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anquan shengchan
[外文]:safety in production
旨在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这一方针和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阶段,资本家以A.斯密的“工人应承担危险”论为根据,对工人因工伤和职业病而遭受的损失,不承担补偿责任。按照斯密的观点,工人在接受某一职位时,同时已承担了伴随着这一职位的危险,并得到了相应的工资。随着工业化的进展,特别是随着工人阶级有组织的斗争的发展,这一理论逐渐被另一理论所取代。另一理论认为,工人因从事危险的工作而获得的较高工资,远远不足以补偿工人因工伤和职业病所受到的损失,因此,资本家必须对此承担补偿责任。从20世纪初开始,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就安全生产问题进行立法,对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死亡、永久性全部残废、永久性部分残废、临时性全部残废、临时性部分残废等情况,规定了递减的赔偿标准。有的国家还把有关工伤事故的立法延伸适用于职业病患者。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维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是社会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国家的职责。在中国,1980年6月召开的中国工会第三次群众劳动保护工作会议就明确规定: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以安全为前提;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首先解决安全问题,然后再处理生产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实现安全生产,一般采取的措施有:
(1)制定劳动保护法规和安全生产制度;
(2)采取各种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方面的技术组织措施;
(3)开展群众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生产检查。
解释《辞海》将“安全生产”解释为: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安全生产”解释为:旨在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后者将安全生产解释为企业生产的一项方针、原则和要求,前者则解释为企业生产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根据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安全生产,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概括地说,安全生产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有效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无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发生,从而保障人员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使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一种状态。
《安全科学技术百科全书》中将“安全生产”解释为:为预防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设备事故,保护公私财产和人员在生产中的安全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制定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采取各种安全技术和卫生方面的技术组织措施;关心职工生活,减轻劳动强度,经常开展群众性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等。保护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是我国劳动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我国宪法对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以及确保公民行使其基本权利的重要措施作了明确的规定。
《安全工程大辞典》中将“安全生产”解释为: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措施,预知和消除或控制生产、科研过程中的危险,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生产、科研过程的正常运转,避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安全生产是人们生产、科研活动中的理想状态,是经济组织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科研组织获得预想科研结果、操作人员和作业者保护自身生命安全的必须条件。安全生产是一个整体。所谓生产,是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生产活动;所谓安全,是指生产、科研活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安全。这里既不存在不需要安全保证的生产,也不存在没有生产科研活动的安全。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理解,随着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加强和深化。随着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对安全生产的理解会更加科学。安全生产不仅是经济、科研组织和个人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而且是一个力图发展国家的基本国策。
“安全生产”这个概念,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方法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就是说,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设备设施免受损坏、环境的免受破坏的一切行为。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职工伤亡,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损失;减少财产损失,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必须安全,则是因为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概括地讲就是: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安全生产的本质第一、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是安全生产最根本、最深刻的内涵,是安全生产本质的核心。它充分揭示了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导向性和目的性,它是我们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本质、以人为本
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在安全生产领域的鲜明体现。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的“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第二、突出强调了最大限度的保护。所谓最大限度的保护,是指在现实经济社会所能提供的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尽最大的努力,采取加强安全生产的一切措施,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根据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需要从三个层面上对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实施最大限度的保护:一是在安全生产监管主体,即政府层面,把加强安全生产、实现安全发展,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纳入经济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最大限度地给予法律保障、体制保障和政策支持。二是在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即企业层面,把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最大限度地做到责任到位、培训到位、管理到位、技术到位、投入到位。三是在劳动者自身层面,把安全生产和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作为自我发展、价值实现的根本基础,最大限度地实现自主保护。
第三、突出了在生产过程中的保护。生产过程是劳动者进行劳动生产的主要时空,因而也是保护其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的主要时空,安全生产的以人为本,具体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的以人为本。同时,它还从深层次揭示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在劳动者的生命和职业健康面前,生产过程应该是安全地进行生产的过程,安全是生产的前提,安全又贯穿于生产过程的始终。二者发生矛盾,当然是生产服从于安全,当然是安全第一。这种服从,是一种铁律,是对劳动者生命和健康的尊重,是对生产力最主要最活跃因素的尊重。如果不服从、不尊重,生产也将被迫中断,这就是人们不愿见到的事故发生的强迫性力量。
第四、突出了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保护。这个一定的历史条件,主要是指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强调一定历史条件的现实意义在于:一是有助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现实紧迫性。我国是一个正在工业化的发展中大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形成了比较突出的矛盾,处在事故的“易发期”,搞不好,就会发生事故甚至重特大事故,对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威胁很大。做好这一历史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艰巨,时不我待,责任重大。二是有助于明确安全生产的重点行业取向。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应用的不平衡、行业自身特点的特殊性,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必然形成重点的安全生产产业、行业、企业,如煤矿、非交通、建筑施工等行业、企业。这是现阶段的高危行业,工作在这些行业的劳动者,其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更应受到重点保护,更应加大这些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力度,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三是有助于处理好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保护与最大限度保护的关系。最大限度保护应该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最大限度,受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体制、法制、政策、科技、经济实力、劳动者素质等条件的制约,搞好安全生产离不开这些条件。因此,立足现实条件,充分利用和发挥现实条件,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同时,最大限度保是引力、是需求、是目的,它能够催生、推动现实条件向更高层次、更为先进的历史条件形态转化,从而为不断满足最大限度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这一根本需求提供新的条件、新的手段、新的动力。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方面。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到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
安全管理体系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与食品链相关的组织(包括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的企业和团体)以GMP和SSOP为基础,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即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为核心,融入组织所需的管理要素,将消费者食用安全为关注焦点的管理体制和行为。
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组织在整体或特定范围内建立信息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完成这些目标所用方法的体系。它是直接管理活动的结果,表示成方针、原则、目标、方法、过程、核查表等要素的集合。
三、EHS体系——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HS是环境 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的缩写;中文全称: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两体系的整合。
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的技术主要包括:
1、机械安全技术,如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机安全技术、冲压(剪)机械安全技术、木工机械安全技术、铸造安全技术、锻造安全技术、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人和机械的特性、人机作业环境和系统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2、电气安全技术,如电气危险因素及事故种类、触电防护技术、电气防火防爆技术、雷击和静电防护技术、电气装置安全技术及相关安全技术规程、规范与标准。
3、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如特种设备事故的类型、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起重机械安全技术、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及相关安全技术规程、规范与标准等。
4、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如火灾爆炸事故机理、消防设施与器材、防火防爆技术、烟花爆竹安全技术、民用爆破器材安全技术及相关安全技术规程、规范与标准等。
5、职业危害控制技术,如职业危害控制基本原则和要求、生产性粉尘危害控制技术、生产性毒物危害控制技术、物理因素危害控制技术及相关安全技术规程、规范与标准等。
6、运输安全技术,如运输事故主要类型与预防技术、公路运输安全技术、铁路运输安全技术、航空运输安全技术、水路运输安全技术及相关安全技术规程、规范与标准等。
7、矿山安全技术,如矿山安全基础知识、地下矿山灾害及防治技术、露天矿山灾害及防治技术、尾矿库灾害及防治技术、油气田事故的主要类型、钻井安全技术、作业安全技术、采油(气)安全技术和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等。
8、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如建筑施工安全专业知识、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建筑施工安全法规与标准等。
9、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如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化工事故主要类型、化工设计安全技术、典型化工过程安全技术、检修安全、安全检测技术及相关安全技术规程、规范与标准等。
2017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国务院1月11日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
1、2017年要全面实现事故总量、死亡人数、重特大事故“三个继续下降”,重点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要全面持续动态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突出抓好煤矿、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城市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切实强化打非治违。
3、要狠抓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政府领导责任落实,加强失职问责,推动企业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普遍实施安全生产巡查和考核,建立严密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4、要加快法律法规和标准制修订,建立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制定实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规划,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依法治理。
5、要继续加大安全投入力度,提高安全科技支撑水平和事故应对处置能力,健全职业健康监管保障体系,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6、要狠抓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重点任务落实,制定配套措施,加强督查督办,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
注:以上2017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根据2017年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内容理解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