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刮痧

民间推拿方法的一种,又作刮沙。其法为用边缘光滑的瓷器、或硬币、或角质板,沾取植物油或温水,刮颈项、肩胛、背部或肋间等处,自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数次,直至皮肤出现紫红色为止。刮痧具有舒筋活络、通畅经脉、驱除邪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中暑、恶心、呕吐、头昏、头胀、胸闷、腹痛、腹泻、食积、晕车、晕船、水土不服等病症。刮痧后,皮肤会出现红、紫、黑斑或黑疮,临床称为“出痧”,是一种正常的治疗效应,数天后可自行消失。刮痧后的1~2天,被刮拭的皮肤部位出现轻度疼痛、发痒,或自觉体表冒冷、热气,皮肤表面出现风疹样变化等情况,均是正常现象。两次刮痧时间一般间隔3~6天,以皮肤上的痧斑完全消失为准。3~5次为一疗程。临床注意事项: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及乳头禁刮;

(2)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禁刮;

(3)皮肤过敏、皮肤病及外伤骨折处禁刮;

(4)心、肝、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5)大血管显露处禁刮;

(6)五官、前后二阴、肚脐处禁刮;

(7)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颈部禁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