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狂犬病

由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病毒属(Lyssavirus) 中的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病毒存在于病畜的脑脊髓组织和唾液中,一般通过咬伤传染。症状主要为各种形式的神经兴奋和麻痹。中国早在战国时代《左传》中就有“国人逐瘈狗”的记载。汉代《淮南子·说林训》记述“猘狗不自投于河”,说明当时已知狂犬病就是恐水病。但直到19世纪时狂犬病的研究才获得新的进展。现除欧洲少数国家以及日本、澳大利亚等个别地区外,此病几乎遍及全世界,中国也有流行。

疯狗咬伤家畜后,狂犬病病毒即从感染部位沿神经系统上行,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散布。起初中枢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和损害,又因血管壁受损害而造成血管周围细胞浸润。同时病毒还以离心方向沿神经朝外周散布,损伤神经末梢联接组织。潜伏期因感染的部位、途径和程度以及病畜年龄的不同而差异很大,通常为2~8周,但也有1周内发病, 或长达数月的。病初家畜表现兴奋和神态异常,烦躁作声,反射性明显增高,感染部位痛痒,许多病例尤其是公畜还有性欲增高表现。对突然刺激高度惊恐,伴有突然发生而又很快消失的呼吸困难、膈肌痉挛和瞳孔大小变化。犬、猫有喜逃避的表现。病的中期,病畜拒进食物而咬啮吞食各种异物,并因身体发烧和狂躁活动而造成体内缺水,到处寻找饮水;但因肌肉痉挛,只能吞咽少量的水,在见到饮水或听见水声时又诱发吞咽肌肉痉挛,表现恐水状态,故又称恐水病。犬、猪、牛等常见流涎。发病动物多疯狂地攻击其他人畜。牛、羊和鹿常因顶撞障碍物而使角和头顶部有明显的外伤。牛常因吞咽困难而发生臌气、腹泻,并发出嘶哑拖长的鸣叫,后肢麻痹。猪常前腿跪下,颌部着地,用后肢向前推动,或作转圈运动。后期发生麻痹症状,衰竭而死;少数亦可在急性兴奋期的痉挛发作中死亡。禽类发病也同样从惊恐不安开始,羽毛松乱,畏惧日光,嘶鸣,攻击其他动物,2~3天后麻痹死亡。

家畜患狂犬病的以犬为最多,约占病畜的90%;牛和猫多受病犬为害。近因对家畜狂犬病的控制加强,野生动物狂犬病相对增多, 尤以蝙蝠、臭鼬、 浣熊、狐、豺狼和灵猫为多见。在加勒比海地区,牛常受蝙蝠为害致病。家畜狂犬病与野兽可交互感染。人的感染也由动物咬伤而引起。

狂犬病可根据病史和症状诊断。确诊须进行动物接种、免疫荧光试验、电镜检验、对分离物进行细胞培养、特异性血清试验,还须检查脑神经细胞是否出现特征性的内格里氏体,并注意与非特异性细胞内含物的区别等。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若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时,应首先彻底消毒伤口,并迅速用狂犬病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注射,使被咬伤者在病的潜伏期内就产生自动免疫,而免于发病。对犬的最好预防法是免疫注射。凡患狂犬病或疑似本病的家畜均应扑杀。由国外进口的犬和猫,须有狂犬病预防免疫的证明。