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小血藤

概况

异名:钻骨风、八仙草(《分类草药性》),钻石风(《重庆草药》),天青地红(《陕西中草药》),五香血藤、滑藤、爬岩香、满山香、香血藤(《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基源:为木兰科五味子属植物铁箍散的根、茎叶。五味子属全世界约25种,中国约19种。

原植物:铁箍散Schisandra propinqua(Wall.)Baill..var.sinensis Oliv.,又名血糊藤《经济植物手册》,香巴戟、香叶子(四川),五香血藤(贵州),红钻岩金(湖北、四川),小血藤、天青地红(陕西)。

形态:落叶木质藤本,长达2m;小枝棕褐色。叶互生,革质或厚纸质,狭披针形、狭卵状矩圆形或矩圆形,长4~12cm,宽1~3cm,顶端长渐尖或尾尖,基部圆形至宽楔形,边缘有疏锯齿;侧脉不明显;叶柄长约8mm。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腋生,花小,黄绿色;雄花花被片6~9,长4.5~8mm,雄蕊6~9;雌花花被片8~11,长5.5~9mm,雌蕊群在花期球形,直径3~5mm,花托结果时伸长,长3~7cm,心皮10~30;浆果近球形,直径5~7mm,红色。(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801页.图1602)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500~1500m的山地林中。分布于中国西南及陕西、湖北。

生药

采集:10~11月采收,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

药性

性味:辛,温。 ①《草木便方》:“热。” ②《重庆草药》:“辛,温。” ③《陕西中草药》:“甘、酸,温。”

功效:行气止痛,活血散瘀。

主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筋骨疼痛,劳伤吐血,经闭,腹胀,痈肿。 ①《草木便方》:“生心血,散瘀活血,透关节。治跌打损伤血胀,四肢筋骨风毒。” ②《分类草药性》:“治风湿麻木,筋骨疼痛。涂鱼口肿毒。” ③《重庆草药》:“行气,活血。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经闭。” ④《陕西中草药》:“活血调经,散瘀消肿,理气止痛。治月经不调,白带,劳伤,跌打损伤,疮疖疝气,肺脓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根、茎,反甘草。 《陕西中草药》:“根、茎,反甘草。”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大血藤、水菖蒲,治妇人月经过少。 ②配香附、茜草,治气滞血瘀痛经。 ③配牛耳大黄、金银花,治内痈。 ④配续断、血筋草,治骨折。 ⑤配太白菜、油精,作产后避孕。 ⑥配蒲公英、二花,治疮疖肿痛。 ⑦配杜仲、桑寄生,治肾虚腰痛。

方选和验方: ①《中国民间草药方》:“治月经量少:小血藤30g,大血藤20g,连钱草20g,水菖蒲12g。水煎服,1日3次。” ②《中国民间草药方》:“治妇人气滞血瘀痛经:小血藤30g,香附20g,石南藤30g,阎王刺根12g。将药物煎后,加入红糖冲服,1日3次。”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经期腹痛:小血藤3g,益母草、连钱草、水菖蒲、紫苏梗、红花、月月红各6g。泡酒内服。”④《贵州民间方药集》:“治月经延期:小血藤、红牛膝各10g,爬山虎根6g。水煎服,1日3次。” ⑤《陕西中草药》:“治痄腮初起:小血藤、牛耳大黄、赤葛根适量,捣烂敷患处。” ⑥《中国民间草药方》:“治内痈:小血藤30g,牛耳大黄20g,野茄菜叶20g,地黄瓜12g。将药物捣烂,外用敷贴患处。” ⑦《陕西中草药》:“治疮疖肿痛:小血藤叶、破血丹、蒲公英、南瓜子、牵牛花根各30g。共捣烂敷患处,也可煎汤外洗。” ⑧《湖北中草药志》:“治骨折:小血藤、血筋草、三月泡根皮、红刺老苞根皮,各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⑨《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肾虚腰痛:小血藤、川牛膝各10g,川芎6g,红牛膝16g。上药泡酒250ml,日服3次,每服16ml。”

单方应用: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气滞腹胀:五香血藤10g,水煎服。” ②《湖北中草药志》:“治疮疖:小血藤根或叶适量,研细末,温开水调服,每日服1次。” 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乳痈红肿及刀伤出血:五香血藤叶捣烂敷。” ④《湖北中草药志》:“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筋骨肢节酸痛:小血藤30~60g,水煎服或泡酒服。” ⑤《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五香血藤根适量。泡酒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