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问中文为您整理了饭来开口、红晕冲口、赞不容口、三缄其口等“口”结尾的成语89个,包括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1、饭来开口[fàn lái kāi kǒu]
【解释】指吃现成饭。形容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同“饭来张口”。
【出处】唐·元稹《放言》:“饭来开口似神鸦。”
【示例】我们不能过饭来开口的日子。
2、红晕冲口[hóng yùn chōng kǒu]
【解释】晕:光影色泽模糊的部分;口:指马的嘴部。马的嘴唇色泽鲜艳。形容马匹优良,十分好看。
【出处】宋·叶廷珪《海录碎事·鸟兽·马驴》:“红晕冲口,紫光腾目,言马之俊也。”
3、赞不容口[zàn bù róng kǒu]
【解释】赞美的话口里已容纳不下。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三十九回:“圣公待其书完,接过风咏,觉情文交至,于无可形容处形容出来,与历来名人所题另是一付杼轴,不禁赞不容口。”
4、三缄其口[sān jiān qí kǒu]
【解释】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示例】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三缄其口。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5、提心在口[tí xīn zài kǒu]
【解释】心在口边,几乎要跳出来。形容担心、恐惧。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不争你握雨携云,常使我提心在口。”
【示例】梁斌《播火记》:“他猛醒了一下,觉得失了口。立时提心在口,回过头向左右看了看,见并没有别人,才放下心来。”
6、佶屈聱口[jí qū áo kǒu]
【解释】佶屈:曲折、不通顺;聱口:不顺口。形容文句艰涩,不通顺畅达。
【出处】佶屈:曲折、不通顺;聱口:不顺口。形容文句艰涩,不通顺畅达。
【示例】郭沫若《王阳明礼赞》:“佶屈聱口的古书在青年实在不易理解,只徒糜费时日。”
7、大胆海口[dà dǎn hǎi kǒu]
【解释】海口:夸口,说大话。提大着胆子说大话。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九回:“况孤在此城,今已五代,不是大胆海口,孤也颇有个贤名在外。”
8、羊入虎口[yáng rù hǔ kǒu]
【解释】羊落在虎口里。比喻弱者陷入险恶的境地,面临被残害的处境。
【出处】明·罗贯中《粉妆楼》第七回:“俺们是不怕他的,明日恐怕他们来寻你们,你们却是弄他不过,那时羊入虎口,怎生是好?”
【示例】再劝三位,莫上青城。羊入虎口,有死无生。 ——金庸《天龙八部》第三回
9、驴唇不对马口[lǘ chún bù duì mǎ kǒu]
【解释】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两不相合。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4回:“稍一疏神,便说的驴唇不对马口,那还有什么趣味呢!”
10、金人缄口[jīn rén jiān kǒu]
【解释】金人:铜制的人。缄口:封嘴,指缄默不言。铜人闭口不讲话。形容言词谨慎。亦作“金人三缄”。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11、十字路口[shí zì lù kǒu]
【解释】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
【出处】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下·旧说崔慎为瓦棺寺僧后身》:“何以不待其末年,执十字路口,痛与百掴,方为快意。”
【示例】站在歧路上是几乎难于举足,站在十字路口,是可走的道路很多。(鲁迅《华盖集·北京通信》)
12、高下在口[gāo xià zài kǒu]
【解释】犹言信口雌黄。
【出处】《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三年》:“三班吏丛猥,老胥抱文书升堂取判者,皆高下在口,异时长官漫不省察,谨占署而已。”
13、朗朗上口[lǎng lǎng shàng kǒu]
【解释】指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出处】老舍《诗与快板》:“散文就不受这么多的限制,虽然散文也讲究声调铿锵,能朗朗上口。”
【示例】这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
14、箭穿雁口[jiàn chuān yàn kǒu]
【解释】箭:弓箭;穿:通过,穿通。比喻闭嘴不出声。
【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似箭穿雁口,没个人敢咳嗽。”
15、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
【解释】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
【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十:“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示例】一部脍炙人口的《国风》与《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采部分,便是诗歌合作中最美满的成绩。 ——闻一多《歌与诗》
16、河目海口[hé mù hǎi kǒu]
【解释】河目:形状像河一样的眼睛,上下眼眶平而长;海口:像大海一样的嘴,又大又深。比喻相貌非凡。
【出处】《孔子家语·困誓》:“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于东郭门外。或人谓子贡日:‘东门外有一人焉,其长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颡。’”《孝经援神契》:“孔子海口含泽。”
【示例】大人的根器厚的很,天庭开阔,地角也称的过。况且河目海口,是人间有一无二的相。 ——清·嘿生《玉佛缘》第二回
17、反咬一口[fǎn yǎo yī kǒu]
【解释】不仅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却反过来诬赖对方。比喻干了干事的人反过来诬谄受害者或干坏事的首要分子嫁祸于胁从者。
【出处】《锻炼》:“袁世凯卖国也要一手包办。替他做掮客的人会被他反咬一口,说是汉奸。”
【示例】我们要提防他反咬一口。
18、浑身是口[hún shēn shì kǒu]
【解释】表示浑身都有能言善辩的嘴。
【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浑身是口怎支吾,恰似个没嘴的葫芦。”
19、香喉玉口[xiāng hóu yù kǒu]
【解释】形容美丽女子的演唱。
【出处】清·洪昇《长生殿·偷曲》:“向绮窗深处,秘本翻誊。香喉玉口,亲将绝调教成。”
20、金舌弊口[jīn shé bì kǒu]
【解释】金舌:用金子做舌头;弊:破。用金做的舌头,说破了嘴。比喻说话很多,枉费口舌。
【出处】《荀子·正论》:“金舌弊口,犹将无益也。”
21、心不应口[xīn bù yīng kǒu]
【解释】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指为人虚伪。
【出处】明·杨德芳《步步娇·闺怨》曲:“恨他心不应口,把欢娱翻成僝僽。情儿泛泛,浑如江水流。”
22、赞不绝口[zàn bù jué kǒu]
【解释】不住口地称赞。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宝玉看了,赞不绝口。”
【示例】他常常在我面前把秋桐的文章捧上了天,赞不绝口。 ——邹韬奋《经历·新闻记者的作品》
23、养家活口[yǎng jiā huó kǒu]
【解释】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九回:“那些书吏衙役,都是花了钱买着粮道的衙门,那个不想发财?俱要养家活口。”
【示例】你是费了我八十两元丝银子的,全靠你养家活口哩。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三十三回
24、瞪目哆口[dèng mù chǐ kǒu]
【解释】睁大眼睛,张开嘴巴。形容惊呆的样子。
【出处】清·无名氏《帝城花样·春珊传》:“诸名士且摇玉柄麈尾,擎铁如意,瞪目哆口如木鸡。”
【示例】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37回:“翠凤气的瞪目哆口。”
25、免开尊口[miǎn kāi zūn kǒu]
【解释】免:不要。不必开口说什么。多表示要求不会得到同意。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你若果然有成全我的心,卫顾我的话,就请说;要是方才伯父合九公说的那套,我都听见了,也明白了,免开尊口。?”
【示例】何况此刻靠着点小生意,还有饭吃,我看娘舅还是免开尊口吧。(清·吴沃尧《九命奇冤》第五回)
26、相与一口[xiāng yǔ yī kǒu]
【解释】串通一气,异口同声。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孤愤》:“朋党比周,相与一口,惑主败法,以乱士民。”
27、曲不离口[qǔ bù lí kǒu]
【解释】意指曲子要天天唱,才会熟练精妙。比喻熟能生巧。
【出处】朱自清《论诵读》:“但是诵读总得多读熟读,才有效用;‘曲不离口’,诵读也是一样道理。”
28、拖家带口[tuō jiā dài kǒu]
【解释】带着一家大小,指受家属拖累。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金俊武说不定有一点钱,可他拖家带口的,不好为难金家湾的这个强人。”
【示例】带着一家大小,指受家属拖累。
29、佛心蛇口[fó xīn shé kǒu]
【解释】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30、养家糊口[yǎng jiā hú kǒu]
【解释】指勉强养活家人,使不饿肚。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四章:“父亲李守忠是一个庄稼人,为着养家糊口,每到农闲时候就自己做些瓦盆瓦罐放在土窑中烧熟,挑着走乡窜村叫卖。”
【示例】我高兴极了,从此我就和大人一样当了工人,等我挣了工钱,就可以帮助养家糊口啦! ——南新宙《黄浦江的激流》
31、携家带口[xié jiā dài kǒu]
【解释】携带家眷,指受家眷的拖累。
【示例】这次外出不准携家带口,只能单身上阵。
32、锦胸绣口[jǐn xiōng xiù kǒu]
【解释】犹言锦心绣口。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出处】清·湘灵子《轩亭冤》序:“锦胸绣口,居然妙绪环生。”
33、垂饵虎口[chuí ěr hǔ kǒu]
【解释】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险地。
【出处】《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张铣注:“垂饵,犹送食也。”
34、如出一口[rú chū yī kǒu]
【解释】象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下》:“州侯相荆,贵而主断,荆王疑之,因问左右,左右对曰‘无有’,如出一口也。”
【示例】杀伤疾患,十室九空。百姓怨嗟,如出一口。 ——唐·韩愈《黄家贼事宜状》
35、缩衣节口[suō yī jié kǒu]
【解释】指省吃省穿,生活节俭。
【出处】宋·苏轼《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农民之家,量入为出,缩衣节口,虽贫亦足。”
【示例】缩衣节口的日子真难熬
36、十字街口[shí zì jiē kǒu]
【解释】十字街头。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回:“当下去十字街口,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示例】他急急的跳下车,拉着牲口笼头,赶忙踅过这十字街口,向自己家里走去。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
37、琅琅上口[láng láng shàng kǒu]
【解释】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出处】清·王韬《淞隐漫录·凌波女史》:“自幼即喜识字,授以唐诗,琅琅上口。”
【示例】但在我自己有记忆的二、三岁时,她已经把唐诗绝句教我暗诵,能诵得琅琅上口。 ——郭沫若《沸羹集·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
38、良药苦口[liáng yào kǔ kǒu]
【解释】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示例】夫良药苦口,惟冼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三国志·吴志·孙奋传》
39、河门海口[hé mén hǎi kǒu]
【解释】比喻说大话。
【出处】元·无名氏《午时牌》第二折:“你忒河门海口,不要我拣好的,我不道的拣好的去哩。”
40、甘冒虎口[gān mào hǔ kǒu]
【解释】指甘愿冒着生命危险。
【出处】《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丰知绍将败,败则己必死,甘冒虎口以尽忠规,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己。”
41、是非只为多开口[shì fēi zhī wèi duō kāi kǒu]
【解释】纠纷争端都是说话太多引起的。
【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人事下·处世警言》:“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示例】可甚么是非只为多开口,倒道我女大不中留。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
42、一递一口[yī dì yī kǒu]
【解释】彼此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替谈话,互相应答。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于是西门庆把桂姐搂在怀中陪笑,一递一口儿饮酒。”
【示例】窗外大道上一片皮靰鞡磨擦冰雪地面的刷刷声。他俩一递一口地抽着一根烟。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四章
43、拳不离手,曲不离口[quán bù lí shǒu,qǔ bù lí kǒu]
【解释】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出处】林雨《刀尖》:“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当战士的离不开刺刀手榴弹。”
【示例】我们学习上要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44、自投虎口[zì tóu hǔ kǒu]
【解释】投:进入;虎口:比喻十分危险的处所。比喻自己进入危险的场所送死
【出处】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20回:“这薛刚真正胆大包天,不想生法报仇,反来祭扫铁丘坟,是自投虎口。”
45、阖门百口[hé mén bǎi kǒu]
【解释】指全家所有人。
【出处】《后汉书·赵岐传》:“[孙嵩]密问岐曰:‘视子非卖饼者,以相问而色动,不有重怨,即亡命乎?我北海孙宾石,阖门百口,势均力敌能相济。’”
【示例】臣阖门百口,仰戴隆恩,无可报答,惟有竭诚尽力,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庶以少酬造之万一耳。 ——明张居正《归葬事毕谢恩疏》
46、金舌蔽口[jīn shé bì kǒu]
【解释】比喻闭口不说话。
【出处】《荀子·正论》:“金舌蔽口,犹将无益也。”
47、毒药苦口[dú yào kǔ kǒu]
【解释】毒药:攻毒的药物。比喻尖锐的批评虽然像毒药一样苦口难服,却能让人醒悟。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
48、添粮不如减口[tiān liáng bù rú jiǎn kǒu]
【解释】家穷人多,添粮食不如疏散人口。比喻解决困难须从根本入手。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六回:“自古云,添粮不如减口。他们又不愿跟咱,不如善善的各给他们几句好话,打发他们出去。”
49、分身减口[fēn shēn jiǎn kǒu]
【解释】指旧时荒年,为减轻家庭负担,维持生计,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同“分房减口”。
【出处】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家族》:“今有迫于人口多者,每有分身减口之语。”
【示例】太尉颖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身减口,镇武昌,并领江州。 ——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50、两肩荷口[liǎng jiān hé kǒu]
【解释】犹言两个肩膀扛张嘴,比喻只会吃饭不会干事。
51、糖舌蜜口[táng shé mì kǒu]
【解释】甜言蜜语,说讨人喜欢的动听的话。
【出处】《群英类选·〈海神记·王诉神〉》:“起初时为闲游,到后来被啜哄,糖舌蜜口随他弄。”
52、张舌骗口[zhāng shé piàn kǒu]
【解释】卖弄口舌,顛倒是非。
【出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动不动神头鬼脸,投河奔井,拽巷逻街,张舌骗口,花言巧语,指皂为白。”
53、衣来伸手,饭来张口[yī lái shēn shǒu,fàn lái zhāng kǒu]
【解释】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安公子是自幼娇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
【示例】人们看不起那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
54、聱牙戟口[áo yá jǐ kǒu]
【解释】形容文词艰涩,拗口难读。
【出处】《明史·文苑传三·李攀龙》:“所拟乐府,或更古数字为己作,文则聱牙戟口,读者至不能终篇。”
【示例】而不知只从形式上着眼,就必然走上聱牙戟口的道路。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55、拉家带口[lā jiā dài kǒu]
【解释】带着一家大小。
【出处】苗培时《矿山烈火》:“老李,我真再也没法过下去了,拉家带口的,可比不了那些光棍们好混。”
【示例】他拉家带口的,多幺不容易。
56、纵理入口[zòng lǐ rù kǒu]
【解释】纵理:嘴两角的横纹。迷信说法,认为嘴两角的横纹进入口里,是饿死的相貌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许负指其口曰:‘有纵理入口,此饿死法也。’”
57、谈不容口[tán bù róng kǒu]
【解释】犹言赞不绝口。不住口地称赞。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五卷:“有弘农杨蘧者,曾到岭外,见阳朔、荔浦山水,谈不容口。”
58、羊落虎口[yáng luò hǔ kǒu]
【解释】比喻处于险境,有死无生。
【出处】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俺家姓杨,被番兵陷在虎口交牙峪里。这个叫做羊落虎口,正犯了兵家所忌。”
【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郁四一死,必定难制,托以孤儿寡妇,会变成羊落虎口。”
59、食不餬口[shí bù hú kǒu]
【解释】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困苦。
60、水来伸手,饭来张口[shuǐ lái shēn shǒu,fàn lái zhāng kǒu]
【解释】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你们深宅大院,‘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鸡蛋是平常东西,那里知道外头买卖的行市呢?”
【示例】他是一个水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花花阔少。
61、骂不绝口[mà bù jué kǒu]
【解释】骂声不断。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乃令经板夹而锯之,致死骂不绝口。”
【示例】有一部分人身带重伤,被俘之后,仍然骂不绝口,直到被杀。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十七章
62、分房减口[fēn fáng jiǎn kǒu]
【解释】指旧时荒年,为减轻家庭负担,维持生计,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
【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如今为这六料不收,上司言语,着俺分房减口。兄弟你守着祖业,俺两口儿到他邦外府,赶熟去来。”
63、折角之口[zhé jiǎo zhī kǒu]
【解释】角:鹿角。折断鹿角的嘴。形容人口才很好,善于辩论。
【出处】《汉书·朱云传》:“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由是为博士。”
【示例】虽有注河之辩,折角之口,终日危坐抵掌而谭,犹不能既其万一。(宋·周邦彦《汴都赋》)
64、好言自口,莠言自口[hǎo yán zì kǒu,yǒu yán zì kǒu]
【解释】莠:丑,坏;莠言:坏话。好话坏话都出自一人之口。指人说话反复无常。
【出处】《诗经·小雅·正月》:“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
65、余香满口[yú xiāng mǎn kǒu]
【解释】吃过东西后满口都是余下的香味。比喻文学或艺术作品耐人回味。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66、两肩担一口[liǎng jiān dān yī kǒu]
【解释】身上只有一张需要吃东西的嘴。形容极端贫穷,一无所有。
【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两个肩膀抬着个口,每日则是吃他家的。”
【示例】匿子图诈,诈其富有也,我夫妇两肩担一口耳。 ——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67、热心苦口[rè xīn kǔ kǒu]
【解释】形容热心恳切地再三劝告。
68、轻言肆口[qīng yán sì kǒu]
【解释】指说话轻率、放肆。
【出处】《旧唐书·张玄素传》:“近代宋孝武轻言肆口,侮弄朝臣,攻其门户,乃至狼狈。”
69、誉不绝口[yù bù jué kǒu]
【解释】不住地称赞。
【出处】蔡东藩《两晋演义》第三十六回:“中书令温峤,前遭敦忌,由敦表请为左司马,峤竟诣敦所,佯为勤敬,尝进密谋,从敦所欲,厚结钱凤,誉不绝口。”
70、门内之口[mén nèi zhī kǒu]
【解释】门内:家里。家中的人口。
【出处】唐·白居易《与元微之书》:“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
71、缄舌闭口[jiān shé bì kǒu]
【解释】说不出话来。
【出处】元·亢文苑《一枝花·为玉叶儿作》曲:“看别人苫眼铺眉,笑自己缄舌闭口。”
72、哓音瘏口[xiāo yīn tú kǒu]
【解释】犹言舌敝唇焦。形容说话之多,费尽口舌。
【出处】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虽然,菲封不弃,敝帚自珍,哓音瘏口,亦已三年,言念前劳,不欲泯没。”
【示例】《辛亥革命·政闻社宣言书》:“不惮哓音瘏口为国民告,务唤起一般国民政治上之热心。”
73、街头巷口[jiē tóu xiàng kǒu]
【解释】巷:胡同。指大街小巷。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以贩卖书报盛极一时的各街头巷口的小书摊也完全改变模样。”
74、杀人灭口[shā rén miè kǒu]
【解释】杀害证人以毁灭口供。
【出处】《新唐书·王义方传》:“杀人灭口,此生杀之柄,不自主出。”
【示例】小心他要杀人灭口。
75、死不开口[sǐ bù kāi kǒu]
【解释】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示例】我们无论怎样问她,她就是死不开口不肯表态。
76、食不糊口[shí bù hú kǒu]
【解释】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出处】唐·陈子昂《汉州雒县令张君吏人颂德碑》:“流亡初夏,贫鞠兼半,食不糊口,力未赡农。”
77、守瓶缄口[shǒu píng jiān kǒu]
【解释】犹言守口如瓶。指闭口不言。
【出处】清·李渔《怜香伴·鞅望》:“你把姻缘簿徼,你把相思帐销,我从今守瓶缄口,免被人嘲。”
78、狮子大开口[shī zī dà kāi kǒu]
【解释】比喻要价或所提条件很高。
【出处】陆俊超《劳动号油轮》:“且慢!我们先别狮子大开口,做事要十拿九稳。”
【示例】价格这么高真是狮子大开口。
79、谗慝之口[chán tè zhī kǒu]
【解释】专进谗言的恶人的嘴。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愿以间执谗慝之口。”
【示例】乐羊既反,谤书盈箧,况臣顽疏,能免谗慝之口。 ——《晋书·王濬传》
80、锦心绣口[jǐn xīn xiù kǒu]
【解释】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出处】唐·柳宗元《乞巧文》:“骈四骊六,锦心绣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
【示例】虽只数字,结束之妙,无过于此,若非锦心绣口,何能道出。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三回
81、风门水口[fēng mén shuǐ kǒu]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一回:“如今听得朝廷起大军来,与方腊厮杀,我这里正是风门水口。有些人家都搬了别处去躲。只留下老身,在这里看屋。”
82、饭来张口[fàn lái zhāng kǒu]
【解释】指吃现成饭。形容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出处】《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那婆子道:‘我的奶奶,你饭来张口,水来湿手,这等插金带银,呼奴使婢,又惹什么气?’”
【示例】朱延年一辈子娇生惯养,做惯了大老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吃的好,穿得美,哪里吃过这样的苦头?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十
83、结舌杜口[jié shé dù kǒu]
【解释】结舌:舌头像打了结子,动弹不得。杜:堵塞。保持缄默,闭口不言。形容因恐惧而不敢说话。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
【示例】故爱身之士,自为己计,莫不结舌杜口,孰肯冒忌干主哉! ——《宋书·彭城王义康传》
84、蛇心佛口[shé xīn fó kǒu]
【解释】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
【示例】王魁你恶狠狠蛇心佛口,我便到黄泉,也须把你这歹魂儿勾,定与我倒断了前番呪。 ——明·王玉峰《焚香记·构祸》
85、流脍人口[liú kuài rén kǒu]
【解释】指(诗文等)被人广为传颂称美。
【出处】明·王世贞《曲藻》:“杨状元慎才情盖世,所著有《洞天玄记》、《陶情乐府》、《续陶情乐府》,流脍人口,而颇不为当家所许。”
86、巧言利口[qiǎo yán lì kǒu]
【解释】巧伪的言辞,锋利的口辩。
【出处】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三人皆诈伪,巧言利口以进其身。”
【示例】妄惑朱紫,诋败朝政,疑间亲贤,巧言利口。 ——南朝·齐·东昏侯《诛谢朓诏》
87、食不充口[shí bù chōng kǒu]
【解释】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困苦。同“食不糊口”。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兄弟,俺如今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兀的不穷杀俺也!” 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三折:“自来到黄州,举眼无亲,借得两间破房住着。衣不盖身,食不充口,无一个人来看顾。”
【示例】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无那晚夕的。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
88、血盆大口[xuè pén dà kǒu]
【解释】指野兽凶残吞噬的大嘴。也比喻剥削者、侵略者蚕食鲸吞的巨大胃口。
【出处】唐·变文《叶净能诗》:“眼如悬镜,口若血盆,毒气成云。”
【示例】原来身后有个山羊在那里吃草,却被大虫看见,扑了过去,抱住山羊,张开血盆大口,羊头吃在腹内。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九回
89、结舌钳口[jié shé qián kǒu]
【解释】结舌:不敢讲话;钳:夹。闭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或指内心恐惧。
【出处】宋·李纲《答宾劳》:“今子奋身寒苦,遭世隆昌,历金门,上玉堂,载笔螭坳,日侍清光,曾不能结舌钳口,循默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