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向秀(约227~272)

中国魏晋时期玄学家。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人。主要活动时期为魏末晋初(约250~270)。向秀与嵇康、阮籍、山涛、王戎、阮咸、刘伶并称为“竹林七贤”。向秀早年淡于仕途,有隐居之志。嵇康被司马昭杀害后,为避祸计,不得已而出仕,先后任散骑侍郎、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但“在朝不任职,容迹而已”。

向秀主要著作有《庄子注》,时人称此注“于旧注外为解义,妙析奇致,大畅玄风”,“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其好友吕安见此注后叹为“庄周不死矣”。但全作已佚,少量佚文保存在张湛《列子注》、陶弘景《养生延命录》、陆德明《经典释文》、李善《文选注》等著作中。向秀还著有《周易注》,传称“大义可观”,然“未若隐《庄》之绝伦”。该书亦佚,唐李鼎祚《周易集解》中有部分佚文,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有辑本。又有《难养生论》一篇,存《嵇康集》中;《思旧赋》一篇存《文选》和《晋书》本传中。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72,录有上述二文。

由于向秀著作大都佚失,很难窥见其思想全貌。在宇宙论方面,他以“无”为“万物之总名”,认为万物都是“自生”、“自化”的,不存在“生生者”或“化化者”。但同时又认为:“明夫不生不化者,然后能为生化之本也”,表现出矛盾的思想。对名教与自然的看法,他既肯定“口思五味,目思五色”是“自然之理”、“天地之情”,主张“开之自然,不得相外也”,又认为必须“节之以礼”,“求之以事,不苟非义”,由此推及人的社会欲求,如富贵等。从而,明显地表示出合“自然”与“名教”为一的宗旨,而其中更强调“自然”应合于“名教”。

向秀合“自然”与“名教”为一的思想对以后郭象宣传“名教”即“自然”的思想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