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aogongding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也称毛公鼎。因器为毛公所作而得名。相传清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在台湾省台北市。
鼎通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腹围145厘米,重34.7公斤。口沿下有两周弦纹,中填重环纹。立耳高大,半球状腹,兽蹄形足。腹内有铭文32行、499字,为现存铭文最长的一件青铜器。
鼎铭记述周宣王诰诫,是一篇完整的册命。全文可分5段:
(1)追述周代文武二王开国时,君臣相得,政治清平的盛况,接着用怆怀时事的语言,描述作鼎时时局并不宁靖。
(2)宣王策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
(3)给予毛公以宣示王命的专权。策命中着重申明凡未经毛公同意之王命,毛公可预告臣工不予奉行。
(4)为周王对作器者的告诫勉励之辞,着重诫勉他不要壅塞民意,不要鱼肉鳏寡。
(5)为明确毛公的职权,赏毛公以秬鬯、命服、车马、兵器。毛公为表示感谢和称颂周天子的美德,作鼎以为纪念。铭文以“王若曰”开始,是史官代王宣命;后面的4段,每段则以“王曰:父”开始。鼎铭既回顾了时弊,又申明了宣王任毛公以重要官职,及其孜孜图治的决心,对研究西周晚期的政治历史很有参考价值。
声明: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