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了濯污扬清、童山濯濯、沥胆濯肝等含“濯”的成语12个,其中“濯”开头的成语7个,“濯”结尾的成语2个,“濯”在中间的成语3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濯”开头的成语1、濯污扬清[zhuó wū yáng qīng]
【解释】濯:洗。洗去污垢,激扬清澈。比喻扬善除恶。
【出处】《南史·范泰传》:“臣昔谬得待罪选曹,诚无以濯污扬清。然君子之有智能,犹鵷凤之有文采,俟时而振羽翼。何患不出云霞之上?”
2、濯缨洗耳[zhuó yīng xǐ ěr]
【解释】濯缨:洗涤帽缨;洗耳:指不愿与闻世事。比喻避世守志,操行高洁。
【出处】《魏书·刘献之传》:“吾常谓濯缨洗耳,有异人之迹,哺糟歠醨,有同物之志。”
3、濯缨弹冠[zhuó yīng tán guān]
【解释】濯缨:洗涤帽缨;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比喻准备出仕。
【出处】三国·魏·曹植《释愁文》:“今大道既隐,子生末季,沉溺流俗,眩惑名位,濯缨弹冠,谘诹荣贵。”
4、濯缨濯足[zhuó yīng zhuó zú]
【解释】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自取之也。’”
5、濯濯童山[zhuó zhuó tóng shān]
【解释】濯濯:光秃的样子;童:山无草木。没有树木,光秃秃的山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
6、濯足濯缨[zhuó zú zhuó yīng]
【解释】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
【出处】《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7、濯缨沧浪[zhuó yīng cāng làng]
【解释】在清水中洗涤冠缨。比喻超脱尘俗,操守高洁。
【出处】《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示例】晋·葛洪《抱朴子·释滞》:“濯缨沧浪,不降不辱。”
“濯”结尾的成语1、童山濯濯[tóng shān zhuó zhuó]
【解释】没有树木,光秃秃的山。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
【示例】但是常德到桃源的路上,依然满眼童山濯濯,一直没人移裁。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5章
2、牛山濯濯[niú shā zhuó zhuó]
【解释】濯濯:光秃,无草木的样子。牛山上光秃秃的。形容寸草不生的荒山。
【出处】《孟子·告子上》:“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苦彼濯濯也。”
【示例】由黑而黄,而灰,而斑,而耄耄然,而稀稀落落,而牛山濯濯,活像一只秃鹫。 ——梁实秋《老年》
“濯”在中间的成语1、沥胆濯肝[lì dǎn zhuó gān]
【解释】犹沥胆披肝。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明·唐寅《与文徵明书》:“沥胆濯肝,明何尝负朋友,幽何尝畏鬼神!”
2、洗濯磨淬[xǐ zhuó mó cuì]
【解释】指修养锻炼。
【出处】宋·苏轼《上韩太尉书》:“士大夫皆自洗濯磨淬,戮力于王事,而不敢为非常可怪之行。此三代王政之所由兴也。”
【示例】明·李东阳《祁阳县学重修记》:“尔诸王归而求之,洗濯磨淬入圣贤之域,庶几尔业与兹学其俱新也。”
3、振衣濯足[zhèn yī zhuó zú]
【解释】濯足:洗脚。抖掉衣服上的灰尘,洗去脚上的污垢。形容放弃世俗生活的荣华富贵,立志在山中隐居。
【出处】晋·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五:“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示例】再拜先生泪如洗,振衣濯足吾往矣。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