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辟”的成语(24个)

本文整理了辟恶除患、天开地辟、汪洋辟阖等含“辟”的成语24个,其中“辟”开头的成语3个,“辟”结尾的成语8个,“辟”在中间的成语13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辟”开头的成语

1、辟恶除患[pì è chú huàn]

【解释】辟:祛除。祛除邪恶与祸患。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41卷:“今日元吉,理发沐尘,辟恶除患,长生神仙。”

2、辟地开天[pì dì kāi tiān]

【解释】开:开拓;辟:开辟。古代神话盘古氏开辟天地,创立世界。后比喻有史以来。

【出处】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

【示例】自思辟地开天,成了道果,得此二宝,方欲性修真,在罗浮洞中以证元始。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七回

3、辟踊哭泣[pì yǒng kū qì]

【解释】辟:通“擗”,以手拍击胸膛;踊:用脚顿地。捶着胸跺着脚大哭。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衰绖管屦,辟踊哭泣,所以谕哀也。”

“辟”结尾的成语

1、天开地辟[tiān kāi dì pì]

【解释】犹言开天辟地。

【出处】宋·欧阳修《晋祠》诗:“天开地辟真主出,犹须再驾方凯旋。”宋·洪适《奉礼歌》:“斗转参横将旦,天开地辟如春。”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天开地辟由盘古,人物才分下土。”

【示例】你这泼猴,不知好歹!他那人参果树,乃天开地辟的灵根。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六回

2、天地开辟[tiān dì kāi pì ]

【解释】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出处】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

【示例】自天地开辟以来,赖有圣人,原治而不原乱者,天地之心;有治而不能无乱者,天地之数。 ——《清史稿·许三礼传》

3、复子明辟[fù zǐ míng bì]

【解释】指还政或让位。

【出处】《尚书·洛诰》:“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

【示例】《新唐书·裴炎传》:“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

4、一言可辟[yī yán kě bì]

【解释】辟:征召。因一句话被赏识就可以得到征召而做官。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卫玠嘲之曰:‘一言可辟,何假于三!’”

5、六通四辟[liù tōng sì pì]

【解释】指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时。

【出处】《庄子·天道》:“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

【示例】大小精粗,六通四辟,无乎不在。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序》

6、鸿蒙初辟[hóng méng chū pì]

【解释】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浑沌的元气。开天辟地。指刚刚开始出现人类世界。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太上君开天经》:“太初始分别天地清浊,剖判涬溟鸿蒙。”

7、三征七辟[sān zhēng qī bì]

【解释】三、七:泛指多次;征、辟:征召,指朝廷召举布衣之士授以官职。形容朝廷多次征召选拔。

【出处】《晋书·王裒传》:“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

8、凌迟重辟[líng chí zhòng pì]

【解释】凌迟:即剐刑,古代的一种酷刑;重辟:即大辟,古指死刑。先砍断罪犯的肢体,然后再割断咽喉,使犯人受尽痛苦而死。也泛指死刑。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具疏奏闻,刑部以为人妖败俗,律所不载,拟成凌迟重辟,决不待时。”

“辟”在中间的成语

1、汪洋辟阖[wāng yáng pì hé]

【解释】汪洋:水势浩大;辟阖:开和关。水势浩大而开关有制。比喻文笔言谈酣畅淋漓,放得开,收得拢。

2、至信辟金[zhì xìn bì jīn]

【解释】至信:最有信用;辟:排除。最守信用的人无须用金玉作信物。

【出处】《庄子·庚桑楚》:“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金。”

3、独辟蹊径[dú pì xī jìng]

【解释】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说,独辟蹊径,而栩栩然自是也。”

【示例】雍小源独辟蹊径巧构思,研制成我国首创电液组合泵。 ——《文汇报》1982.9.24

4、不辟斧钺[bù bì fǔ yuè]

【解释】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不敢避斧钺之诛。”

5、鞭辟入里[biān pì rù lǐ]

【解释】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出处】盛宣怀《上张香帅书》:“侄忝承付托,责无旁贷,必当鞭辟入里,成一完全商办大厂,为天下创。”

【示例】他们的思力不足,不足剖析入微,鞭辟入里。 ——朱自清《山野掇拾》

6、开疆辟土[kāi jiāng pì tǔ]

【解释】开:开拓;疆:边疆;辟:开辟;土:国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十卷:“高宗皇帝开疆辟土,仁育义征,决不以平定一隅遽形夸大。”

【示例】我何尝不想开疆辟土,成就一番事业。

7、另辟蹊径[lìng pì xī jìng]

【解释】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出处】叶圣陶《倪焕之》:“对于这样另辟蹊径的教育宗旨与方法,自己确有坚强的信念。”

【示例】他泼辣大胆,勇于实践和另辟蹊径

8、开天辟地[kāi tiān pì dì]

【解释】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出处】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示例】感谢那些开天辟地,披荆斩莽的英雄们!只有你们才配承受这最高的幸福,最大的快乐。 ——刘白羽《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

9、鞭辟近里[biān bì jìn lǐ]

【解释】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古代洛阳方言。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宋儒常用语。

【出处】《二程全书·遗书十一》:“学只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

【示例】鞭辟近里一言,实吾人顶门针、对症药。 ——清·李颙《答顾宁人书》

10、鞭辟着里[biān bì zhuó lǐ]

【解释】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

【出处】清·李顒《南庠汇语》十六:“一则文字知见义袭于外,原不曾鞭辟着里,真参实悟。”

11、鞭辟向里[biān bì xiàng lǐ]

【解释】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

【出处】明·王守仁《寄邹谦之书》:“随处体认天理之说,大约未尝不是,只要根究下落,即未免捕风捉影,纵令鞭辟向里,亦与圣门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尘。”

12、放辟淫侈[fàng pì yín chǐ]

【解释?克烈馕亲鞔酢R嘀杆廖藜傻⑿岸癫徽M胺牌б薄?

【出处】清·刘大櫆《<张弘勋诗集>序》:余观今之为友者,无故而聚于一室,酒食嬉戏,相与为放辟淫侈之谈。”

13、放辟邪侈[fàng pì xié chǐ]

【解释】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指肆意作恶。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示例】然而民不知义,复迫困穷,放辟邪侈而入于罪者,非陛下陷之乎? ——宋·程颐《上仁宗皇帝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