甘苦之味相反,然其为善均也。” 明·张岱《老饕集序》:“盖咸酸苦辣,着口即知。”

【示例】回想起这些往事,他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咸酸苦辣麻,滋味儿种种,滋味儿难分。 ——梁晓声《疲惫的人》八

8、咸阳一炬[xián yáng yī jǔ]

【解释】咸阳:秦朝的都城;炬:火把,引申为火焚。咸阳的一把大火。指项羽率军到咸阳后将秦宫全部烧毁。泛指一把火烧光。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示例】张钟山欲借咸阳一炬,了此业障。 ——明·张岱《与祁世培》

“咸”在中间的成语

1、群方咸遂[qún fāng xián suì]

【解释】群方:万方;咸:都;遂:成功,顺利。比喻事事都如意顺利。

【出处】《后汉书·逸民传序》:“群方咸遂,志士怀仁,,斯固所谓‘举逸民天下归心’者乎!”

2、不咸不淡[bù xián bù dàn]

【解释】①平平淡淡;普普通通。②指冷言嘲笑。

【出处】王朔《修改后发表》:“老婆也辛酸,陪着掉了若干的泪,饶着说上些不咸不淡的话。”

【示例】他一直都是不咸不淡的态度。

3、有目咸睹[yǒu mù xián dǔ]

【解释】咸:都;睹:看见。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

【出处】元·李翀《日闻录》:“日月东出而西没,有目者所共睹。”

4、说咸道淡[shuō xián dào dàn]

【解释】说别人闲话。

【示例】你不要在别人背后说咸道淡。

5、百废咸举[bǎi fèi xián jǔ]

【解释】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

【出处】明·刘基《杭州路重修府治记》:“公受命来杭未及期月,威惠大行,百废咸举。吏民顺令,如臂使指。”

6、群贤毕至,少长咸集[qún xián bì zhì,shào zhǎng xián jí]

【解释】毕:全。各种贤人、老少聚集在一起。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示例】好了!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快来接着玩咱们的吧! ——端木蕻良《曹雪芹》

7、有目咸赏[yǒu mù xián shǎng]

【解释】咸:都;赏:称赞。谁看见了都称赞。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二回:“这人负一时盛名,而《湘军志》一书做的委实是好,有目共赏。”

8、酸咸苦辣[suān xián kǔ là]

【解释】指各种味道。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种境遇。同“酸甜苦辣”。

【出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伯芬此时急的要哭出来,又是悔,又是恨,又是恼,又是急,一时心中把酸咸苦辣都涌了上来。”

【示例】他细嚼着这些酸咸苦辣,从这里面他发现了自身的危机。 ——夏征农《一篇嫁女人的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