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海龙

概况

异名:水雁(《现代实用中药》),海蛇(《药材资料汇编》)。

基源:为海龙科刁海龙属动物刁海龙;拟海龙属动物拟海龙;海龙属动物尖海龙;粗吻海龙属动物粗吻海龙全体。刁海龙属1种,海龙属4种。

原动物:刁海龙Solenognathus hardwickii(Gray),又名杨枝鱼、钱串子(《中国药用动物志》)。拟海龙Syngnathcides biaculeatus(Bloch),又名海钻(《中国药用动物志》)。尖海龙Syngnathus acus L.。粗吻海龙Trachyrhamphus serratus(Temminck & Schlegel),又名海钻子(《中国药用动物志》)。

形态:刁海龙 体长375~486mm,体延长,侧扁。躯干部五棱形,尾部前方六棱形,后方逐渐变细,呈四棱形,尾端卷曲。腹部中央特别突出,体上棱嵴粗糙。骨环25~26+56~57。骨环每个棱面中央以及每个间质上均形成一个颗粒状突起棘。头长,与体轴在同一水平线上,或与体轴形成大钝角。吻特别延长,侧扁。眼大而圆,眼眶突出。鼻孔每侧2个,很小。口小,前位,口闭时,口裂几呈垂直状。两颌短小,鳃盖突出,不具隆起嵴,具明显的放射状线纹。鳃孔小,呈裂孔状。体无鳞,被包装骨质环中。背鳍较长,鳍条41~42,完全位于尾部,起于尾环第一节。臀鳍极小,鳍条23。胸鳍短宽。无尾鳍。雄性于尾部前方腹面有育儿袋。液浸标本体淡黄色,在躯干部上侧棱骨环相接处有一侧黑褐色斑点,各鳍色浅。

生境与分布:生活在藻类繁盛的浅海中,常以尾缠附在海藻上,以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分布于南海。

拟海龙、体长203~218mm。体长形,平扁,棱嵴粗糙,躯干部近四棱形。尾部细尖,前方六棱形,后方渐细,为四棱形。头长,与身体在同一水平线上。鳃盖上缘嵴纹较突出。胸鳍基部前方各具一较大而突出的结。吻长而侧扁。眼较大而圆,眼眶稍突出。口小,前位,口闭时,口裂呈垂直。体无鳞,被包于骨质环中。骨环16~17+51~53。躯干部与尾部上侧棱及下侧棱完全相连续。背鳍较长,鳍条40~41。臀鳍很小,鳍条5~6,紧位于肛门后方。胸鳍短宽。无尾鳍。体绿黄色,腹侧黄色,体侧及腹面均有大小不等的黄斑点。背、臀、胸鳍绿黄色。生活在藻类繁盛的浅海中,以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分布于南海。

尖海龙 体长110~112mm,体细长呈鞭状,躯干部七棱形,尾部四棱形,尾后方渐细,不卷曲。头长而细尖。吻长超过头长的1/2。骨环体部19,尾部36~41,背鳍较长,39~45,始于最末体环,止于第九尾环。臀鳍4、短小,胸鳍12~13,扇形,位低。尾鳍9~10,后缘圆形。体黄绿色,腹侧淡黄,体上具多数不规则暗色横带。背鳍、臀鳍及胸鳍淡色,尾鳍黑褐色。为近海习见的小鱼,栖于近岸海藻丛中。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与南海。

粗吻海龙体长226~279mm。体延长,稍侧扁,躯干部呈七棱形,尾部呈四棱形。尾较长,后方细,约为躯干的2倍。头小,与身体在同一直线上。后头部有一明显尖锐中央隆起嵴。吻呈管状,较短。眼大而圆,眼眶突出。口小,两颌短小。鳃盖突出,鳃孔窄小。体无鳞,被包在骨质环中,骨环23+27~49。躯干部与尾部上侧棱不相连接,下侧棱近相连续,躯干部中侧棱与尾部的下侧棱相连续。背鳍较小,鳍条27~19,位于肛门背方。臀鳍很小,鳍条3~4。胸鳍短小。尾鳍小。液浸标本体灰色或黑褐色,腹侧淡灰色,体上具9~14条黑灰色横带,背鳍上具3~4列黑色斑点,尾鳍黑色。生活在藻类繁茂的浅海中,常用尾缠绕在海藻上,以小型甲壳动物为食。分布于南海、东海近陆海域。

生药

采集:全年均可以捕,以4~9月间产量大,刁海龙、拟海龙除去皮膜及内脏,洗净,晒干;尖海龙直接洗净,晒干。

鉴别

性状:①刁海龙 呈长条形而侧扁,中部略粗,尾部渐细。全长30~50cm。中部直径约2.5cm。表面黄白色或灰褐色。头部前方具管状长吻,口小,无牙,两眼圆而深陷,头与体轴略呈钝角。躯干部具5条纵棱,尾部前段六棱形,后段四棱形,尾端卷曲。背棱两侧各有1列灰黑色斑点状色带。全体被有具花纹的骨环及细横纹,各骨环有突起的粒状棘。胸鳍短宽,背鳍较长,有的不明显,无尾鳍。体轻,骨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主产于广东。 ②拟海龙 体长平扁,全长20~22cm,表面灰黄色。躯干部具4条纵棱,头多与体轴成一直线。主产于福建、广东。 ③尖海龙 体细长,呈鞭状,全长10~30cm,未去皮膜。黄褐色,有的腹面可见育儿袋,有尾鳍。质较脆弱,易断裂。主产于山东。以条大、色白、完整者为佳。

显微 粉末白色或乳白色,气微腥、味微咸。胶原纤维多单一或2~3束。隐约可见纵向纹理,偶然可见与含棕色颗粒状物组织碎片相连。皮肤碎片近无色或淡黄色,极少见表面观,细胞界线不明显,可见微波状纵横纹理、布有棕色颗粒状色素物,聚集成星花状。横纹肌纤维较多、多成束而长。近无色或淡黄色。多碎断,横断面类圆形,表面平滑。骨质碎片无色或淡灰色。呈不规则形碎块,骨陷窝呈裂缝状,排列不规则,边缘骨小管较稀疏。

理化:取刁海龙或尖海龙粗粉的石油醚提取液蒸干,分别以氯仿溶解,加入浓硫酸-乙酐(1 20)数滴,试液呈现红紫色环。(检查甾类化合物)。

加工炮制:在水中刷净,用时切块或捣碎。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刁海龙 广东产刁海龙含水分14.2%~15.3%,浸出物含量6.19%~7.4%,总氮量11.4%~13.17%。 拟海龙 含蛋白质、肽类、氨基酸、脂肪。表皮分泌粘多糖(Mucopolysacharide)[1]。 尖海龙 含胆甾醇(0.26%),△4-胆甾烯酮-3(0.012%)及微量的N-苯基β-萘胺,脂肪酸部分主要为肉豆蔻酸(占总脂肪酸的9.6%)、棕榈酸(54.6%)和硬脂酸(32.1%)[2]。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3:231。[2] 海洋药物 1984;3(1):10。

药理

海龙浸出液对小白鼠、大白鼠和家兔的离体子宫及家兔的在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1。

药性

性味:咸、甘,温。 ①《药材资料汇编》:“甘,温。” ②《中药材手册》:“咸。”

功效:补肾壮阳,消肿散结,舒筋活络,止血及催产。

主治:阳痿,淋巴结结核,难产。 ①《纲目拾遗》:“功倍海马,催产尤捷效。” ②《现代实用中药》:“为强壮药,有兴奋作用,用于老人及衰弱者之精神衰惫。治血气痈。” ③《中药鉴别手册》:“补肾壮阳。治阳痿,不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散剂,1.5~2.4g。

使用注意:孕妇及阴虚火旺者忌服。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动物药验方集成》:“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海龙10g,海马、海参各3g,牡蛎10g。水煎服。”

单方应用:①《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肾虚阳痿,难产,跌打肿痛,疔疮肿毒:海龙3~9g。水煎服。”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跌打内伤:海龙焙干研末,每次3g,温酒送服。”

食疗:《青岛中草药手册》:“治颈淋巴结结核:海龙10条,红枣120g,瘦猪肉250g,煮熟,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