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雪线

年固体降水量与消融量处于平衡的地带。雪线上固体降水量的年平均收支差等于零,而在雪线以上为正,雪线以下为负。雪线以上形成永久积雪,雪线是永久积雪的下限。

雪圈

在雪线以上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这对雪的堆积有利。但是这有利条件并不是无限度地向高处扩展,因为随着高度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减少,到了一定高度,雪很少,经不住太阳直射作用。因此,还应当有一条上面的雪线,沿着这条上雪线,固体降水量的收支差也等于零。上、下雪线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形状不规则的、特殊的外壳包围着地球,这个外壳便是雪圈。

雪线类型

雪圈的下限表面即雪线,通常称气候雪线,是一个假想的和理论的面。因为实际上,只有地面某一凸起地区达到雪线范围,并有永久积雪时,人们才看得见这个表面的痕迹。况且,说雪线上固体降水收支差等于零,指的是气象情况的平均状态,而实际上具体的气象情况各年不一,必然同多年的平均情况不同。

在山上能见到的雪线往往和气候雪线(理论雪线)不同,因为直接观察到的雪线高度只是在观察时的实际雪线高度。这种雪线称地方雪线或可见雪线。

雪在雪圈范围内的堆积是纯气候因素结合的结果。不过,在雪线以下,雪也能形成经常的堆积。在山坡背阳和深洼处,降落的雪可能经过夏季也不融化。这种由于特殊地形而造成雪的长年堆积的下限称地形雪线。地形雪线与气候雪线的高差可达几十米,有时达几百米。

在文献中常用平衡线或零平衡线代替冰川上雪线的概念,指的是冰川上物质纯积累量与物质纯消融量等于零的界线。一般根据一个或几个年度的物质平衡资料找出冰川上物质平衡值等于零的若干观测点,这些点的连接线就是平衡线,该线所处的海拔高度即为平衡线高度,用ELA(equilibrium line altitude)表示。

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雪线高度主要受气温、降水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一般说,气温低、降水量大,雪线位置就低,反之就高。远离海洋的高山区,降水稀少,其雪线分布较高,而靠近海洋的高山区,即使气温较高,由于降水较丰富,冰川上物质补给较充足,雪线分布也可能较低。在局部地方,一年中最热月份的气温和暖季持续时间长短等都会影响雪线的高度,水汽来源方向、湿度、云量、日照和风等间接影响雪线的高度。地形对雪线的影响表现在坡向、坡度和山地位置的关系上。阴坡接受太阳辐射比阳坡少,雪线相应比阳坡的低,陡峻山坡不利于雪的聚集,雪线比平缓山坡的要高些。山地或高原边缘最先获得气流中的水汽,降水较多,雪线较低;而接近山脉或高原内部,气流中的水分渐渐减少,降水也减少,雪线高度比山地或高原边缘的显著升高。

雪线的地理分布

全球雪线高度的分布由极地向赤道逐渐升高,而最高的雪线不在赤道和热带,而是在副热带高压区(图1)。珠穆朗玛峰北坡雪线高达6200米,是已知北半球位置最高的雪线。由副热带向两极,雪线又骤然降低,由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大,雪线几乎都低于北半球,在南纬62°~65°左右,雪线已降至海平面的高度,而北半球只有个别地点(格陵兰东北部的克里斯琴地)的雪线触及到海平面,而且比南半球更接近极地(约在81°~82°)。中国西部山地雪线高度见图2。

图1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